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浩亮
大梁四處傳言,大司馬李圭身為高官,卻利用職務(wù)之便,大肆侵吞糧款,中飽私囊。魏文侯起始不以為然,在他看來,李司馬一向?qū)ψ约褐倚墓⒐?,為國鞠躬盡瘁,豈能干出這等事來?然而,朝廷上下,流言蜚語,謠言四起,也不得不令魏文侯警覺。
早朝,文武官員一一到位,李司馬也在其中。魏文侯表情嚴(yán)肅地對百官道:“諸位身為國家重臣,享受高官俸祿,理應(yīng)為國盡忠。然而,近日寡人聽說朝中有貪贓枉法,望此等罪逆懸崖勒馬,自首投案,否則嚴(yán)懲不貸!”廳堂鴉雀無聲,死一般寂靜。
過了數(shù)日,沒有絲毫的動靜,沒見司馬大人自首。這令魏文侯感到棘手,如果這樣毫無根據(jù)把李司馬緝拿歸案,那顯得有些草率,萬一出了差錯,豈不冤枉了好人?如果讓李司馬繼續(xù)橫行霸道,豈不令罪犯逍遙法外?魏文侯不知所措,郁悶不已。
此時,相國李悝來到朝上。只見他手中拿著一個既粗又長的竹筒。魏文侯感到蹊蹺,不解地問:“相國,這為何物,有何用途?”
李悝介紹說:“這叫‘蔽竹,上面刻有空,它的用途是……”聽了李相國的介紹,魏文侯無比欣悅,困擾他多日的難題終于可以解決了。
很快,按照朝廷的安排,“蔽竹”被安放在了大梁的各個地方。李悝發(fā)出告示:從今日起,百姓官員,凡是發(fā)現(xiàn)有以權(quán)謀私者,均可將其姓名寫在竹簡上,投入“蔽竹”里。假如情況屬實,定可得到朝廷重賞。
消息昭告天下,頃刻一片嘩然,眾人議論紛紛。欣喜者,有之;擔(dān)憂者,有之;彷徨者,有之。為了打消眾人思想顧慮,李悝在相府大門外,立了一塊大牌,上面書寫這一段話:倘若誰能把此段話朗誦一遍,就可以獲得50金的獎賞??戳诉@個告示,一個人躍躍欲試,剛想試試,周邊的人便開始恥笑他:“人兄,天下哪有如此便宜之事,官府肯定是騙人的。”看來人們還是缺乏對官府的認(rèn)識。此時,李悝從相府走了出來,他的一席話立刻打破了僵局:“諸位不要有過多顧慮,只要按要求做了,本相擔(dān)保,確保諸位一定會得到賞金,決不食言!”
在場的人,一看相國這樣表態(tài),有些按耐不住了,他們果真大膽地朗誦了起來。完畢,李相國二話不說,吩咐左右拿來金子,賞給了朗讀牌文的人。
通過此事,百姓似乎領(lǐng)略了李相國的誠意。一時間,許多人秘密來到了安放“蔽竹”的地方,他們紛紛把訴函投進了揭發(fā)簡。
李司馬自以為權(quán)傾一方,財大氣粗,無論天大的事情,他也會將之?dāng)[平,無人會敢動搖他的根基。
各處“蔽竹”很快集中到了王宮。李相國把這些揭發(fā)簡分門別類,進行了詳細(xì)的登記。隨后,李相國把結(jié)果稟告給了魏文侯。
看了結(jié)果,魏文侯立即召集文武百官。他要當(dāng)面揪出危急社稷的蛀蟲!百官們忐忑不安,都不想那厄運降臨在自己的身上。
“李相國,將‘蔽竹拿出來!”
魏文侯高聲宣布道:“‘蔽竹提到最多者為司馬李圭。據(jù)查,李司馬以權(quán)謀私,克扣軍餉,罪該萬死,現(xiàn)將李犯緝拿歸案,打入死牢!”全場頓時嘩然,李司馬臉色煞白,“撲通”,兩腿一軟,癱倒在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