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薛公嶺自然保護區(qū)種子植物區(qū)系研究

      2017-01-19 05:00:30李建忠
      山西林業(yè)科技 2016年2期
      關(guān)鍵詞:建群木本植物華北

      薛公嶺自然保護區(qū)種子植物區(qū)系研究

      李建忠

      (山西薛公嶺省級自然保護區(qū)管理局,山西 汾陽 032299)

      山西薛公嶺省級自然保護區(qū)共有種子植物74科352屬769種。種子植物屬的區(qū)系分布類型較為豐富,其中,溫帶分布成分占絕對優(yōu)勢(溫帶分布成分共241屬,占總屬數(shù)的79.82%)。種的區(qū)系分布類型中,以中國特有分布成分占絕對優(yōu)勢(中國特有分布成分共291種,占總種數(shù)的 38.14%)。對屬、種區(qū)系成分與植被關(guān)系的分析表明,薛公嶺自然保護區(qū)種子植物具有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地帶性區(qū)系成分的特點。在薛公嶺自然保護區(qū)主要植被類型的建群種和優(yōu)勢種組成中,中國特有成分占明顯優(yōu)勢。薛公嶺自然保護區(qū)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1種——野大豆,有山西省重點保護植物黨參、文冠果、刺五加、山核桃。

      薛公嶺自然保護區(qū); 種子植物; 區(qū)系分布類型;地理成分

      1 自然地理環(huán)境

      2002 年 6 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批準(zhǔn)設(shè)立薛公嶺省級自然保護區(qū),總面積19 976.5 hm2.主要保護對象為褐馬雞(Crossoptilonmantchuricum)、原麝(Moschusmoschiferus)、金錢豹(Pantherapardus)及以油松為主要樹種的森林生態(tài)系統(tǒng)。

      薛公嶺自然保護區(qū)位于呂梁山脈中段,行政區(qū)劃屬于呂梁市離石區(qū)和中陽縣,地理坐標(biāo)37°18′52″~37°27′50″N,111°13′11″~111°27′33″E,最高海拔麻骨頭溝1 994.0 m,最低海拔東川河1 174.0 m.全區(qū)屬于暖溫帶半干旱季風(fēng)大陸性氣候,年均溫6 ℃~8 ℃,≥10 ℃的年積溫2 300 ℃.無霜期100 d~125 d,年降水量500 mm~550 mm.土壤類型有淋溶褐土、褐土、棕壤。

      植被區(qū)劃上,薛公嶺自然保護區(qū)屬暖溫帶落葉闊葉林地帶—暖溫帶北部落葉櫟林亞地帶—黃土高原東部含草原的油松、遼東櫟、槲樹林栽培植被區(qū)。優(yōu)勢喬木植被類型包括遼東櫟(Quercuswutaishanica)、山楊 (Populusdavidiana)、油松 (Pinustabulaeformis)、白皮松(P.bungeana)、側(cè)柏(Platycladusorientalis)等。灌叢植被類型主要包括黃刺玫(Rosaxanthina)、三裂繡線菊(Spiraeatrilobata)、沙棘(Hippophaerhamnoides)、荊條(Vitexnegundovar.heterophylla)、虎榛子(Ostryopsisdavidiana)、酸棗(ZizyphusjujubaMill. var.spinosa)、鐵桿蒿(Artemisiasacrorum)、白羊草(Bothriochloaischaemum)和茭蒿(A.giraldii)等。

      2 植物區(qū)系組成

      據(jù)調(diào)查,薛公嶺自然保護區(qū)共有種子植物74科352屬769種。其中,裸子植物2科5屬7種,被子植物72科347屬762種(雙子葉植物66科299屬769種,單子葉植物6科48屬93種)。

      3 種子植物屬的區(qū)系成分類型

      按照吳征鎰關(guān)于種子植物屬的分布區(qū)類型和劃分方法,薛公嶺自然保護區(qū)種子植物屬可劃分為15個成分類型,見表1.

      表1 薛公嶺自然保護區(qū)種子植物成分類型

      3.1 世界分布

      本類型共有42屬,其中,草本植物38屬,為本類型的優(yōu)勢成分,木本植物和藤本植物各2屬。草本植物常見的屬有蓼(Polygonum)、毛茛(Ranunculus)、銀蓮花(Anemone)、蒼耳(Xanthium)、鬼針草(Bidens)、旋花(Convolvulus)、遠(yuǎn)志(Polygala)、堇菜(Viola)、黃芩(Scutellaria)、薹草(Carex)等。其中,薹草屬是構(gòu)成草叢和森林植被草本層的優(yōu)勢成分。藤本植物有鐵線蓮屬(Clematis)、懸鉤子屬(Rubus),木本植物有鼠李(Rhamnus)屬、槐(Sophora)屬。

      3.2 熱帶分布

      泛熱帶分布是本類型的優(yōu)勢成分,其中,草本植物29屬,木本植物5屬。木本植物中的牡荊屬(代表種為荊條)是本區(qū)的優(yōu)勢灌木,是灌叢植被的建群成分。草本植物有狗尾草(Setaria)、虎尾草(Chloris)、馬齒莧(Portulaca)等屬,其中,白羊草為草叢的建群成分。其它常見的草質(zhì)藤本有打碗花(Calystegia)、鵝絨藤(Cynanchum)、菟絲子(Cuscuta)等屬。

      其余熱帶分布類型在薛公嶺自然保護區(qū)較少。其中,熱帶亞洲分布有蛇莓(Duchesnea)和苦荬菜(Ixeris)等屬,舊世界熱帶分布僅有百蕊草(Thesium)、桑寄生(Loranthus)和天門冬(Asparagus)等屬,熱帶亞洲和熱帶美洲間斷分布有雀梅藤(Sageretia)等屬,熱帶亞洲至熱帶非洲僅分布有藎草(Arthraxon)等屬。

      所有熱帶分布類型共有56屬,僅占總屬的18.05%,說明熱帶區(qū)系成分處于次要地位。

      3.3 溫帶分布

      北溫帶分布位于本類型第1位,優(yōu)勢地位明顯,共有136屬,占總屬數(shù)(不包括世界分布屬)的44.96%.木本植物共有36屬,其中常見的有落葉松(Larix)、云杉(Picea)、松、楊、樺木(Betula)、櫟、栒子(Cotoneaster)、薔薇、花楸(Sorbus)、繡線菊、榛(Corylus)、胡頹子(Elaeagnus)、忍冬(Lonicera)、莢迷(Viburnum)等屬。它們是組成薛公嶺自然保護區(qū)木本植物群落(森林和灌叢)的主要成分,同時也是山西省山地主要植被類型的優(yōu)勢成分,是地帶性植被落葉闊葉林的主要組分,對落葉闊葉林的結(jié)構(gòu)、動態(tài)和演替起著重要作用。草本植物共有100屬,主要有早熟禾(Poa)、拂子茅(Calamagrostis)、蠅子草(Silene)、唐松草(Thalictrum)、委陵菜(Potentilla)、地榆(Sanguisorba)、棘豆(Oxytropis)、馬先蒿(Pedicularis)、蒿、風(fēng)毛菊(Saussurea)、火絨草(Leontopodium)、隱子草(Cleistogenes)、針茅(Stipa)等屬。

      舊世界溫帶分布(45屬)位于第2位,代表性的有草木犀(Melilotus)、糙蘇(Phlomis)、鵝冠草(Roegneria)、香薷(Elsholtzia)、隱子草(Cleistogenes)、筋骨草(Ajuga)、鴉蔥(Scorzonera)、麻花頭(Serratula)、旋覆花(Inula)、百里香(Thymus)、鵝冠草(Roegneria)等屬,它們多為植物群落草本層的伴生成分。

      溫帶亞洲分布成分(20 屬)中,木本植物主要有錦雞兒(Caragana)、杭子稍(Campylotropsis)等屬,分別是灌叢的建群成分或優(yōu)勢成分。草本植物代表性的有防風(fēng)(Saposhnikovia)、米口袋(Gueldenstaedtia)等屬。

      東亞和北美間斷分布成分共有21屬,木本植物代表性的有胡枝子(Lespedeza)、六道木(Abelia)、珍珠梅(Sorbaria)等屬,藤本植物有蛇葡萄(Amepelopsis)屬、蝙蝠葛(Menispermum)屬,草本植物中代表性的有藿香(Agastache)、透骨草(Phryma)、大丁草(Leibnitzia)等屬。

      東亞分布成分中木本植物僅有側(cè)柏1屬,其余皆為草本植物,常見的有蒼術(shù)(Atractylodes)、狗哇花(Heteropappus)、敗醬(Patrinia)等屬。

      3.4 中國特有分布

      本類型僅有虎榛子、螞蚱腿子(Myripnois)、地構(gòu)葉(Speranskia)、文冠果(Xanthoceras)4屬。

      3.5 其它分布

      地中海、西亞至中亞分布僅有7屬,且皆為草本植物,常見的有薺菜(Capsella)、糖芥(Erysimum)等屬。中亞分布有2屬,皆為草本植物,分別是附地菜屬(Trigonotis)和荊芥屬(Nepeta)。

      4 種子植物種的區(qū)系成分類型

      按照王荷生等關(guān)于華北種子植物種的分布區(qū)類型和劃分方法,在薛公嶺自然保護區(qū)769種種子植物分布中,屬于中國特有分布的有291種。

      4.1 溫帶分布

      本類型中北溫帶分布有81種,珠芽蓼(P.viviparum)、柳蘭(E.hirsutum)等為山地草甸常見的植物,而數(shù)種委陵菜(Potentillaspp.)、峨?yún)?Anthriscussylvetris)、沼蘭(Malaxismonophyllos)等多為植物群落草本層的伴生成分。

      溫帶亞洲分布在本類型中占絕對優(yōu)勢,有228種。常見的木本植物有灰栒子(C.acutifolius)、銀露梅(P.glabra)、酸棗、土莊繡線菊(S.pubescens)、數(shù)種忍冬(Loniceraspp.)、數(shù)種小檗(Berberisspp.)等。其中,酸棗、土莊繡線菊、數(shù)種忍冬為灌叢植被的建群種、優(yōu)勢種或森林群落灌木層的優(yōu)勢成分。草本植物代表性的有華北耬斗菜(Aquilegia)、翠雀(Delphincumgrandiflorum)、甘草(Glycyrrhizauralensis)、黃芩(Scutellariabaicalensis)、瓣蕊唐松草(Thalictrum)、膜莢黃芪(Astragalusspp.)、幾種老鸛草(Geraniumspp.)、幾種隱子草(Cleistogenesspp.)、黨參(Codonopsispilosula)、刺五加(Acanthopanaxsenticosus)等。其中,黨參和刺五加為山西省重點保護植物。

      舊世界溫帶分布共有9種。其中,木本植物有沙棘和黃櫨,它們分別是薛公嶺自然保護區(qū)沙棘灌叢和黃櫨灌叢的建群種。草本植物常見的有地榆(S.officinalis)、白屈菜(Chelidoniummajus)、刺藜(Ch.aristatum)、小玉竹(Polygonatumodoratum)、藜蘆(Veratrumnigrum)等。

      東亞分布共有117種。木本植物有68種,常見的有側(cè)柏、山楊、牛奶子(E.umbellata)、遼東櫟、榆(Ulmuspumila)、榛(C.heterophylla)、核桃楸(Juglasmandshurica)等。其中,側(cè)柏、遼東櫟是森林植被的建群種,在區(qū)系組成和植被構(gòu)建中具有不可或缺的作用,同時也是山西省山地地帶性植被——落葉闊葉林的建群成分;核桃楸為山西省重點保護植物。草本植物有84種,如博落回(Macleayacordata)、數(shù)種柴胡(Bupleurumspp.)等。

      4.2 熱帶分布

      各種熱帶分布在薛公嶺自然保護區(qū)區(qū)系和植被組成中不具有重要作用,多為雜草。如,馬齒莧(Portulacaoleracea)、小花鬼針草(B.parviflora)、打碗花(Calystegiahederacea)等。

      4.3 地中海、西亞至中亞分布

      該分布在薛公嶺自然保護區(qū)有7種,如,山蒿(A.brachyloba)、拳蓼(P.bistorta)、地膚(Kochiascoparia)、藜(Ch.album)、灰綠藜(Ch.glaucum)、反枝莧(Amaranthusretroflexus)等,表明薛公嶺自然保護區(qū)植物區(qū)系與古地中海區(qū)系聯(lián)系不密切。

      4.4 中國特有分布

      本類型共有291種,包括以下分布亞型:

      東北—華北分布亞型,共有17種(包括喬木1種,灌木2種,草本14種)。黃刺玫在薛公嶺自然保護區(qū)和山西省乃至華北、西北地區(qū)分布均較為廣泛,是灌叢植被的建群成分。草本植物代表性的有匍匐委陵菜(P.reptans)、長鬃蓼(P.longisetum)、金蓮花(Trolliuschinensis)、天門冬(Asparagutrichophyllus)、華北風(fēng)毛菊(S.mongolica)、羽茅(Achnatherumsibiricum)、杓蘭(Cypripediumcalceolus)、早熟禾(P.sphondylodes)、野大豆(Glycinesoja)等。其中,野大豆為國家Ⅱ級重點保護植物。

      華北亞型為本類型的優(yōu)勢成分之一,共有66種(包括喬木10種,灌木7種,藤本3種和草本46種)。白皮松、華北落葉松(L.principis-rupprechtii)分別是寒溫性針葉林和溫性針葉林的建群成分,在植被組成中具有重要作用。灌木中的六道木(Abeliabiflora)、螞蚱腿子、陜西莢蒾 (V.schensianum)、文冠果(Xanthocerassorbifolium)、秦晉錦雞兒(C.purdomii)等多為灌叢植被的建群種或森林群落灌木層的優(yōu)勢種。其中,文冠果為山西省重點保護植物。藤本植物有山葡萄(Vitisamurensis)等,草本植物常見的有華北耬斗菜(Aquilegiayabeana)、米口袋(Gueldenstaedtiamultiflora)、委陵菜(P.chinensis)、小花草玉梅(Anemonerivularisvar.intricata)等。

      西北—華北亞型共有62種。喬木主要有油松、元寶槭(Acertruncatum)等。灌木有大花溲疏(Deutziagrandiflora)、虎榛子、西北栒子(C.zabelii)、毛葉水栒子(C.submultiflorus)、秦晉錦雞兒(C.purdomii)等,為灌叢植被的建群成分或優(yōu)勢成分。在草本群落或草本層中常見的有華北藍(lán)盆花(Scabiosatschiensis)、粘毛黃芪(S.viscidula)、細(xì)葉鳶尾(Iristenuifolia)、細(xì)葉百合(Liliumpumilum)、花錨(Haleniacorniculata)等。

      西南—西北—華北亞型共有54種。喬木有1種——紅樺(B.albo-sinensis),是森林群落建群種。灌木有22種,其中,多花栒子(C.mullifolia)、山梅花(Philadelphusincanus)、少脈雀梅藤(S.paucicostata)、薄皮木(Leptodermisoblonga)和數(shù)種忍冬(Loniceraspp.)等為灌叢的建群種或林下灌木層的常見成分。草本植物代表性的有大火草(Anemone.tomentosa)、數(shù)種風(fēng)毛菊(Saussureaspp.)、線葉筋骨草(A.linearifolia)、火絨草(Anemonetomentosa)等。

      西南—江南—華北亞型有112種。木本植物有67種,常見的有欒樹(Koelreuteriapaniculata)、接骨木(S.williamsii)、本氏木藍(lán)(Indigoferabungeana)等,多為森林群落和灌叢的伴生成分。草本植物糙蘇(Phlomisumbrosa)等常為落葉闊葉林林緣和林下的優(yōu)勢成分。

      西南—江南—華北亞型有24種。木本植物有旱柳(Salixmatsudana)、西北栒子(C.zabelii)、華中山楂(Crataeguswilsonii)等9種。其余皆為草本植物,常見的有金針菜(Hemerocalliscitrana)等。

      華中—華北亞型共有 28 種。代表性的木本植物有蔥皮忍冬(L.ferdinandii)、多花胡枝子(L.floribunda)、杭子梢(Campylotropis.macrocarpa)、錦雞兒(C.sinica)和數(shù)種忍冬等。草本植物主要有白花菜 (Cleomegvnandra)、紅蓼(P.sieboldii)等。

      江南—華北亞型僅有杜梨(Pyrusbetulaefolia)1種。

      5 結(jié)論

      1) 薛公嶺自然保護區(qū)共有種子植物74科352屬769種。其中,裸子植物2科5屬7種,被子植物72科347屬762種(包含雙子葉植物66科299屬669種,單子葉植物6科48屬93種)。

      2) 薛公嶺自然保護區(qū)種子植物屬的分布區(qū)類型中,溫帶分布占絕對優(yōu)勢,共有241屬,占總屬數(shù)的79.82%.其中,北溫帶分布136屬,占溫帶分布屬數(shù)的56.33%.溫帶分布植物是構(gòu)成薛公嶺自然保護區(qū)植被建群種和優(yōu)勢種的主要成分。

      3) 薛公嶺自然保護區(qū)種子植物種的分布區(qū)類型中,中國特有分布占絕對優(yōu)勢,共有291種,占總種數(shù)的38.14%.其中,油松、白皮松、華北落葉松、早熟禾、六道木、螞蚱腿子、陜西莢蒾、虎榛子、委陵菜、栒子、忍冬、風(fēng)毛菊等是構(gòu)成薛公嶺自然保護區(qū)森林和灌叢的建群成分或優(yōu)勢成分。

      4) 薛公嶺省級自然保護區(qū)有國家Ⅱ級保護植物1種——野大豆,有山西省重點保護植物黨參、文冠果、刺五加和核桃楸。

      [1] 吳征鎰.中國種子植物區(qū)系地理[M].北京:科學(xué)出版社,2011.

      [2] 吳征鎰.中國植被[M].北京:科學(xué)出版社,1980.

      [3] 孫世洲.關(guān)于中國國家自然地圖集中的中國植被區(qū)劃圖[J].植物生態(tài)學(xué)報,1998,22(6):523-537.

      [4] 茹文明,張 峰.山西五臺山種子植物區(qū)系分析[J].植物研究,2000,20(1):36-47.

      [5] 王荷生,吳志芬,張鐿鋰.華北植物區(qū)系地理[M].北京:科學(xué)出版社,1997.

      [6] 張 峰,上官鐵梁.山西木本植物區(qū)系地理成分的比較研究[J].地理科學(xué),1997,17(4):297-303.

      [7] 李卓玉,張 峰,上官鐵梁,等.太岳山種子植物區(qū)系的初步分析[J].山西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1993,16(1):101-106.

      [8] 茹文明,張 峰.太行山南部植物區(qū)系的初步研究[J].山西大學(xué)學(xué)報:自然科學(xué)版,1993,16(4):435-439.

      [9] 張 峰,上官鐵梁,鄭鳳英.山西關(guān)帝山種子植物區(qū)系研究[J].植物研究,1998,18(1):20-27.

      Floristic Characteristics of Seed Plants in Xuegongling Nature Reserve, Shanxi

      Li Jianzhong

      (XuegonglingNatureReserveAdministrationBureauofShanxi,Fenyang032299,China)

      There were 769 species of seed plants, belonged to 352 genera and 85 families in Xuegongling nature reserve, among which temperate distribution compositions made significant dominant. It had 249 genera and made 79.82% in the total genera (excluding cosmopolitan). Moreover, among the species floristic composition, 291 species being endemic to China was the largest among all areal-types of the species and made 38.14% in the total species(excluding cosmopolitan). Based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floristic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constructive species in Xuegongling nature reserve, it suggested that the flora had some typical characteristics of warm-temperate deciduous broad-leaved forest in this reserve,in which the species being endemic to China were the most constructive and dominant compositions of the vegetation types. Moreover,there was 1 species of China national protected II plant,Glycinesoja, and there were 3 species of Shanxi Provincial key protected plant,Juglasmandshurica,XanthocerassorbifoliumandCodonopsispilosula.

      Xuegongling nature reserve; Seed plant; Flora distribution; Geographical element

      2015-12-09

      李建忠(1970— ),男,山西文水人,2013年畢業(yè)于北京林業(yè)大學(xué),工程師。

      Q948.5

      A

      1007-726X(2016)02-0016-04

      猜你喜歡
      建群木本植物華北
      河北環(huán)境工程學(xué)院校園木本植物多樣性調(diào)查
      華北玉米市場將進入筑底期
      【微信小課堂】:如何面對面建群
      晚晴(2020年1期)2020-06-19 07:57:10
      如何面對面建群
      跨校區(qū)遠(yuǎn)程與面授混合答疑輔導(dǎo)模式研究與實踐
      武夷學(xué)院校園人工木本植物現(xiàn)狀調(diào)查與分析
      花序最大的木本植物
      Literature Review on Context Translation Mode
      木本植物花芽休眠中激素調(diào)節(jié)的分子機制研究進展
      華北明珠
      遵义县| 凌云县| 江川县| 宜兰县| 潢川县| 岢岚县| 昌吉市| 万安县| 旬阳县| 儋州市| 新民市| 阜新市| 西乌| 两当县| 汤阴县| 威海市| 宁波市| 嘉祥县| 津市市| 县级市| 安顺市| 达州市| 阿克| 射洪县| 资溪县| 收藏| 东山县| 东丽区| 浦县| 贵德县| 盐津县| 渑池县| 青川县| 行唐县| 额敏县| 安吉县| 阿拉尔市| 宜春市| 舞钢市| 特克斯县| 天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