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東盛 任高翔(重慶三峽環(huán)保(集團)有限公司重慶4047安徽建筑大學城市建設學院安徽合肥38076)
微污染水源水處理技術研究進展和對策分析
于東盛1任高翔2
(1重慶三峽環(huán)保(集團)有限公司重慶4011472安徽建筑大學城市建設學院安徽合肥238076)
近年來我國的工業(yè)和城市化的腳步不斷加快,由此帶來的直接問題就是對環(huán)境的污染和破壞,每天有大量的工業(yè)廢水在進行排放和農村地區(qū)對于農藥的肆意使用,這都加重了環(huán)境的負擔。要應對環(huán)境污染和水資源減少的問題,提升水處理技術就顯得尤為重要。
微污染水源;對策;技術
近些年我國的社會主義經濟建設取得了豐碩的成果,但是環(huán)境污染的問題變得越來越嚴重,甚至連水資源也遭受到了不同程度的侵害,為了高效地解決水污染的問題,我國已經多次展開了對水污染的技術研究,以確保人民用水的安全。
1.1 膜過濾技術
現在對微污染水源的處理技術中,膜過濾技術能高效地處理微污染水源的問題。它的主要結構分為:超濾、微濾和納濾,微污染水源在經過膜過濾技術的處理后能夠將水源中的色、味和細菌通通地處理掉,能夠保證水的安全和質量,相關的研究表明對經過膜過濾技術處理后的水源能夠完全達到國家的標準,對水中的雜質和細菌能夠做到有效去除[1]。由于膜過濾技術的重要性,國內外的學者對它也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并且使膜過濾技術本身具備了無限的發(fā)展空間。
1.2 臭氧的氧化技術
基于臭氧氧化能力的重要作用,所以它常常作用于對微污染水源臭味的處理和被溶解的有機物的工作中。它不單能夠清除微污染水源中的臭味和有機物,而且還能有效地提升水的質量。通過利用臭氧對有機物進行快速的處理就是臭氧氧化的原理。但就目前的情況而言,要高效提升有機物的吸附力就要加入活性炭,這樣處理效果更好。在處理微污染水源時,要把活性炭和臭氧技術很好地結合起來,這樣結合的產物能夠更好地優(yōu)化水質同時臭氧也對活性炭的吸附能力起到增強的作用。
1.3 膜到生物膜再到反應器
關于膜到生物膜再到反應器的這種新型處理技術,它可以把深層土地中與表面被污染水源里的重金屬全部剔除,但不會再次傷害到水質,這種技術在處理污水的技術中是最優(yōu)的,進而也被普遍地應用到化工產業(yè)中。根據實踐表明,這種處理技術,不只對水中的微污染物質能夠清除,而且還可以還原污染物。所以,這種新型的處理技術的未來發(fā)展必定會受到人們關注和青睞。
1.4 膜到生物的反應器
這一技術融合了膜分離和生物的處理部分,用膜分離來代替了固液態(tài)的分離。可以隔離微污染水源里的微生物,并對水流展開對顆粒物的處理工作,它不單能夠高效率的處理水質,還可以使占地面積降低,在提升水質的前提下,也為推廣這一技術奠定了扎實的基礎。從實踐上看,這種膜到生物的反應器技術已經在水庫的污水處理上得到了應用。
2.1 系統最優(yōu)方法
在基于整體性方式的基礎上形成了系統的最優(yōu)化方法它也是最具有特色的一種方法。系統方法的目的是做最優(yōu)化方法,各式各樣的路徑都可以使一個系統得以實現,其中也勢必會有一個路徑自身的實現讓系統到達一個最優(yōu)質的結果,也讓系統的功能達到最佳的發(fā)揮。把系統的最優(yōu)化方法應用到解決環(huán)境問題中來,在吸收了經濟學、技術學等的基礎之上,根據我國現有的國情和制度,進而甄選出最為貼切有效的環(huán)境治理的手段和途徑來[2]。就當下形式來說,用環(huán)境的經濟政策作為主導方向,相應的技術作為輔助,這對解決現有的環(huán)境問題更加的具有幫助作用,在以后的幾十年中,法律中對于環(huán)境的強制保護的措施會更有利于環(huán)境的保護問題,進而成為更深層次的理論宣傳,在非人類的整體主義、中心主義中引入人類的中心主義。當然,這種方法不會排斥系統的整體主義的方法,我們僅僅是側重其中的一部分,對于整體中的其他部分還要兼顧。
2.2 系統模型化的方法
這種方法是對在同一個系統中某一個方面中它的本質屬性的具體描述,它是用某一種已定的形式(數字、符號、文字等等)為該系統提供必要的知識。對現有系統的描述和模仿是是系統模型的本質,由反映系統的本質和一些特征的因素組成的。對于這些主要因素的關系在系統模型中都做了集中體現。在把系統模型化的方法應用在環(huán)境里并在對污水進行處理時,有三種對策可以采用:創(chuàng)新固有的對污水的處理方法,根據處理的效果優(yōu)化水處理技術。主要在三個方面進行優(yōu)化:首先微污染水源處理中的沉淀技術;其次是過濾技術;再次是對微污染水源進行處理時的強化技術。在進行污水處理時,要將傳統和新型的微污染水源處理技術做有效的結合,這樣不但可以提高水處理的工作效率還可以提高水處理的工作水平。在創(chuàng)新微污染水源的技術時,要依據水源的現有狀況和性質做充足的研究和分析,把傳統的處理技術和新型技術做有機的結合。由于我國對微污染水源處理技術的重視程度越來越高,在未來一些新型的處理技術將會成為我國微污染水源處理領域重要的研究方向。
綜合以上所述我們能夠更加清晰的意識到,把新型的處理技術運用到對微污染水源的處理中,不但可以完善水質,還可以使微污染水源的工作效率到達提升。經過對處理技術的研究和論述,可以讓我們充分地意識到,加大對微污染水源的處理力度,創(chuàng)新微污染水源的處理技術,拓展對處理技術的研究領域,才能夠實現對環(huán)境的有效保護。
[1]鄭文芬.電廠化學水處理技術的應用及發(fā)展探討[J].中國高新技術企業(yè)(中旬刊),2014,(12):49-50.
[2]劉銀.環(huán)保型水處理技術研究進展[J].城市建設理論研究(電子版),2016,(4):1043-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