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雪嬌
唐山市曹妃甸臨港商務區(qū)實驗學校
淺談如何培養(yǎng)學習數學的興趣
李雪嬌
唐山市曹妃甸臨港商務區(qū)實驗學校
興趣教學,一直是教育行業(yè)所推崇和追求的,目的在于讓學生喜歡學習,主動學習,快樂學習,從而提高教學質量。那么如何打造這種興趣教學呢?本文將提出幾點關于這個問題的解決建議。
數學;興趣教學;教學策略
興趣教學,指老師在面對一項教學任務時,根據這項任務的內容、特點、對象,采取多種方法并且靈活運用,結合學生的相應心理,創(chuàng)造出一種溫和的氛圍,激發(fā)各種關于學習的積極欲望,讓學生快樂學習,主動學習,掌握知識,達到最好的教學質量,這種教學無疑是值得運用和推廣的。
在興趣教學的幫助下,老師不僅可以較好的完成教學任務,提高教學質量,通過和學生的互動,還能拉進與學生的距離,使老師和學生友好相處。當然,興趣教學的作用,最重要還是對于學生來說,興趣教學不僅可以使學生在快樂的氛圍下學習知識,讓學生快樂學習,喜歡學習,主動學習。而且對學生的心理健康具有積極作用,讓學生認為學習根本是一件快樂的事情。看到自己的孩子每天開心快樂地學習,沒有壓力地學習,越來越喜歡學習,對未來充滿希望,對于每位家長來說,無疑是喜聞樂見的。
所謂“磨刀不誤砍柴工”,打造數學興趣教學,我們就要知道現今數學課堂存在的普遍問題,主要包括以下幾點:
(一)數學課堂教學形式單一
現今數學教學講解知識點的方式太過單一,不少老師按照課本講,或者說照著課本念,簡單講完之后,不管學生是否聽懂,就會讓學生“刷題”,而這種題大多是老師買的現成的卷子,印刷字體多為一種形式,就會不可避免地使學生認為數學課太過無聊,對數學課堂產生厭倦情緒,從而減慢上課的速度,打亂課堂節(jié)奏,降低課堂效率。
(二)拖堂現象頻繁發(fā)生,不利于師生建立良好關系
現今,因老師把握不好課堂節(jié)奏,各個學校拖堂現象屢見不鮮,這就容易使同學產生討厭老師的想法,我們都知道老師對于一個學科的重要性,不少同學就是因為討厭老師而學習不好這個老師教的科目,而且更不利于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
(三)評判學生標準太過死板
受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不少老師評判一個學生僅僅從分數這個方面,這未免太過于死板和落后,大多老師都會喜歡分數高的學生,而忽視了一個成績差點的學生的努力,有的老師甚至都對這兩種學生態(tài)度不同,這不利于學生建立自信心,也不利于學生的健康發(fā)展,不管是從身體還是心理。
(四)講解題目的方法太過繁瑣和平凡
有的教師只追求題目的講解結果,而忽視了講解方法和過程。大多老師都知道一個題目的傳統解題方法,而不去思考另一種解題方法,一種簡便易懂的方法。在講解難題的時候,還往往會忽視學生的接受能力,這不利于學生學習知識,也會使學生產生畏難情緒。
既然清楚了目前課堂存在的問題,那么下面來探討解決方法,主要有以下幾種:
(一)通過設計情景來激發(fā)興趣
在上面我們提到了數學課堂教學形式單一問題,老師在講解完之后就對學生使用“刷題戰(zhàn)術”,而且題目形式千篇一律或者大同小異,這不利于學生學習興趣和興致。老師可以嘗試自己出卷來讓同學做,通過有意思的人物來設定情景從而考察一個知識點,這個情景人物符合學生興趣和年齡便好,這樣可以瞬間令學生提起興趣,感覺題目出的有意思,從而有興趣做這道題,同時加深對這個知識點的記憶。
(二)平等待學生,和學生做朋友
上面說到現今老師評判學生的標準太過單一,分數高的同學會比較受老師的喜愛,老師的態(tài)度也會更好一些;而對于分數差點的學生,有的老師就會展現出不耐煩的狀態(tài),甚至言語侮辱。老師是值得尊敬的,但并不意味著老師可以體罰學生,用有色眼鏡去看學生,這樣一來,既不有利于學生知識的獲得,也不利于學生身心健康的發(fā)展?,F今,網絡上充斥著某某學校老師體罰學生、打罵學生,對學生的身體和身心造成了永久性傷害,好在老師得到了應有的懲罰。可見,這種行為不僅對老師不利,對學生也不利,更傷害了相應的家庭。老師應該平等地對待每一個學生,做到亦師亦友,改變自己在課堂的地位,從主角變?yōu)橹郑{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減輕學生的學習壓力,使學生快樂的學習,使學生產生對學習的興趣。
興趣教學于老師、學生和家長都是利大于弊的,應該得到推崇和推廣。興趣教學的推廣需要老師發(fā)揮主要作用,老師應該提高自身素質,不管是思想道德品質和科學文化素質,全身心投身于興趣教學的策略之中,為學生獲得知識貢獻自己的力量。同時,也需要學生自身的努力,學生可以提高自己的內在素質,鍛煉自己的毅力和自制力,學會減壓方法和發(fā)泄方法,通過自己的努力來克服學習困難。家長也要有耐心,對孩子要有信心,給予孩子生活和心理上的支持,密切關注孩子的狀態(tài)。
[1][11]劉加霞.小學數學課堂的有效教學.北京師范大學出版社.2008.
[2]鐘啟泉.著眼于信息的教學模式.外國教育資料,1984(1).
[3]《全國教學第二屆學術年會綜合報告.育研究,1987(7).
[4]趙連根(從“有效教學”的“瓶頸”問題出發(fā)構建新的課堂教學模式[J].上海教育科研,200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