巫馬期
現代文明社會,戰(zhàn)爭有正義與不正義之分,但在古代,可沒有那么講究,打仗,就是為了搶錢發(fā)財。
最有名的大概是秦國制定的政策,打仗回來,以敵人的“首級”換錢和田宅。只要斬首夠多,不管你之前多窮,一夜之間就改變了命運。這還只是官府的賞賜,戰(zhàn)場上,沒準還能搶到一些敵人的錢財。當然,機會不會太多,因為那時候被趕上戰(zhàn)場的,基本都是“窮鬼”,就算有點積蓄,也不會帶著上陣,因為誰也無法保證自己能活著回來。但如果誰很有錢,危急時刻真的扔一把出去,興許能揀一條命。除非你是個特別大的人物,捉了回去可以封侯拜將。所以古代兵書上,往往會記載一條計策:假裝逃跑,扔掉一些貴重裝備,趁敵人去搶奪揀拾的時候,突然殺個回馬槍。韓信進攻趙國,就使用過這個計策,把旗鼓財物扔了一地,趙國士兵一看,兩眼冒火,竟然傾巢而出,爭先恐后搶奪旗鼓財物。這樣的軍隊,怎么打仗?果然,韓信的一支奇兵從天而降,輕而易舉占領了趙兵空蕩蕩的老巢,趙國就此崩潰??梢娺@招有多么管用!
東漢時期,有個叫度尚的人,他的故事更典型。度尚是個“窮鬼”出身,靠幫宦官侯覽看管田地發(fā)跡,從上虞縣長做到文安縣令,頗有聲名,連冀州刺史朱穆也很欣賞他。延熹五年(162年),長沙郡、零陵郡約萬人反叛,東漢朝廷派了很多大官率兵去討伐,都沒戰(zhàn)果。朱穆當時是尚書,就推薦度尚,朝廷立刻下詔,拜度尚為荊州刺史,率兵平叛。度尚到了軍中,和部下同甘共苦,深得部下愛戴,每戰(zhàn)必勝。叛軍望風而逃,連老巢都丟了,堆積如山的財帛細軟,都成了戰(zhàn)利品。度尚知道叛軍余眾尚多,不敢怠慢,想催促進軍,把叛軍斬草除根。但他手下那些士兵們卻不這么想,個個口袋里都有錢,誰還想再打仗?度尚也不敢逼迫,知道逼急了,輕則士兵逃亡,重則激起兵變。于是假裝說:“賊人看來是?;ㄕ?,想誘惑我們進埋伏圈呢。才不上這個當,我們暫且駐扎,等各路友軍會師,再一同進軍。你們啊,沒事干,可以去打打獵,放松放松。”
士兵們大喜,蜂擁而出。度尚立刻命令親信,把自家營帳全部焚毀,那些金銀細軟,都化成了飛灰。夕陽西下,打獵的士兵回來,一看自己又變成了窮光蛋,無不痛哭流涕。度尚假裝安慰他們:“你們也太沒出息了。雖然財物都被燒掉,但其實也不值幾個錢。大宗的財寶,早被賊人帶走了。兄弟們,只要我們把賊人全部剿滅,還怕不發(fā)財嗎?”
這句話好像醍醐灌頂,士兵們個個頓時像打了興奮劑,扯著喉嚨請戰(zhàn)。你看,完全是為了搶錢,誰真正為朝廷平叛?
現在的戰(zhàn)爭,還會這樣嗎?當然好多了,但也不能完全避免。希特勒占領大半個歐洲,各國博物館的名畫都成了他的“窖藏”。跟納粹德國相比,美國經濟發(fā)達,價值觀也更文明,但美劇《兄弟連》里,那些大兵跑進了希特勒的別墅,照樣也貪婪地把銀質餐具往袋子里裝。如果真的有人在戰(zhàn)場上扔美元或者黃金,我想,他們也一定會停下來搶的。
(摘自《深圳商報》 圖/黃煜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