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云成
(中共北京市委黨校 黨史黨建教研部,北京 西城 100044)
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思想體系述要
楊云成
(中共北京市委黨校 黨史黨建教研部,北京 西城 100044)
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思想,主題鮮明、內容豐富、邏輯嚴密。核心理念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擔當;根本主題是不斷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根本目標是為在新形勢下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提供根本保證,確保黨始終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堅強領導核心;基本思路是以“打鐵還需自身硬”的魄力和勇氣,著力化解“四大危險”;戰(zhàn)略舉措是以從嚴管理干部為關鍵,以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為基礎,其他黨的建設方面整體推進。
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理念;主題;目標;思路;舉措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在全面從嚴治黨中,既繼承前人又突破創(chuàng)新,以新的實踐豐富和發(fā)展了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為保持和發(fā)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提高黨的創(chuàng)造力凝聚力戰(zhàn)斗力發(fā)揮了重要作用。
全心全意為人民擔當是貫穿于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靈魂。“理念”源于“本質”?!氨举|”是一個事物之所以成為該事物并區(qū)別于其他事物的根本依據(jù)。中國共產黨的本質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立黨為公、執(zhí)政為民。因此,習近平同志把為人民服務作為全面從嚴治黨的核心理念。
這一理念在以下3個方面體現(xiàn)出來。第一,2012年11月15日,習近平當選為我們黨的總書記后同中外記者見面,發(fā)表了題為《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的演講,核心內容講的是對民族的責任、對人民的責任、對黨的責任。習近平總書記代表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向全黨全社會立下“軍令狀”:“我們一定要始終與人民心心相印、與人民同甘共苦、與人民團結奮斗,夙夜在公,勤勉工作,努力向歷史、向人民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保?]第二,2013年6月25日,習近平在主持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體學習時發(fā)表重要講話,強調我們黨之所以能夠得到人民擁護和支持,從根本上講,在于我們黨始終代表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他要求全體黨員干部“始終堅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緊緊依靠人民,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保?]第三,2016年7月1日,習近平在慶祝建黨95周年大會上指出,我們要不忘初心,繼續(xù)前行,就必須堅信黨的根基在人民、黨的力量在人民,堅持一切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習近平在繼承黨的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理念的同時,又賦予其新的時代內涵,即要讓人民有更好的教育、更穩(wěn)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舒適的居住環(huán)境、更優(yōu)美的環(huán)境,就必須要有責任擔當。以“但愿蒼生俱保暖,不辭辛苦出山林”的擔當精神,樂民之樂,憂民之憂。
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根本主題包含三方面內容:第一,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四自能力”)。第二,提高黨的領導能力和執(zhí)政能力。第三,保持和發(fā)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領導能力和執(zhí)政能力的大小、強弱,直接關系我們黨是否具有領導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yè)的能力和水平;先進性和純潔性是馬克思主義政黨的本質屬性;一個主“外”,一個主“內”。中國共產黨要在“外”提高領導能力和執(zhí)政能力,在“內”保持先進性和純潔性,就必須不斷增強“四自能力”??梢哉f,增強“四自能力”是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思想根本主題的關鍵。習近平指出:“要使從嚴治黨的一切努力集中到增強黨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上來。”[3]在建黨95周年慶祝大會上,也強調要“不斷增強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經(jīng)受‘四大考驗’,克服‘四種危險’。”[4]
(一)不斷增強“四自能力”反映了我們黨對95年奮斗歷程的深刻總結
鄧小平指出:“我們黨也犯過嚴重錯誤,但是錯誤總還是由我們黨自己糾正的,而不是別的力量來糾正的。”[5]“八七會議”糾正了陳獨秀右傾投降主義錯誤,提出“槍桿子出政權”理論,開辟了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土地革命道路?!肮盘飼h”克服了自由主義、平均主義、逃跑主義等錯誤,保障了黨對軍隊的領導?!白窳x會議”糾正了王明等人在軍事上、組織上的“左”傾錯誤,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革命。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實現(xiàn)了我們黨在政治、思想、組織路線上的撥亂反正,開啟了改革開放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建設的新時期。我們黨之所以在危難之際能夠絕處逢生,在挫折之后能夠毅然奮起,在失誤之后能夠撥亂反正,在苦難之中能夠百折不撓,關鍵在于我們黨具有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能力。
(二)不斷增強“四自能力”反映了我們黨對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規(guī)律的深刻把握
在革命戰(zhàn)爭時期,我們黨能夠從小到大,由弱變強,從一個勝利走向另一個勝利,根源在于我們黨在曲折探索的實踐中,形成了超強的生存能力,在自我“調適”中保持了黨的先進和純潔。這種生存能力就是習近平所說的“自我凈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本領。在長期執(zhí)政的條件下,我們黨要保持和發(fā)展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提高黨的執(zhí)政能力和領導能力,就必須不斷增強“四自能力”。世界上一些大黨老黨或者失去政權或者一蹶不振,在相當程度上是因為缺乏“四自能力”。不斷增強、善于運用“四自能力”,反映了我們黨在全面從嚴治黨中的自覺,是我們黨深刻把握馬克思主義政黨建設規(guī)律的體現(xiàn)。
(三)以提高“四自能力”為主題推動全面從嚴治黨的基本要求
要通過嚴格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guī)制度,強化制約、強化監(jiān)督、強化公開,保障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干部謹慎用權、秉公辦事、清正廉潔(自我凈化);通過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談話誡勉、批評與自我批評,及時弄清思想、修正錯誤,防止小錯釀成大禍(自我完善);通過堅定不移地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不斷推動馬克思主義中國化,促使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干部解放思想、實事求是、與時俱進,摒棄不合時宜的思想、觀念和做法,保障黨的各項工作富有規(guī)律性,體現(xiàn)時代性(自我革新);通過不斷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保持黨的先進性和純潔性,不斷鞏固黨的團結統(tǒng)一,不斷提高拒腐防變和抵御風險能力(自我提高)。
習近平全面從嚴治黨思想的根本目標可以從“短期”和“長期”兩個維度予以分析,但是,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一以貫之的內在用意。
(一)為進行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提供根本保證
這些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可集中概括為“兩個一百年”的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
1.在實現(xiàn)“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的偉大實踐中,各種矛盾、問題、風險、挑戰(zhàn)異常艱巨繁重。公平正義問題、發(fā)展動力轉型問題、發(fā)展不平衡問題、速度和質量問題、人與自然和諧發(fā)展問題、內外聯(lián)動問題、外部風險問題、國內穩(wěn)定問題、利益矛盾糾紛問題等相互扭結在一起。這些問題解決不好,就會延緩甚至中斷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社會主義現(xiàn)代化進程。習近平指出,要防止小風險演化為大風險、局部風險演化為區(qū)域性或系統(tǒng)性風險、經(jīng)濟風險演化為政治風險、國際風險演化為國內風險,必須推進全面從嚴治黨,“創(chuàng)新黨領導經(jīng)濟社會發(fā)展的觀念、體制、方式方法,提高黨把握方向、謀劃全局、提出戰(zhàn)略、制定政策、推進改革的能力,為發(fā)展航船定好向、掌好舵。”[6]
2.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面臨著國內和國際環(huán)境的雙重挑戰(zhàn)。中國夢,是和平發(fā)展之夢、合作共贏之夢,“不是要營造自己的后花園,而是要建造合作共享的百花園?!保?]是國家富強、民族振興、人民幸福之夢,不是國強民弱、國富民窮;是每個人都能共享人生出彩、夢想成真機會之夢,不是貧富差距拉大、兩極分化嚴重。在實現(xiàn)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實踐中,國內環(huán)境進入了訴求多元、矛盾激發(fā)、挑戰(zhàn)重重的歷史時期;國外環(huán)境進入了成為世界第二大經(jīng)濟體后,即成大國強國對我國圍追堵截、遏制崛起的歷史時期。這表明,新一屆中央領導集體面臨的挑戰(zhàn)和困難是異常嚴峻、復雜的。只有堅強有力的黨,才能在“世界形勢深刻變化的歷史進程中始終走在時代前列,在應對國內外各種風險和考驗的歷史進程中始終成為全國人民的主心骨。”[8]
(二)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堅強領導核心
習近平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必須緊緊圍繞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宣傳黨的十八大精神。所謂“堅持”,即指社會主義的基本原則不能變;所謂“發(fā)展”,即指著重解決什么是現(xiàn)代化和民族復興以及怎樣實現(xiàn)現(xiàn)代化和民族復興問題。在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生動實踐中,全面深化改革是“動力機制”,解決的是發(fā)展動力問題;全面依法治國是“平衡機制”,解決的是發(fā)展平衡問題。而堅持和完善黨的領導是實現(xiàn)“動力”與“平衡”協(xié)調穩(wěn)步推進的領導核心和根本保障。因此,堅持黨的領導是黨和國家的根本所在、命脈所在,是全國各族人民的利益所在、幸福所在。全面從嚴治黨,就是要圍繞加強黨的領導這個根本,解決管黨治黨失之于寬、失之于松、失之于軟的問題,確保黨始終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堅強領導核心。因此,習近平指出:“全面從嚴治黨,核心是加強黨的領導?!保?]
全面深化改革、全面推進依法治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從嚴治黨,實現(xiàn)“兩個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是中國共產黨所打之“鐵”,其難度之大、強度之高、困難之重,是歷史上任何時期所不能比的。作為打“鐵”主體的中國共產黨,在新形勢下,面對自身建設存在的問題,在十八屆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會上,習近平向全黨做出了“打鐵還需自身硬”的莊嚴承諾,著力解決管黨治黨寬松軟的問題。
(一)面對精神懈怠問題,強調“硬在信念”
習近平強調理想信念動搖是最危險的動搖,理想信念滑坡是最危險的滑坡,“現(xiàn)實生活中,一些黨員、干部出現(xiàn)這樣那樣的問題,說到底是信仰迷茫、精神迷失。”[10]他要求廣大黨員和各級領導干部必須緊緊抓住理想信念這個“總開關”,筑牢信仰之基,補足精神之鈣,把穩(wěn)思想之舵,堅守共產黨人的精神家園。理想信念動搖,不相信馬克思主義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堅決抵制歪曲馬克思主義的言論,這樣的干部,能耐再大,也不是我們黨所需要的好干部。
(二)面對能力不足問題,強調“硬在能力”
我們黨正在進行著具有許多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靶碌臍v史特點”,是我們黨深刻研判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發(fā)展態(tài)勢的基礎上提出的科學論斷。“新的歷史特點”的偉大斗爭對黨員干部的能力、素質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為此,習近平提出了建設學習型、服務型、創(chuàng)新型政黨的重大任務,將學習型政黨建設放在首位。他強調領導干部的學習情況和本領大小,不僅關乎自身的成長和發(fā)展,而是關乎黨和國家事業(yè)發(fā)展的大事。在學習態(tài)度問題上,習近平指出:“學者非必為仕,而仕者必為學。”作為領導干部,在國際國內形勢深刻變革的背景下,只有不斷學習,才能克服本領恐慌和能力不足,才能提高工作的科學性、預見性和主動性,才能使領導和決策體現(xiàn)時代性、把握規(guī)律性、富于創(chuàng)造性。
(三)面對脫離群眾的問題,強調“硬在作風”
黨的作風是黨的形象,是觀察黨群干群關系、人心向背的晴雨表;作風不好,就會像一堵無形的墻把黨和人民隔開。習近平指出貫徹中央八項規(guī)定只是改進作風的第一步,不是最高標準,也不是最終目的;強調作風建設應“堅持激濁和揚清兩手抓,讓黨內正能量充沛,讓歪風邪氣無所遁形”;[11]要求以上率下,以身作則,從中央政治局常委會、中央政治局、中央委員會做起,從高級干部做起。
(四)面對消極腐敗的問題,強調“硬在純潔”
習近平要求全黨對腐敗問題必須始終保持高壓態(tài)勢,以零容忍的態(tài)度,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不論其權力多大,不論其職務多高,只要觸犯黨紀國法,都將受到嚴肅查處;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相結合,嚴肅黨內政治生活與從嚴管理干部相結合,注重預防和嚴肅懲處相結合;要把權力關進制度的籠子里,把紀律和規(guī)矩挺在前面,實踐“四種形態(tài)”。
(一)嚴肅黨內政治生活
黨內政治生活是黨組織教育管理黨員和黨員進行黨性鍛煉的主要平臺。“有什么樣的黨內政治生活,就有什么樣的黨員、干部作風”。[12]習近平強調:“黨要管黨必須從黨內政治生活管起,從嚴治黨必須從黨內政治生活嚴起?!保?3]抓好了黨內政治生活,全面從嚴治黨就有了基礎。
1.講政治、講原則、講規(guī)矩。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第一,要講政治,其中“最重要的是圍繞堅持黨的政治路線、思想路線、組織路線、群眾路線,堅持和完善民主集中制、嚴格黨的組織生活等內容,重點解決好突出問題。”[14]第二,要講原則。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基本要求,正確處理黨員與組織、上級與下級、黨的集體領導問題。第三,要講規(guī)矩。嚴格執(zhí)行領導干部個人事項報告制度、各方面黨組織向黨委報告制度,嚴守黨章和其他黨內法規(guī)。講政治、講原則、講規(guī)矩構成了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的三大“支撐點”,三者相互促進、相互協(xié)調。
2.貴在經(jīng)常,重在認真,要在細節(jié)。習近平指出,嚴肅黨內政治生活首先必須維護中央權威,不準有令不行、有禁不止;不準搞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準搞變通、做選擇。處理黨員與黨員、黨員與組織、組織與組織之間的關系,必須遵循民主集中制的原則。必須講政治、講原則、講規(guī)矩,不能搞假大空,不能隨意化、平淡化,更不能娛樂化、庸俗化。
3.用好批評與自我批評的武器。批評與自我批評的質量,直接影響著黨內政治生活的質量。習近平強調,對于這個武器,要大膽地用、放心地用,使之成為一種習慣、一種自覺、一種責任。批評與自我批評,既要有“人情味”,也要有“辣味”;既要有嚴肅性,更要有政治性,還要有藝術性,以達到既弄清思想又團結同志的目的。
(二)從嚴管理干部
習近平指出,我們國家要出問題主要出在共產黨內,我們黨要出問題主要出在干部身上。在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習近平強調:“從嚴治黨,關鍵是從嚴治吏?!保?5]2015年6月下旬,習近平在中央政治局會議上強調:“全面從嚴治黨,關鍵是從嚴管好用好領導干部?!保?6]從嚴治吏,就是要以嚴的標準要求干部、以嚴的措施管理干部、以嚴的紀律約束干部,使干部心有所畏、言有所戒、行有所止。
1.干部選拔任用是從嚴管理干部的中心環(huán)節(jié)。在選拔方面,習近平強調要“堅持正確用人導向,真正讓那些忠誠、干凈、擔當?shù)母刹康玫桨労椭赜?,讓那些陽奉陰違、阿諛逢迎、弄虛作假、不干實事、會跑會要的干部沒市場、受懲戒?!保?7]要以公開、公正、透明為原則,推動黨政領導干部選拔任用工作制度改革。在考察方式上,注重實績,注重能力素質和一貫表現(xiàn),防止簡單地以票取人、以分取人;在考察內容上,突出考察政治品質、道德品行、廉潔情況,注重考察工作實際,尤其是重點考察推動科學發(fā)展的能力。
2.干部日常管理是從嚴管理干部的基礎工作。毛澤東曾指出,政治路線確定之后,干部就是決定因素。習近平指出,在選好干部的同時,要加強對干部的管理,保證能者上、平者讓、庸者下;要重點解決為官不為、為官亂為、為官不正的問題,推動干部能上能下。“最根本的是健全完善制度機制,通過激勵、獎勵、問責等一整套制度安排,形成良好的用人導向和制度環(huán)境?!保?8]
(三)堅持思想建黨和制度治黨相結合
加強思想政治教育是我們黨的一大優(yōu)良傳統(tǒng)和獨特政治優(yōu)勢。改革開放之后,鄧小平把制度建設提到“更帶有根本性、全局性、長期性和穩(wěn)定性”的高度。習近平將思想教育和制度建設結合起來,強調“從嚴治黨靠教育,也要靠制度”,堅持思想建設和制度治黨相結合。前者解決思想認知,后者解決行為約束,二者一柔一剛,互為補充。
1.以筑牢思想道德防線為核心,加強思想政治教育。習近平指出,解決好“總開關”問題,第一,靠教育。教育、引導廣大黨員、干部做共產主義遠大理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共同理想的堅定信仰者和忠實實踐者,以理論上的成熟保證政治上的堅定,以信仰上的堅定保證用權上的謹慎。第二,靠修養(yǎng)。習近平強調:“一個黨員的黨性不是隨著黨齡增長和職務提升而自然提高的,不加強修養(yǎng)和鍛煉,黨性不僅不會提高,反而會降低,甚至可能完全喪失?!保?9]他要求各級干部始終要有檢身若不及的精神、馳而不息的毅力、久久為功的決心,以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修養(yǎng)方法踐行共產黨員標準、踐行領導干部的擔當,時刻自重自省自警自勵。第三,靠廉政文化建設。中國歷史上積淀了豐富的廉政建設思想,其中雖然有封建專制的糟粕,但是,一些思想對當前黨風廉政建設依然具有警醒、啟示意義。習近平強調,我們要“堅持古為今用,推陳出新,使之成為新形勢下加強反腐倡廉教育和廉政文化建設的重要資源?!保?0]這既是我們黨對優(yōu)秀傳統(tǒng)文化資源的再評估和再挖掘,也是我們黨文化自覺和文化自信的一種體現(xiàn)。
2.以“前后銜接、左右聯(lián)動、上下配套、系統(tǒng)集成”[21]為指導加強制度建設。思想政治教育是自律,制度建設是他律。只有將思想政治教育與制度建設結合起來,才能相得益彰,達到理想效果。在制度建設方面,在繼承改革開放以來經(jīng)驗成果的基礎上,習近平豐富了制度建設的內容,其最鮮明的特點是“尤為突出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22]在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時,他強調“要把中央要求、群眾期盼、實際需要、新鮮經(jīng)驗結合起來,本著于法周延、于事有效的原則制定新的法規(guī)制度,完善已有的法規(guī)制度,廢止不適應的法規(guī)制度?!保?3]據(jù)初步統(tǒng)計,截止到2016年8月,中央出臺或修訂的黨內法規(guī)共56部,涉及黨內法規(guī)體系的各個層級。56部黨內法規(guī)中,既有初次立規(guī),也有為適應時代發(fā)展對法規(guī)的修訂和完善;既有劃定黨員行為的“底線”,也有倡導黨員干部不斷追求理想的“高線”;既有對紀委雙重領導體制的改革,也有對自上而下巡視監(jiān)督制度的完善;既有對推動干部能上能下機制的健全,也有對黨員干部為官不為的問責。黨內法規(guī)制度體系不斷健全,依靠制度管權管人管事的政治生態(tài)正在形成,黨組織和領導干部的責任意識和擔當精神不斷增強,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管黨治黨失之于寬松軟的局面正在得到有效扭轉。
(四)嚴厲懲治腐敗
1.在治標中:形成了上無禁區(qū)、下無死角、內無盲區(qū)、外無空白的懲治腐敗格局。習近平強調要始終保持對腐敗問題的高壓態(tài)勢,堅持“老虎”、“蒼蠅”一起打,既堅決查辦“大案要案”,又著力解決發(fā)生在群眾身邊的“小官貪腐”。這表明,不論什么人、不論其職務多高,只要觸犯黨紀國法都要受到嚴懲絕不是一句空話。在查辦“大案要案”同時,致力于肅清侵蝕黨的執(zhí)政根基的最大“危險源”,嚴肅查處發(fā)生在群眾身邊的不正之風。為打造一支忠誠、干凈、擔當?shù)募o檢監(jiān)察干部隊伍,中紀委一方面轉職能、轉方式、轉作風,另一方面嚴肅查處執(zhí)法犯法、執(zhí)紀違紀行為,防止出現(xiàn)“燈下黑”。在跨境追逃追贓方面,習近平指出:“各有關部門要加大交涉力度,不能讓外國成為腐敗分子的天堂,腐敗分子即便跑到天涯海角,也要追回來繩之以法。”[24]這標志著反腐敗第二戰(zhàn)場,即海外戰(zhàn)場的開辟。
2.在治本中:以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里的理念構建不能腐的防范機制。2013年1月,在十八屆中紀委二次會議上,習近平提出把權力關進制度籠子里的思想;在十八屆中紀委三次會議上,習近平提出了“三個強化”理論。第一,強化監(jiān)督。完善黨內監(jiān)督制度,探索破解監(jiān)督黨委“一把手”困境的途徑,形成以黨委監(jiān)督為首,紀委監(jiān)督、巡視監(jiān)督、派駐監(jiān)督、黨員監(jiān)督以及黨內輿論監(jiān)督同步發(fā)展的監(jiān)督體系。第二,強化制約。通過科學設置權力邊界,規(guī)范權力運行,形成科學合理的權力結構和運行機制。第三,強化公開。以公開為常態(tài)、不公開為例外的公開原則,在完善決策執(zhí)行結果公開、推動決策執(zhí)行過程公開的基礎上,探索實行決策制定過程公開的途徑和方式。
3.積極實踐“四種形態(tài)”,尤其是第一種形態(tài)。在十八屆中紀委三次會議上,習近平指出:“一些人在腐敗泥坑中越陷越深,一個重要原因是對其身上出現(xiàn)的一些違紀違法的小錯,黨組織批評不夠,批評教育不力,甚至睜一只眼閉一只眼。”[25]為此,他提出必須把紀律和規(guī)矩挺在前面,抓早抓小,不能養(yǎng)癰遺患。抓早抓小,就是要讓咬耳扯袖、紅臉出汗成為常態(tài),讓黨紀處分和組織處理成為大多數(shù),對嚴重違紀的重處分、做出重大職務調整成為少數(shù),嚴重違紀違法立案審查的只是極少數(shù)。實踐“四種形態(tài)”,尤其是第一種形態(tài),是黨組織對黨員、干部的真正關心和最大愛護,體現(xiàn)了我們黨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一貫原則,為嚴肅黨內政治生活、凈化黨內政治生態(tài)創(chuàng)造了條件。
(五)失責必問,問責必嚴
有的干部對別人犯錯誤不說,怕打擊報復;好同事犯錯誤不說,相互隱瞞;當面不說,背后亂說。有的對黨內作風問題,聽而不聞、視而不見,不敢批評,不真批評,奉行“于人方便,于己方便”的“為官之道”。有的干部“怕”字當頭,畏手畏腳,批評自己害怕影響威信,批評他人害怕得罪人、害怕影響工作、害怕丟考評。這種心態(tài),拿來律己則害了自己,拿來待人也害了別人,拿來指導工作則害了黨的事業(yè)。這種黨內不正常現(xiàn)象,導致黨的紀律松弛、組織渙散,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軟寬松等,其根源在于部分黨員干部不敢擔當、不敢監(jiān)督、不擅擔當。
1.全面從嚴治黨,必須落實管黨治黨責任。黨的95年奮斗歷史表明,明確責任、增強責任意識、落實責任、追究責任,是從嚴治黨的基本保障。習近平從四個方面論述了落實全面從嚴治黨責任。第一,全面從嚴治黨“是全黨的政治責任,首先是政治局的政治責任?!保?6]第二,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各級黨委要擔負起全面從嚴治黨主體責任”,黨組織負責人負主要領導責任。第三,各級黨組織必須堅持正確的政績導向,增強對“抓黨建是最大政治”的認識,將全面從嚴治黨作為一項重大政治任務,著力解決經(jīng)濟建設和黨的建設“一手硬”、“一手軟”的問題。第四,各級紀委在全面從嚴治黨中擔負監(jiān)督責任,嚴格執(zhí)行黨的紀律,改革監(jiān)督方式,實踐“四種形態(tài)”,維護黨章尊嚴。
2.有權必有責,有責必擔當,失責必追責。習近平要求各級黨組織和領導干部必須以敢于擔當?shù)木?,扛起全面從嚴治黨的責任。出現(xiàn)黨的領導弱化、黨的建設缺失、全面從嚴治黨寬松軟的問題,必須按照《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嚴厲追究相關主體責任,讓失責必問、問責必嚴成為常態(tài)。
(六)馳而不息抓作風建設
習近平強調,加強作風建設:第一,領導干部要率先垂范,以身作則,抓長、抓細,要求別人做到的自己首先做到,禁止別人做的自己首先不做,要求他人清正廉潔的自己決不能貪污腐敗,管好自己、管好家人、管好身邊的工作人員。修身要真修、信仰要真信,堅決不能做表里不一、欺上瞞下,說一套、做一套,臺上一套、臺下一套,當面一套、背后一套的“兩面人”。第二,應注重向制度要成效,體現(xiàn)改革精神和法治思維。把中央要求、群眾期盼、實際需要和新鮮經(jīng)驗結合起來,形成完備的改進作風制度體系,以剛性的制度規(guī)定和嚴格的制度執(zhí)行,確保改進作風常態(tài)化、長效化和規(guī)范化。第三,作風建設永遠在路上,貫徹中央八項規(guī)定精神沒有“休止符”。
(七)向基層延伸,嚴抓基層,嚴打基礎
“貫徹黨要管黨、從嚴治黨方針,必須扎實做好抓基層、打基礎的工作,使每個基層黨組織都成為堅強的戰(zhàn)斗堡壘?!保?7]
1.以建設服務型黨組織作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基層黨組織建設的基本遵循。以服務群眾、做群眾工作作為服務型黨組織建設的主要任務。通過建立內容科學、程序嚴密的相關制度,實現(xiàn)服務群眾工作的制度化和規(guī)范化。通過改革和完善工作方式和活動方式,使服務群眾工作更加“有的放矢”,更加服務群眾需要。
2.加強非公有制經(jīng)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建工作。實現(xiàn)非公有制經(jīng)濟組織和社會組織黨組織建設的“全覆蓋”,是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的必要內容。對于基層黨建中存在的“木桶效應”,習近平強調:“越是情況復雜、基礎薄弱的地方,越要健全黨的組織、做好黨的工作?!保?8]
3.嚴格對黨員的教育和管理。為正確處理黨員質量和黨員數(shù)量之間的關系,優(yōu)化結構,提高質量,習近平要求各級黨組織:第一,嚴格把關,始終把政治標準放在首位,確保政治上合格。第二,嚴格黨員日常教育和管理,保證黨員在危難關頭、緊急時刻,為了維護黨和人民的利益,能夠挺身而出、走在前列。第三,疏通黨員出口,對喪失黨員標準、失去黨員條件的,要及時予以組織處理,對貪污墮落、道德敗壞分子應予以堅決清除出黨。
[1]習近平在十八屆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記者見面時強調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們的奮斗目標[N].人民日報,2012-11-16.
[2]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七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在對歷史的深入思考中更好走向未來,交出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合格答卷[N].人民日報,2013-06-27.
[3][12]習近平.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總結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4-10-09.
[4][7]習近平.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95周年大會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7-02.
[5]鄧小平文選.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267.
[6]習近平·在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1-01.
[8]習近平.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個方面的工作[J].求是,2013(01).
[9]習近平.在第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第六次全體會議上的講話[N].人民日報,2016-05-03.
[10]習近平.緊緊圍繞堅持和發(fā)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深入學習宣傳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N].人民日報,2012-11-19.
[11][14][17]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三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嚴肅黨內政治生活,為全面從嚴治黨打下重要政治基礎[N].人民日報,2016-06-30.
[13]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決定召開十八屆六中全會,分析研究當前經(jīng)濟形勢,部署下半年經(jīng)濟工作[N].人民日報,2016-07-27.
[15][27][28]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350、351、352.
[16][18]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會議審議《中國共產黨巡視工作條例(修改稿)》《關于推進領導干部能上能下的若干規(guī)定(試行)》[N].人民日報,2015-06-27.
[19]中共中央政治局召開專題民主生活會對照檢查踐行“三嚴三實”情況,討論研究加強黨風廉政建設措施[N].人民日報,2015-12-30.
[20][24]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黨風廉政建設和反腐敗斗爭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中國方正出版社,2015:140、98.
[21]中共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習近平關于嚴明黨的紀律和規(guī)矩論述摘編[M].北京:中央文獻出版社,中國方正出版社,2015:64.
[22]王娟.全面從嚴治黨下的黨紀建設[J].中共云南省委黨校學報,2016(02).
[23]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四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加強反腐倡廉法規(guī)制度建設,讓法規(guī)制度的力量充分釋放[N].人民日報,2015-06-28.
[25]重拳反腐零容忍——三論學習貫徹習近平同志在十八屆中央紀委三次全會講話[N].人民日報,2014-01-19.
[26]習近平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六次集體學習時強調堅持從嚴治黨,落實管黨治黨責任,把作風建設要求融入黨的制度建設[N].人民日報,2014-07-01.
責任編輯:劉建文
D 261.1
A
1671-2994(2017)01-0063-06
2016-09-20
楊云成(1986-),男,山東棗莊人,中共北京市委黨校黨史黨建教研部講師,博士;北京市黨建研究基地研究員。研究方向:執(zhí)政黨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