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晉中種蜂場,晉中 030600)
淺談種蜂場商品蜂王生產
揭浩亮
(山西省晉中種蜂場,晉中 030600)
商品蜂王就是專門上市銷售的供生產蜂場使用的蜂王。在養(yǎng)蜂業(yè)發(fā)達的國家都有專門生產和銷售商品蜂王的蜂場,其規(guī)模數量和專業(yè)化程度都比較高,我國在商品蜂王生產規(guī)模、數量與供種蜂場規(guī)模和專業(yè)化程度上都與養(yǎng)蜂發(fā)達國家有一定差距。如今我國商品蜂王的生產出現較快發(fā)展。種蜂場的技術條件、物質條件、生產規(guī)模和生產方直接影響著我國商品蜂王的產量和質量。本文就種蜂場商品蜂王生產進行淺述,希望與蜂業(yè)同仁一起交流。
現就設計種蜂場生產規(guī)模提供參數以作參考。
第一,生產純種商品蜂王的種蜂場,應長年將該純種的種群保持20群以上,母群和父群各10群以上;生產雜交種商品蜂王的種蜂場,應長年將每個雜交素材的種群各保持20群以上,母群和父群各10群以上。
第二,1個育王群每5天可加進1個育王框,每個育王框含30~40個王臺,待王臺封蓋后,將育王框放入普通蜂群的繼箱中保存,最好無王群中保存,可同時保存2~3個育王框,直到王臺羽化出房的前一天;這樣每80個交尾群至少需要有1個育王群和1個保存封蓋王臺的蜂群。
第三,1個種用雄蜂哺育群在育王季節(jié)內保持的雄蜂數量通常為400~500只,一般不超過800~1000只雄蜂;在大量育王的情況下,可按1只處女王比30~50只雄蜂的比例來培育種用雄蜂,每16個交尾群至少需要有1個雄蜂哺育群。
第四,1個大群可組織5個交尾群;每個交尾群每半個月可誘入1個王臺;蜂王質量鑒定用蜂群30~50群。
根據上面參數推算,一個生產規(guī)模為年產5000只純種商品蜂王的種蜂場,如果其育王期為4個月,即交尾群可連續(xù)使用8次,蜂王交尾成功率為80%左右,那么,至少需要飼養(yǎng)300群左右的蜜蜂,其中母群10群,父群10群,育王群10群,保存封蓋王臺用的普通蜂群10群,種用雄蜂哺育群50群,用于組織交尾群的蜂群160群(組織800個交尾群),蜂王質量鑒定用的蜂群30~50群。種蜂場需要設立4個交尾場。為實現這一生產規(guī)模,該種蜂場至少需要有300套左右的標準蜂箱、400個1/2交尾箱以及相應數量的其他養(yǎng)蜂、育王設備和郵寄蜂王設備。
專業(yè)化育王主要是為了提高商品蜂王的產量和質量,降低其生產成本,采用集約化的生產方式進行育王。母群和父群的種性都優(yōu)良,才有可能培育出優(yōu)質蜂王;但光有種性優(yōu)良的母群和父群還不夠,還必須有良好的氣候、蜜粉源、育王技術等環(huán)境條件,才能使優(yōu)良種性充分表現出來,育成優(yōu)質蜂王。專業(yè)化育王過程中,應切實掌握并運用這一基本原理。
我國幅員遼闊,南北方氣候、蜜粉源條件差異較大,飼養(yǎng)的蜂種不盡相同。長江中下游流域地區(qū)的蜂場,尤其是江浙一帶的蜂場喜歡飼養(yǎng)產漿量高的蜂種,如漿蜂;東北和西北地區(qū)的蜂場多喜歡飼養(yǎng)產蜜量高的蜂種,如卡蜂。在生產性能上各蜂種不一樣,同一類型生產性能的各蜂種,在血統(tǒng)構成上,有的是純種,有的是雜交種,不盡相同。種蜂場在進行商品蜂王生產前,應根據市場的需求和本場的條件,確定生產什么類型的蜂種和什么血統(tǒng)構成的蜂種,最后確定生產某一個或某幾個蜂種。生產規(guī)模較小的種蜂場,特別是尚未掌握蜂王人工授精技術而又很難找到1個以上的隔離交尾場的種蜂場,只宜生產1個蜂種,而且是純種,不宜生產2個以上的蜂種,不宜生產雜交種。
種王包括母本蜂王和父本蜂王。條件具備的種蜂場,應該采用閉鎖繁育的方式保存種王。條件尚不具備的種蜂場,可采用單群選擇、集團繁育的方式保存種王,即先用單群選擇的方法,選出若干群;然后將某幾群作母本,另外幾群做父本。不宜采用單群選擇、單群繁育的方式保存種王,即不宜只用一群既作父本又作母本。
種王的保存工作實際上就是保種工作,其目的就是要將該蜂種優(yōu)良的基因盡最大的可能保持下來,也就是說,要盡最大的可能使它的優(yōu)良基因不要丟失,也不要混入其他不良基因。只有這樣,才有可能每年都能生產出基因型優(yōu)良的商品蜂王來。
種蜂場應根據其生產規(guī)模、待生產的蜂種和氣候、蜜源等環(huán)境條件,制定商品蜂王的生產計劃表,以保證有條不紊地進行商品蜂王的批量生產。在育王季節(jié),應保證有足夠的人力、物力投入商品蜂王的生產工作。
生產蜂場的換王工作一般是在每年的春末夏初進行,南方在3~4月份,北方在5~6月份,這個時期是市場對商品蜂王需求量的全年高峰期。種蜂場在制定生產日程表時,應充分考慮這一點。生產日程表中應詳細列出全年的育王步驟和過程。例如,第一批商品蜂王什么時候開始培育,包括什么時候開始培育種用雄蜂、選用幾個群作父群、組織幾個種用雄蜂哺育群,什么時候開始移蟲、選用哪幾個群作母群、什么時候和用什么方法使母本蜂王產大卵、組織幾個群育王群和幾個保存封蓋王臺的蜂群、培育多少個王臺,什么時候組織交尾群、組織多少個交尾群,什么時候誘入王臺,什么時候從交尾群中提取蜂王;第二批商品蜂王什么時候開始培育……。如此,將每一批商品蜂王的生產過車要求都詳細地列在生產日程表中,商品蜂王的生產就根據一日程表進行,除非遇到特殊情況,是不可隨意更改生產日程的。
(1)培育雄蜂的條件
培育雄蜂的蜂群在春季最低不少于7足框蜂,在夏季應在10足框蜂以上。培育雄蜂要用專用的雄蜂巢脾,春季培育雄蜂選擇羽化過2~3次蜂兒的雄蜂脾加入父群,夏季培育雄蜂利用巢礎新修的雄蜂脾為佳。雄蜂個體發(fā)育的狀況主要取決于粉蜜飼料、溫度等條件。培育優(yōu)質雄蜂必須有充足的蜜粉飼料,特別是花粉飼料,因為蛋白類飼料對雄蜂個體的精巢發(fā)育和精子產生都有重要影響。創(chuàng)造適宜溫度條件,雄蜂幼蟲發(fā)育適宜溫度是34~35℃,相對濕度是70%~80%,這樣對雄蜂精子的形成、成熟和向貯精囊轉移都有利。要根據外界條件,適當緊脾保溫或遮蔭降溫。
(2)雄蜂培育時間
培育雄蜂的時間要根據育王計劃確定。一般情況下,在移蟲育王前20天左右向父群加雄蜂脾,因為雄蜂從卵至羽化出房24天,從出房到性成熟12天,從卵到性成熟共需要36天,蜂王從移蟲到羽化出房12天,從出房到性成熟5~7天,從移蟲到蜂王性成熟共需要17~19天。計劃好雄蜂培育時間,確保雄蜂的性成熟期正好與蜂王的性成熟期相吻合。
(3)培育雄蜂數量
在蜂群中,雄蜂是季節(jié)性的個體。蜂群大量培育雄蜂的時期與當地的分蜂季節(jié)相吻合。蜂群在自然情況下,對于培育雄蜂的數量有自行調控作用。在正常情況下,1只意蜂的處女王在婚飛中要先后與8~9只發(fā)育健壯的雄蜂交配。因此,在配種中,若在隔離條件下讓處女王與雄蜂自然交配,如果把無精癥的雄蜂個體估計在內,處女王與雄蜂數量的比例應為1:30;若采用人工授精,則處女王與種用雄蜂數量的比例以1:50較為恰當。
(4)培育雄蜂方法
春季培育雄蜂的蜂群要達到7框蜂以上,蜂數達不到標準時從其它群進行調補或合并。7框蜂的蜂群放4張脾使蜂數密集,調動蜜蜂培育雄蜂的積極性。選擇優(yōu)質的雄蜂巢脾加到兩個子脾之間供蜂王產未受精卵,雄蜂巢脾的上半部要有粉蜜飼料,不足時人工將花粉灌注到巢房里。為了保證在計劃時間范圍內有足夠數量雄蜂滿足處女王交尾,在加雄蜂巢脾時,可用控產器把蜂王控制在雄蜂巢脾上強迫產未受精卵。培育雄蜂的蜂群始終把保持飼料充足,在飼料充足的前提下,每天傍晚進行獎勵飼喂花粉和蜂蜜。溫度低時注意保溫,溫度高時注意蜂群遮蔭,確保蜂群維持正常溫度。
(未完待續(x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