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呂亞娟
從“家”的責任到“國”的擔當
■文/呂亞娟
自古以來,每一位中華兒女血脈中都流淌著濃濃的家國天下情懷。家庭是家國情懷的起點,是始終連結(jié)個人、社會與國家最重要的紐帶。從樸素的鄉(xiāng)土情感到博大的家國情懷,生命的自覺和歷史的傳承固然在起作用,但最重要的源頭還是家風。
家風正,品行端。家,是每個人一出生便得以安身立命的場所,是個人精神成長最重要的學校。一個家的家庭作風是什么樣,基本就決定了家里人的品格和德行是什么樣。在中國歷史上有一個盛名久著的裴氏家族,其千余年來“將相接武,公侯一門”,先后出過宰相59人、大將軍59人,正史立傳與載列者600余人。在世人嘖嘖稱奇的背后,正是其獨特的家族文化和家風文明在起著決定性作用?!爸亟淌赜?,崇文尚武,德業(yè)并舉,廉潔自律”,這些家規(guī)不僅令裴氏子弟自強不息、功垂青史,更為后人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
家風正,民風淳。“家庭是社會的細胞。家庭和睦則社會安定,家庭幸福則社會祥和,家庭文明則社會文明。”良好的社會風氣離不開寬容禮讓、積極進取、公平誠信、互敬互愛。前有清朝宰相張英勸家人主動給鄰居讓出三尺宅基地成就 “六尺巷”美名,后有焦裕祿“帶頭艱苦、不搞特殊”、 谷文昌“清白持家、簡樸本分、為民奉獻”的教子嚴規(guī)。好家風潤物無聲,千萬個家庭的好家風會凝聚成明禮誠信、精誠團結(jié)的好社風好民風,會激發(fā)華夏兒女對國家的忠貞和社會的責任,這將成為推動社會發(fā)展進步的巨大力量。
家風正,國家興?!扒Ъ胰f戶都好,國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焙眉绎L是黨風政風清廉的基礎(chǔ),關(guān)系國家的長治久安。毛澤東定下原則“戀親不為親徇私”,周恩來為家人制定“十條家規(guī)”,習仲勛教育子女“胸有家國品自高”……“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與國家民族休戚與共的情懷必然是以優(yōu)良家風為基點,從“小家”責任到“大國”擔當,好家風正在匯聚獨特的中國力量,成為我們砥礪前行的不竭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