陳 銘,殷屹崗,唐 炬
(泰州市人民醫(yī)院,江蘇 泰州 225300)
·基礎研究·
手術應激與心臟電生理變化的研究
陳 銘,殷屹崗,唐 炬
(泰州市人民醫(yī)院,江蘇 泰州 225300)
目的 探討行心臟科手術中患者手術應激下心臟電生理變化情況。方法 選取102例關節(jié)外科手術患者為研究對象,觀察記錄本組患者入院時及入手術室后心電圖變化情況。結果 入手術室后患者應激下出現(xiàn)心率加快,較之應激前R-R間期、Q-T間期明顯縮短,同時標Ⅲ導聯(lián)T波及aVF導聯(lián)均呈現(xiàn)下降。結論 行關節(jié)外科手術中患者手術應激下心臟電生理變化情況顯著,可誘發(fā)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發(fā)生率,需針對此特點給予對應干預措施。
手術應激;心臟;電生理;變化
患者臨床應激反應主要是指機體受到一定程度的刺激,導致交感神經(jīng)興奮與丘腦下部、垂體前葉或腎上腺皮質功能增強等表現(xiàn)的非特異性防御反應[1]。本次研究旨意通過選取我院收治的102例需手術治療的患者為研究對象,探討行心臟科手術中患者手術應激下心臟電生理變化情況,為臨床患者應激反應控制提供參考資料,現(xiàn)報道如下。
1.1 一般資料
選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2例需手術治療的患者為研究對象,為降低因病種不同帶來的研究誤差,納入本次研究患者均行同種心臟科手術,排除心血管疾病患者、心功能障礙者、高血壓病史者;本組患者中,男65例,女37例,年齡30~62歲,平均年齡(42.7±3.5)歲。
1.2 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時均給予心電圖檢查,機器選擇FUKUDA DENSHⅠfep-2201型;室內溫度選擇(23±1)℃下,患者取仰臥位,躺于檢查床上,操作人員連接心電圖機導聯(lián)并記錄患者應激前心電圖指標;患者手術前行常規(guī)術前準備,采用平車送患者入手術室,手術室溫選擇(23±1)℃,患者取仰臥位,躺手術床上5 min后,操作人員操作人員連接心電圖機導聯(lián)并記錄患者應激后心電圖指標。
1.3 統(tǒng)計學方法
2.1 應急前后心電圖變化情況
經(jīng)記錄本組患者進入手術室前心率為每分鐘(6 7.9±1.6)次,進入手術室后心率為每分鐘(93.3±2.1)次,心率變化顯著,應激前R-R間期顯著長于應激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9.1254,P<0.05);同時患者應激后Q-T間斷短于應激前,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患者應激前Q-T間期及R-R間期系數(shù)r=0.59,應激后Q-T與R-R間期系數(shù)=0.46,說明Q-T間期與R-R間期相關;本組患者應激后P-R間期無顯著變化(P>0.05)。
2.2 應急前后心電圖T波及R波振幅變化
本組患者經(jīng)應急前后記錄,應激后Ⅲ導聯(lián)T波(0.11±0.07)顯著低于應激前(0.17±0.13),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3512,P<0.05);經(jīng)應激后aVF導聯(lián)R波(0.54±0.31)顯著低于應激前(0.74±0.33),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t=2.3015,P<0.05)。
應激反應指的是機體受到突然性強烈的刺激,如創(chuàng)傷、手術、失血、感染、中毒、缺氧或饑餓等情況時,通過下丘腦引起血中促腎上腺皮質激素濃度迅速上升,機體內糖皮質激素大量分泌,由于應激因子對物體有害作用引起的非特異性的所有緊張狀態(tài)。相關研究指出[3],術中患者處于高度應激狀態(tài)中,對治療效果可造成巨大影響,導致血壓或心率改變,嚴重者可誘發(fā)術后急性肌梗死或猝死?;诖耍敬窝芯客ㄟ^選取我院2014年9月~2016年10月收治的102例需手術治療的患者為研究對象,以探討行心臟科手術中患者手術應激下心臟電生理變化情況為目的,現(xiàn)已取得滿意效果。
從結果處可看出,本組患者進入手術室前心率為每分鐘(67.9±1.6)次,進入手術室后心率為每分鐘(93.3±2.1)次,心率變化顯著,應激前R-R間期顯著長于應激后,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同時患者應激后Q-T間斷短于應激前,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患者應激前Q-T間期及R-R間期系數(shù)=0.59,應激后Q-T與R-R間期系數(shù)=0.46。同時本組患者經(jīng)應急前后記錄,應激后Ⅲ導聯(lián)T波(0.11±0.07)顯著低于應激前(0.17±0.13),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經(jīng)應激后aVF導聯(lián)R波(0.54±0.31)顯著低于應激前(0.74±0.33),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綜上所述,行關節(jié)外科手術中患者手術應激下心臟電生理變化情況顯著,可誘發(fā)急性心肌梗死或猝死發(fā)生率,需針對此特點給予對應干預措施。
[1]白杰云,王寬全,張恒貴.基于心臟電生理模型的心律失常機制研究進展[J].生物化學與生物物理進展,2016,02(31):128-140.
[2]王 捷,孫 健.肝膽外科中手術應激與臟器損傷[J].中國實用外科雜志,2015,01(11):40-42.
[3]陳 俐,楊 敏,王麗英,謝 倩,晉 翔,張恩華.手術應激反應應對的研究進展[J].解放軍護理雜志,2003,05(19):40-42.
本文編輯:李 豆
R444
B
ISSN.2095-6681.2017.06.5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