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少威
1
烏鎮(zhèn)是個好地方,但門票不便宜,西柵景區(qū)是120元。那有一個柜臺,專門給持有幾種規(guī)定證件的人辦理免費參觀手續(xù),記者證是其中一種。
工作人員正在檢查我的記者證,另一位“記者”過來了,也把證件遞了過去。很不幸,他的假證和我的真證被放到了一起比對,格式有別,連顏色都不同。
持假證的男子,自然被拒絕了。他臉上沒有一絲尷尬,很自然地接過證件離開了,工作人員也沒有感到詫異,這種情況他肯定習以為常。雙方其實有潛在的共識:能省則省,生活本來如此。
2
從云南麗江去往瀘沽湖,門票100元。我們坐著一輛面包車前往,快到售票處時,司機掏出一張軍官證,回頭把乘客一個個對比了一遍,最后目光停在一個男子身上?!皫浉?,你跟這照片上的人長得像,你拿著吧,我們一個人省50元,幫師傅賺杯晚上的酒錢?!?/p>
我心頭大駭,暗自慶幸我長得不像。這個“帥哥”卻痛快地答應(yīng)了,司機便指導他記住證件上的姓名、年齡、居住地和部隊番號。“記住了嗎?”“記住了!”
門口的保安很仔細地比對,果然把預(yù)先演習的內(nèi)容都問了一遍。沒有問題,對答如流。
我告訴自己,這沒有什么不對,有人設(shè)立一道閘門,攔路收費,就有聰明人“翻墻”而過,再正常不過了,這只是平庸地活著而已。
3
車在高速路上突然拋錨,我馬上靠邊自檢。很快來了一輛拖車,把我的車拉到下一個出口處的汽修廠。那里空蕩蕩的沒有一個人,拖車司機摁了幾聲喇叭,才從一間小房子里走出來一個敞著衣襟、打著哈欠的男人。
他檢查了一下車子,說是輸油管破了。接著他掏出電話打給配件供應(yīng)商,對方說要明天才能送貨(其實我不知道他究竟有沒有撥通電話)。我面如死灰,過了一會兒他才說:“要不我給你修修看,修好了就不用換,不過要600元,少一分錢也不修?!?/p>
我馬上同意了,我想問清楚輸油管破了能怎么修,畢竟不能用電焊,也不能用膠布粘,但他不想回答我。他找來了扳手、螺絲刀,鉆到車底下5分鐘就修好了。我很驚訝,反復向他確認車開出去會不會有危險,他不耐煩地說:“修好了就是正常了,怎么會有危險?”
后來有汽修專業(yè)的朋友告訴我,其實只是輸油管接口松了,擰幾下螺絲即可。
我提醒自己,這很正常,平庸地活著而已。
很多人去外地旅游,有時會收獲當?shù)仄胀ㄈ苏\摯而善良的幫助,不由感慨“某地最美的風景是人”,回到屬于自己的世界,大家一起繼續(xù)平庸地活著。
我亦如此。
(王 梓摘自《南風窗》2016年第25期,劉志剛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