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從文說,美麗是愁人的。每一個熱愛語文教學的人,也許一定會說,美麗的課堂也是愁人的,是要精心設計的。筆者資歷尚淺,大多時候,是跟著各色各樣的大師學習一堂課如何推進、如何展開的,大師的每一種推進和展開都讓人敬佩,最喜愛王君老師,默默地悄悄地喜歡,她的每一堂課那么青春,讓人希望留在她的課堂,無論是課堂的平面推進,還是課堂的縱向運動都讓人愛在其中,希望自己有一天,也能及她的十分之一,能夠在課堂揮斥方遒,縱橫決蕩!
課堂的縱向運動,就是一堂課的血脈,讓每一個參與課堂的人都能血液奔騰,隨著授課人的引領,似行云流水,讓人如影隨行!版塊教學和版塊中的問題設計,設計精當則讓課堂戲水游龍,前進,前進,向前進!
王君老師將《紀念白求恩》這一課的教學分為了兩個板塊,第一板塊為“共鳴”,第二板塊為“爭鳴”,兩大清晰版塊,她在展示課題之后,說道:“這是一篇議論文,議論文我們都用這樣的一種方式去學”,在投影展示“共鳴——爭鳴”。授課之前,開門見山地告知學生,這堂課將用怎么樣的授課方式,即用怎樣的思路,讓學在第一時間領略老師的意圖,既消除了學生對于議論文排斥恐懼的心理,又能讓學生快速領會授課結構。
第二板塊教學時,她說,“‘共鳴階段結束,你看你能讀懂多少,現(xiàn)在進入‘爭鳴階段,對這個人,對這篇文章,你有沒有疑惑,或者你覺得有沒有什么疑點沒有?”,王老師直接提示學生進入“爭鳴”部分,學生很容易明白現(xiàn)在是要在課堂提出疑問,百家爭鳴,隨著老師的引領,能提出自己的想法,也能說出自己的見解,這也正符合《課程標準》對于語文自主、合作、探究的要求,學生自主地在這個版塊探究問題,解決問題。王老師的版塊教學就是這樣思路清晰,簡單的版塊卻是恰當?shù)难堇[,恰當?shù)刂敢鴮W生的思維。
版塊之中,也可以縱向運動,即問題貫穿,在一個個問題的引領下讓課堂運動。
在《紀念白求恩》這一課的第一個版塊“共鳴”之下,王軍老師用投影展示了如下問題:
讀出前三段的核心議論句,以這樣的方式說話:毛澤東要求我們學習白求恩的精神。
學生們找到了國際主義、毫不利己專門利人、對技術精益求精等詞,并齊聲誦讀。
在了解了有關“拈輕怕重、漠不關心和不負責任”等詞之后,王君老師說,“孩子們啊,我們周圍,過去也好,現(xiàn)在也好,有很多這樣的人。對這種人,毛澤東會怎么形容他們這個群體呢?選擇……”投影如下:
這些人?這幫人?這班人?這群人?
這兩個問題,一正一反,涉及了兩類人,在不知不覺中,讓學生就感受到了兩類人的區(qū)別,不知不覺中感受到了對比,也就很容易讓學生進行后面的學習——對比論證,在不露聲色之中,讓學生提高了語文素養(yǎng),學會辨析詞語,也在不露聲色之中,提高了學生的技能,感受對比,學習對比論證。一線貫穿,也是課堂縱向運動的好方式,即教師拋出一個主要問題,進入課堂,學生和老師整堂課都圍繞這個問題展開,或深入,在這個主問題的引領下,課堂落落進行,彩云之間,春風拂檻!
王君老師在導入《老王》時這樣說:“同學們,王老師是個熱愛生命的人。我經(jīng)常對我的朋友和學生們說,日子要像鮮花,一朵一朵地綻放。但是同學啊,生命有時候很遺憾,很無奈很艱辛,不僅不是鮮花,甚至連草都不是,只像被人任意踐踏的塵土啊,就如今天我們學習的《老王》。老王的生命狀態(tài)是什么樣的呢?”隨之,課堂的前半部分,都圍繞老王的生命狀態(tài)展開,圍繞老王的“活命”而將課堂深入,學生的每一個品讀,每一處分析,每一處感嘆,都被老王的生命而緊牽,與老王一起活命!
課堂的后半部分,王君老師帶領學生進入領悟的新階段,感受楊絳的“活命”狀態(tài),王老師說道,“老王有幸的是,他遇到了楊絳”,于是學生們和王老師一起感受對老王的稱呼,對老王的感激,對老王的不安,從而感受老王和楊絳的活命狀態(tài)!
課堂的最后一部分,老師和學生再次一起走入新的境界,學生通過前兩部的鋪墊,在這一部分通過誦讀感悟“老王和楊絳”,感悟楊絳和老王的那個時代,感悟他們活出高貴的生命,學生和老師也活出一堂課的新境界。在一線貫穿的主問題下,學生的思考隨著主問題而激蕩,教師一波三折的引領就如下棋者落落布子,學生的思維在不斷地跟進,深入思考,深度閱讀,一線貫穿也是讓課堂縱向發(fā)展的妙法!
仰望星空,仰望大師,但還需腳踏實地。課堂除了龍騰虎躍,也要踏踏實實,平面推進也很重要,縱向能夠鍛煉學生思維,平面推進同樣可以鍛煉學生思維。這個平面推進,是課堂的點點星光,讓課堂熠熠生輝!再次提到王君老師《紀念白求恩》這一課,在學習白求恩精神時,她認為毛澤東用了世界上最美的句式表達對白求恩的贊美、肯定之情。句子如下:
從前線回來的人說到白求恩,沒有一個不佩服,沒有一個不為他的精神所感動。晉察冀邊區(qū)的軍民,凡親身受過白求恩的治療和親眼看過白求恩醫(yī)生的工作的,無不為之感動。
在學生明白了這是雙重否定句之后,王老師請學生變換句式讀。第一次變?yōu)榭隙ň渥x!學生讀出感動!第二次變?yōu)榉磫柧渥x!學生再次讀出了對白求恩精神的感動!最后一次變回雙重否定句讀,在前者的基礎上更加肯定了對白求恩精神的感動!三次變換句式,三次讀,每一次都讀出情感的共鳴,這樣既體會了議論文語言的精妙,不同的句式,就會帶來不一樣的效果,學生也在學習議論文句子的同時,加強了語感,升華了情感!好的學法讓課堂生輝!
向王君老師學習,在《紫藤蘿瀑布》這一課,筆者也精心設計課堂平面推進中的內容。課文中有這樣唯一一處的語言描寫:
我在開花!”它們在笑!
“我在開花!”它們嚷嚷!
設計了這樣的課堂活動:
自由讀!用你喜歡的語氣讀一遍!用你喜歡的語氣讀兩遍,那是兩句“我在開花”呦!
分組讀!為什么這是兩個段落?同學們,請分兩大組,一組先齊讀,一組后齊讀!
分小組讀!同學們這些花都是同時開放么?孩子們很細心地發(fā)現(xiàn)了“嚷嚷”這個詞,是競相開放!請同學們按小組競相讀!
還可以怎么讀?學生們再次發(fā)現(xiàn)“笑”這個詞,那么花兒是怎么笑著開的?學生們蹦出了好多詞:微笑、大笑、哈哈笑、比著笑、開懷笑、嬉笑還有偷笑!最生動的是“掩口而笑”和“回眸笑”,那么請同學們用你給出的詞語,演讀出“我在開花”吧!
八年級的學生漸漸走入矜持,但是這次在課堂上,他們對于活動很喜歡,很喜歡這次語言品析,他們這次活力四射、花開課堂!
在和學生學習《呼蘭河傳》選文這一課時,筆者說:“佛說人生有八苦:生、老、病、死、怨憎會、求不得、愛別離、五陰熾盛。那么蕭紅經(jīng)歷了哪些不幸,哪些病痛,以至于她的生命在曇花最絢爛時凋零呢?同學們,此刻,你就是蕭紅,你能不能以第一人稱,在用不同的文體,來講述自己的一生?
學生1:我的原名張乃瑩,“蕭紅”是我發(fā)表《生死場》時用的筆名,另有悄吟筆名。我被譽為“30年代的文學洛神”,但我也是民國四大才女中命運最為悲苦的女性。
學生2:我有著與女詞人李清照那樣的生活經(jīng)歷,并一直處在極端苦難與坎坷之中,可謂是不幸中的更不幸者。然而我卻以柔弱多病的身軀面對整個世俗,在民族的災難中,經(jīng)歷了反叛、覺醒和抗爭的經(jīng)歷和一次次與命運的搏擊。我的一生是不向命運低頭,在苦難中掙扎、抗爭的一生。
學生3:我有美麗的童年,但是它很短暫,我有親切的祖父,可是他已遠離,
我有愛我的蕭軍,但是他已棄我,我有健康的身體,但是它已拋我。
學生4:我顛沛流離,如同殘破的扁舟,我凄苦孤獨,仿佛衰敗的荷花。
這個設計讓學生與蕭紅“同生同死”,同時,對于九年級的學生提高難度,他們對語文基本文體有一定的了解,敘述性的、描寫性的、抒情性的表達方式他們也熟知,或簡單介紹蕭紅,或做個短詩,是能力的一次飛躍,在對內容理解之上,也加入了自己的看法,是探究能力、品讀能力的提高,也是能力的創(chuàng)新,更是對自然、社會、人文的體驗和看法!每個學生是課堂星云上的閃耀之星,平面可以從學法、活動、內容等方面進行推進,這些學生和老師一起定能讓星漢燦爛!
課堂的縱向與平面,就是課堂縱橫!縱向可以版塊,可以用問題串起版塊中的縱線,也可以一線貫穿,平面可以從學法、活動、內容等方面進行推進,兩者讓學生提高能力,培養(yǎng)素養(yǎng)的同時,也讓學生關注社會、關注自然、關注自身,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祝賀 江蘇省蘇州工業(yè)園區(qū)星洲學校 215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