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亞色
摘要:聽力作為外部語言轉換為內部語言的一種主要輸入方式之一,在小學英語教學階段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為了增強聽力教學的有效性,促進學生綜合語言運用能力的提高,本文根據理論對于聽力教學的啟示,探討了小學英語聽力教學的有效方法。
關鍵詞:剖析;英語;聽力
說到語言,首先是個有聲系統(tǒng),談到學習英語的四要素,那就是“聽、說、讀、寫”,可見聽是語言交際能力的重要方式。是提高“說,讀,寫”能力的基礎。因此聽力教學與訓練,便成了英語教學中最重要,最關鍵的環(huán)節(jié)。
根據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小學英語教學的任務和課型,“聽”應采用不同的訓練方式,而且根據學生的心理特點,每種訓練形式不宜太長,盡可能培養(yǎng)學生向縱深發(fā)展,我們在安排教學內容時要注意由簡到繁,由易到難,教學時盡量使用英語,適當運用母語,始終保持教學的興趣性。
一、在小學英語教學中常使用的聽力訓練方法有以下幾種
1、聽音會意。教師邊做邊說,比如邊示范邊說,邊畫簡筆畫邊說,邊出示圖片邊說,邊指實物邊說。學生靜聽,讓學生通過邊看邊聽而熟悉語音,領會所聽到的音所代表的意思。比如在第一冊Module 10 Unit 1 Part 1,這部分是學習人體的部位,教師指著鼻子、眼睛、嘴巴、耳朵,同時說出他們的英語,然后教師用簡筆畫,邊畫邊說邊指,并將英語單詞寫在相應的圖上面不斷重復,讓學生靜聽,理解所表達的意思。
2、聽音跟讀。教師播放聽力內容或在完成上述的過程之后,讓學生開始模仿跟讀并反復練習。教師要認真檢查并給予適當糾正、指導。
3、聽音畫圖、連線。
(1)學生根據錄音或教師的示范講解,在反復聽清之后,用簡筆畫畫出錄音或范讀中所描繪的圖片。
(2)根據錄音或教師的示范講解,將老師出示的有聯(lián)系的圖片用線連起來。
4、聽音標號。教師讀聽力原文或播放錄音,學生找到相應的圖并將圖標上正確的序號,每句讀2-3遍。
5、聽音表演。教師發(fā)出指令,范讀聽力內容,播放錄音,學生根據所聽到的信息做出相應的動作、表情。
6、聽音默寫。首先,教師播放錄音或范讀,學生靜聽,不寫;其次,教師重復,學生跟寫;最后,教師重復并檢查聽寫內容。
二、小學英語聽力的基本教學策略
1、營造和諧英語氛圍。英語作為小學生的第二語言,平常生活中并沒有聽說的環(huán)境,教師應該提高課堂40分鐘的效率,充分利用課堂為學生創(chuàng)造一個聽英語、學英語的環(huán)境,教師應該堅持盡可能地用英語教學,包括問候、課堂用語、評價、布置作業(yè),并且也要求學生努力在課堂上盡可能說英語,不要擔心學生做不好,事實證明,用不了多長時間,學生完全能聽懂你的指令、要求,甚至還能學會你的一些用語。比如,對于那些剛開始接觸英語課的學生來說,教師應該把常用的課堂用語說一句英語,重復一遍漢語,讓其慢慢適應,如Hello, boys and girls. 同學們好!Good morning/ afternoon, boys and girls. 早上/下午好,同學們!等等。有的話可以借助表情、姿勢、動作、手勢幫助學生聽懂,如Sit down, please. 請坐。用雙手,手心向下擺動示意,表示讓學生坐下,或教師自己以起立、坐下的動作表示,邊說邊做便更清楚。用左手手心朝下,右手直立于左手心下,示意學生停止說話,邊說Stop talking,please. 如果雙唇翹起,用食指豎唇前作發(fā)噓聲則可表示 Be quiet, please.“請安靜”的意思等等,另外如Come here. Go back to your seat, please. Turn to Page…。等都可用表情、動作或手勢表明意思。只要教師堅持每堂課都用,經常說,反復做,學生會慢慢習慣形成自然的反應,如老師一說Practice the dialogue. 用兩手指一示意說In pairs, please.學生馬上就會領會老師的意思,兩人一組練習起來。長此以往形成習慣,師生配合越來越默契,教師可以不斷提高自己的口語熟練程度,學生可以逐步養(yǎng)成聽英語并用英語思維的習慣,不斷提高聽的能力,收到教學相長的良好效果。又如:在上課剛開始5分鐘內,規(guī)定為“Free talk”自由對話時間,可安排師生對話,或同學間問答,這種訓練形式靈活多變。問答中,學生的情緒是緊張而興奮的,能使他們迅速進入英語角色,沉浸在濃厚的英語氛圍中。一邊是繪聲繪色地表演,鍛煉了自己的口語能力,一邊是繞有興致地欣賞,練習了自己的聽力。既復習了舊知識,又活躍了課堂氣氛,可謂一舉多得。課外,教師也應該鼓勵學生積極地利用一切機會用英語會話,鼓勵收聽、收看一些少兒英語節(jié)目,以擴大自己的知識面,提高自身的聽力水平。
2、培養(yǎng)學生聽的興趣。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而學生對聽不感興趣,可以說是聽力教學的最大障礙。因此,教師應當在培養(yǎng)學生對聽的興趣方面花大力氣,想方設法使學生產生興趣。
小學英語聽力的培養(yǎng)宜視聽結合。這里的視聽結合是指利用實物、圖片、簡筆畫,教師的動作、表情、投影等直觀手段來創(chuàng)設情境,模擬情景。因為有些聽力內容較難,學生跟不上所聽內容的語速,聽不懂,學生當然不感興趣。這時教師適時的出示一些提示性的圖或肢體語言,在條件允許的情況下用多媒體創(chuàng)設模擬情景,都可以起到輔助理解的作用,降低聽的難度,同時也激發(fā)了學生聽的欲望和熱情。
總之,小學生英語聽力的培養(yǎng)和提高是不可能靠短期強化、突擊訓練取得較好效果的,它是一個潛移默化、循序漸進的漫長過程。所以我們要堅持長期聽、廣泛聽;要保持學生的興趣,教師也要在教學中變換策略,采用活潑的形式,使學生聽懂、會聽、愛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