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趟試車不只試了M2、MINI敞篷,還試了這臺目前最強的X4。它叫X4 M40i,如果你有點概念,應(yīng)該看得出它不是正統(tǒng)M Power,而是寶馬用來競爭Macan S或GTS的。
站在消費者的立場,X4 M40i最好越接近未來也許有機會推出的X4 M越好,我指的當然是性能,然后賣得比X4xDrive35i貴一點點就好。但對我來說,我并不樂意它的性能太接近M Power,不管是M、AMG還是RS,車廠必須使它們是神圣不可侵犯的,這樣買它們的人才會覺得錢沒白花,產(chǎn)品區(qū)別非常重要,之前試駕C 450 AMG的時候我就強調(diào)過這樣的立場,即便后來奔馳妥協(xié)了,我的立場還是沒有改變,AMG就是AMG,一個車系只能有一臺,M、RS也一樣。
很高興寶馬維持了M Power的神圣性,從我第一眼看見X4 M40i開始,再到發(fā)動它的那一刻,我知道這不是一輛MPower,那感覺非常明確。為什么我一再強調(diào)這個?因為現(xiàn)在的車越來越?jīng)]個性是事實,為了賺錢大家都走中間路線就算了,同款不同級的兩臺車總該區(qū)別—下吧?
X4 M40i沒有夸張的前擾流,翼子板肌肉感也沒那么強,尤其早上才剛試過M2,那股M Power才有的氣勢在X4 M40i身上是看不見的。接著我坐進車里,方向盤長得很像M Power,不過六點鐘位置的盤輻沒有鏤空,縫線也是單色的,另外飾板用的是鋁質(zhì)刷紋,而非碳纖維材質(zhì)。這樣夠嗎?如果M2沒用上多少碳纖維、多少Alcantara(歐締蘭),那X4 M40i也只能這樣了。我并不是在鼓勵寶馬,這是邏輯問題。
按下啟動鈕,雖然它有高性能排氣系統(tǒng),可聲浪實在不足以驚動我的腎上腺素,好聽是好聽,但就僅止于好聽。至此,我大概已經(jīng)知道X4 M40i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里會給我什么樣的感覺。
它的發(fā)動機你應(yīng)該不陌生,至少代號你聽過。X4 M40i也是用N55直列六缸雙渦管單渦輪發(fā)動機,跟M2一樣,當然代號、本體一樣,內(nèi)容是不太一樣的。發(fā)動機飾蓋上只寫著M Performance,而不是Power by M,我知道感覺上差很多,但你買的不是M Power,不宜要求太多,何況X4 M40i的N55也用上M3、M4的高剛性曲軸,對你夠好了。最大馬力有360匹,出現(xiàn)在5800-6000r/min,峰值扭矩則有465N·m,從1350r/min一直給你給到5250r/min,配上運動版8速自動變速器。這樣一路看下來,不得不說這輛車到目前為止還真找不出有什么可以讓我多打?qū)憥讉€字的地方,一切都是如此熟悉,不只我寫得很膩,我想你應(yīng)該也看得很膩。
膩歸膩,我還是得繼續(xù)寫下去,而且膩有膩的好,因為這臺發(fā)動機跟變速器都已經(jīng)發(fā)展到非常非常成熟的階段了,說真的我無法挑剔它們,發(fā)動機、變速器分開談也好,或是談它們之間的搭配,幾乎都可以用完美來形容。
剛才我說它聲浪不夠催情,不過加速快不快是另外一回事。它的百公里加速成績是4.9s,對照Macan GTS的5.2s(就算有跑車計時套件也要5.0s),這輛車加速絕對夠快。到底是多快?有跑車計時套件的Macan Turbo也不過才4.8s而已,X4 M40i的速度無庸置疑。然而它開起來不像MacanTurbo那么刺激,因為PDK很狂,這款變速器很綿、很順,屬性差異非常明顯,所以就算寶馬未來沒有推出X4 M,我也不會把X4 M40i視為Macan Turbo的對手。
美國什么沒有,直路最多,而且是好長好長的直路,我在加州北部舊金山近郊某條好長好長的直路上,看見人生中第一座海市蜃樓。這趟試車我的狀態(tài)其實不太好,以前從來不覺得時差有什么大不了的,但或許是因為那段時間心情很糟,心理影響生理,整個人無精打采,連試M2都有點提不起勁。還好有那座海市蜃樓,看見它的當下我真的好感動,要是車上沒人(媒體同行加寶馬公關(guān)兩個拖油瓶,噢不是,是好朋友),我想我應(yīng)該控制不住就要奪眶而出的眼淚。那是一座很大且持續(xù)很久的海市蜃樓,就連之前從洛杉磯開車到拉斯維加斯的時候都沒見過,我一度懷疑是不是自己狀態(tài)差到出現(xiàn)幻覺,問了同行,他說他也有看見,我才確定那不是幻覺。不對,這里邏輯有問題,海市蜃樓本來就是幻覺,也就是說我跟他都出現(xiàn)了幻覺,但我出現(xiàn)幻覺這件事不是我的幻覺……對,這樣講大家應(yīng)該都聽得懂。
我不知道他是不是像我一樣感動,不過以后每當我想起眼前美景,我也會想起他、想起X4 M40i,想起后座那位一直嚷著要留在加州的公關(guān)。在這之前我?guī)缀醵家?00-120km/h巡航,這對X4 M40i來說太簡單了,直到看見海市蜃樓,我別無選擇,只能收油減速。我明明知道前面有路,而且是好長好長的直路,卻不敢加足馬力,比起美國警察,我更敬畏大自然的變幻莫測。
這里的路雖然又直又長,但道路質(zhì)量沒比臺灣好多少,我甚至覺得臺灣還要好一點。顯然M款主動式懸掛套件與動態(tài)避震系統(tǒng)(Dynamic Dampinq Control)的ComfOrt模式還可以再軟一些,尤其輪胎配的是前245/40 R20、后275/35 R20低扁平比寬胎,壓到大洞的時候我完全不覺得這叫舒適模式,無法有效減震緩沖。其實我自己并沒有那么討厭這樣的懸掛設(shè)定,我喜歡這種讓人精神抖擻的感覺,就像我喜歡很冷很冷的冬天,最好每天都在10攝氏度以下。只不過它是一輛SUV,消費者不太可能跟我一樣希望自己的車無時無刻都像臺大鋼炮,而且既然有電子懸掛,Comfort模式就沒有任何不舒服的理由。
N55有渦輪發(fā)動機的爆發(fā)力,也有接近自然吸氣發(fā)動機的線性輸出與運轉(zhuǎn)精致度,這些我想不用再去強調(diào),因為它有口皆碑。動力提升后,它的所有優(yōu)點自然等比放大,起步好快、實用速域力道好強,而且你什么時候要這股力道它就什么時候給你,變速器很綿、很順,不代表它快不起來,只是它快得比較優(yōu)雅,少了雙離合變速器的擋位接合感。我當然還是比較喜歡雙離合變速器,因為擋位接合感比聲浪更容易使我亢奮,不過又回到一開始的話題,這不是一輛M Power,所以這樣的設(shè)定無可厚非。
在美國試車有個缺點,就是我不被允許經(jīng)常超過150km/h,只能偶爾為之。150km/h對這輛車來說毫無挑戰(zhàn)性可言,我硬著頭皮、當著公關(guān)的面開到180km/h,整個加速過程×4 M40i都沒有哀過一聲,我的意思不是它沒有聲浪,而是一派從容,再加速力道飽滿,而且源源不絕。另外,X4 M40i在急加速的時候不會明顯抬頭,硬懸掛加上重心集中,四輪抓地性很好,車身沒有多余的俯仰搖晃,這也讓它在最后一段山路上展現(xiàn)比我預期還要好的操控性。
這段山路很長,不過長倒是其次,它還非常蜿蜒且顛簸,大概是我入行以來在國外開過路況最差的一條山路了。想想這也情有可原,畢竟要在同一個地點(Laguna Seca賽道)附近規(guī)劃兩條試車路線,一條給M2、一條給X4 M40i,有些美中不足的地方也是可以接受的。
即使路況這么差,還是難不倒X4 M40i,跑起來是有點吃力,但只要想到它是一輛SUV,你就會覺得它好厲害。這種又彎又顛的山路顯然不是SUV的擅長,不過X4 M40i的車身動態(tài)還是很好,可變式運動轉(zhuǎn)向系統(tǒng)(Variable SportSteering)指向精準,重心轉(zhuǎn)移得很快,懸掛沒有軟腳,xDrive四驅(qū)系統(tǒng)提供穩(wěn)定的循跡性。整臺車讓我覺得有點吃力的只有剎車,1800Ka的車重負擔不小,必須更用心地控制車速,否則一旦錯過剎車點或剎得不夠重、不夠明確,SUV物理慣性較大的先天缺陷就會—下子全都暴露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