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編輯部
有一個村莊
文/本刊編輯部
隨著工業(yè)文明的日益發(fā)達,城市的觸角飛快的蔓延,工廠機器的轟鳴取代了田野的蛙叫,飛馳的車輪取代了悠閑的步伐,高速運轉(zhuǎn)的快節(jié)奏生活把充滿鄉(xiāng)野情調(diào)、農(nóng)耕文化傳統(tǒng)的村莊拋在身后。
村莊成了一個略帶憂傷的詞,用來離開和回憶。
當你在鋼筋水泥的叢林里,抬起頭再也無法尋覓兒時星空的時候;當你被繁重的工作壓得喘不過氣的時候;當你想在人潮洶涌的都市尋覓一絲溫情的時候,你會想起你離開的村莊,門前清幽的小池塘,村口林蔭蔽日的老槐樹,正午的陽光照在干裂的泥土上,樹上的知了一聲接一聲地唱著鄉(xiāng)村詠嘆調(diào)。還有,夏夜里老奶奶緩緩搖動巴蕉扇送來的清涼,沉默的李家大伯用竹子做的口哨、用草編的小狗,爽快的張家大嬸用地里的野菜和面蒸出的香噴噴的粑粑……當把煩躁的思緒裝進村莊的一剎那,你會覺得安寧恬然,心有所依!
每個人心里都有一個村莊,那是我們靈魂的家園。
碧羅雪山下的龍?zhí)洞?,龍的故事源遠流長,這里既有白龍?zhí)队钟星帻埗?,還有蝴蝶巖和仙女洞。在一代代流傳下來的故事中,住在這里的各方神靈有的淘氣精靈,有時暴燥易怒,他們一直守護著這個200多年歷史的村莊,庇佑著這里的生靈。當飛機的轟鳴掠過龍?zhí)兜纳峡?,自稱成吉思汗后裔的村民正憑借勤勞智慧的雙手開拓一條致富之路。
云南鳳慶的古墨村,山泉匯成小河繞村而過,河水把堅硬的石塊沖刷得圓潤光潔,石墻石路、石桌石凳、石磨石碾,石頭壘出的村莊縈繞著鄉(xiāng)村的記憶。依山靠水的石磨房里,沉重的石磨慢慢地轉(zhuǎn)動,磨出細細的面粉,磨出堅貞的愛情,磨出瑣碎充實的生活。
陜西的黃土地上,周至縣有一個名叫西峪的村莊,也許它的原名西大墻更能說明它輝煌的歷史,這里曾是著名的秦漢皇家園林上林苑的高大宮墻。多年前,周王室的后人們聚集在古公亶父的后裔為他修建的姬亶廟附近,形成村落。他們世代在這里辛勤勞作,侍弄莊稼和果樹,一如他們祖先——3000多年前就在這里開拓農(nóng)耕文明的周部族的先人。他們過著春生夏長秋收冬藏的農(nóng)耕生活,守護著這里的歷史信息和文化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