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從民俗看萊蕪長勺鼓樂在民間的生存發(fā)展

      2017-01-28 07:42:33查汪宏馮巍巍
      民俗研究 2017年3期
      關鍵詞:鼓樂萊蕪村落

      查汪宏 馮巍巍

      從民俗看萊蕪長勺鼓樂在民間的生存發(fā)展

      查汪宏 馮巍巍

      萊蕪長勺鼓樂與當地民俗相伴相生,在村落民俗活動中逐漸形成獨有的表演形態(tài),對村落文化的存在及發(fā)展起著重要的支撐和推動作用。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傳統(tǒng)習俗的減少,長勺鼓樂的文化內涵以及社會功能等發(fā)生了一系列的變化。從生活整體出發(fā),為傳承長勺鼓樂提供深厚的土壤是保護和發(fā)展這一民間藝術的關鍵。

      民俗;長勺鼓樂;生存;發(fā)展

      長勺鼓樂,是山東萊蕪古老的民間藝術。它起源于春秋戰(zhàn)國時期著名的戰(zhàn)役“長勺之戰(zhàn)”,歷經上千年的時間,逐漸由軍用戰(zhàn)鼓演變?yōu)槊耖g鼓樂。在長期的歷史發(fā)展過程中,長勺鼓樂以其多樣的表演陣勢、豐富的敲奏技巧展現了古樸厚重、耐人尋味的藝術特點和“一鼓作氣”的精神內涵,由此成為山東省最具特色的鑼鼓樂種之一。

      民俗既是民間音樂的生存基礎,同時又是其發(fā)展的載體。鄉(xiāng)民藝術的價值必定要在特定的生活環(huán)境中才能得以實現,因此只有將鄉(xiāng)民藝術置于具體的民俗語境中才能使之得到真正的理解與闡釋。①參見張士閃:《鄉(xiāng)民藝術的文化讀解——魯中四村考察》,山東人民出版社,2006年,第6頁。長勺鼓樂作為一種村落藝術,其生存發(fā)展與人們的生活密不可分,二者是一種相伴相生、共生共存的關系。自上世紀80年代以來,社會環(huán)境及文化語境發(fā)生了巨大的變化,社會的變遷帶來的必然是文化的變遷,城市化促進了城鄉(xiāng)文化的變遷,長勺鼓樂也必然順應時代發(fā)展之潮流實現村落文化的自我更新與發(fā)展。有鑒于此,本文從長勺鼓樂所參與的民俗活動的變化出發(fā),對其承載的村落文化的延續(xù)與發(fā)展加以考察,繼而思考如何保護和發(fā)展萊蕪長勺鼓樂這一重要的民間藝術。

      一、上世紀90年代以前長勺鼓樂所參與的民俗活動

      對于廣大村民來說,民俗活動中的每個要素都可能將其打動和感染,以此激起他們對娛樂活動的強烈需要,進而促使他們共享這種蘊含著美好情感和優(yōu)秀傳統(tǒng)的民俗文化。因此可以說,“民俗元素”存在于人們的意識形態(tài)中,承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和內在價值,體現出中華民族獨有的精神氣質,凝結著中華民族的偉大智慧,是中國人文精神和民俗心理的重要反映。自曹劌論戰(zhàn)之后,長勺戰(zhàn)鼓逐漸為民間所接受,并通過在祭祀、廟會、慶典、社火等民俗活動中不斷表演而傳承至今??梢哉f,在民間代代相傳的民俗活動是長勺鼓樂賴以生存和發(fā)展的土壤。

      在萊蕪市區(qū)的東南部,有一叫做官廠的村莊。因村外有牟汶、孝義二河繞村而過,所以官廠水土肥沃、風景優(yōu)美,是當地自然環(huán)境首屈一指的村落。在這里,每逢祭祀、廟會,村民都會自發(fā)組織起鼓樂隊,以示慶賀。這一傳統(tǒng)在官廠村代代相傳,直到今天依然如此。鼓樂表演主要以儀仗形式進行,在民間看來具有“祛鬼邪”“避瘟神”“送窮”等“除禍降?!钡淖饔?,是老百姓避兇祈福的重要方式。長勺鼓樂使用的是大扁鼓加其他小鼓,另外還有數量不等的大镲與小镲。鼓樂隊沒有固定編制,規(guī)模有大有小,一般按“鼓二镲一”的比例組合。鼓樂演奏氣勢宏大、震撼人心。當幾十面鼓,十幾副镲匯聚在一起,其氣勢十分宏大。聲音驚天動地,響徹四方,有排山倒海之勢;鼓點輕重緩急,變化多樣;表演風格原始、粗放、拙樸,幾十人匯聚成的強大氣勢具有極強的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這就是長勺鼓樂何以能深受當地民眾喜愛而久盛不衰的原因。

      萊蕪長勺鼓樂也用于祈雨的活動中。鑼鼓最早因社日祭祀土神及求神祈雨而興盛。古代,祭雨神就必須用鼓,“禹治天下懸鐘鼓”。早在《詩經》中就有民間用鑼鼓祈雨的記載:“琴瑟擊鼓,以御田祖,以祈甘雨?!币虼?,祈雨用鼓樂可謂是由來已久,順理成章。在農村,祈雨是一項常見的民俗活動。農民靠天吃飯,每當遭遇大旱時都要舉行一些祈雨儀式,以鼓樂來取悅神靈,以求其降甘霖于人間。祈雨之時,鑼鼓聲聲,俠氣橫空,善良的人盼求神跡的降臨。因此,祈雨成為農耕時代的民俗文化傳統(tǒng)。比如在官廠村,村民每年都要舉行大型的祈雨活動——“敬龍王”。這一祈雨儀式在鼓樂聲中舉行。先是由鼓樂開場,然后眾鄉(xiāng)親舉行祭祀?!捌碛辍泵袼撞粌H是一次表達人們祈雨心情和強烈愿望的民間祭神活動,而且也是一次村風、民氣、實力的展示,是老人們一輩子縈繞在心頭的村魂!

      婚嫁活動中的鼓樂,是民間生活習俗中娛樂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從慶禮中的儀式安排來看,鼓樂主要用在“抬轎”“落轎”“迎親”這些環(huán)節(jié)上。整個婚嫁活動的鼓樂由大鼓、中镲、大镲和鑼等樂器配合表演,格調清晰歡快,舞姿粗獷雄勁,擊鼓氣勢磅礴,顯示了濃厚的喜慶特色?;榧迌x式活動中的鼓樂往往是當地鼓樂水平的集中體現,表達出當地人文化意識形態(tài)中共有的精神和審美需求。

      從鼓樂這個層面上看,鑼鼓只是一種簡單的打擊樂器。但重要的是,那些鑼鼓聲中融入著當地人的純真與歡樂,改變著其民俗環(huán)境中的人文審美及價值取向。長勺鼓樂在長期而反復的展演中,已經固化為萊蕪官廠村的某種記憶,并成為萊蕪典型的“村落標志性文化”*參見劉鐵梁《“標志性文化統(tǒng)領式”民俗志的理論與實踐》,《北京師范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年第6期。。長勺鼓樂的藝人們一說到鼓樂,都有一種深深的自豪感。這種強烈的情感,承載的是民眾不愿意忘卻的傳統(tǒng),并且占據著民眾心中最淳樸的地方,對民眾的日常生活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他們的精神里揉和著剛強、沉淀著堅韌。在打鑼鼓的過程中,他們能尋找到純真和歡樂,體現出自己生命的價值。

      二、上世紀90年代以來民俗活動的變化

      村落是炎黃子孫共同的家園,是中華民族的根脈所系,也鐫刻著村落民俗由盛而衰的歷史軌跡。民俗活動隨著社會環(huán)境的變化不斷變遷。在經濟發(fā)展大潮及社會變革的影響下,由于與外界接觸的不斷擴大,以往的傳統(tǒng)習俗受到了巨大的沖擊。在這種背景下,長勺鼓樂所參與的民俗活動發(fā)生了一些變化。這些變化也使得依附于這些民俗活動的長勺鼓樂有了相應的改變。

      首先,長勺鼓樂在民俗儀式中的神圣性降低,現實功利意識和娛樂性增強,導致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內涵丟失。節(jié)日文化通常是一個民族生活文化精粹的集中展示。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大多具有綜合性,其中滲透著多個節(jié)日主題以及多項民俗活動,承載著豐厚的文化內涵。例如,節(jié)日鼓樂的敲打,可以釋放村民內心的情感與期望,加強村與村之間民眾的情感交流,使得村落人際關系更加和諧。然而,隨著社會的發(fā)展以及現代生活節(jié)奏的變化、西方文化的沖擊,我們的傳統(tǒng)節(jié)日文化內涵受到很大影響,傳統(tǒng)的節(jié)日已經淡去了它傳統(tǒng)的味道,無論是在精神層面、行為層面還是物質層面,與傳統(tǒng)文化聯系的內容越來越少,能折射出民族獨特的風俗禮儀的內容也越來越少。各種節(jié)日文化內涵的消失,大大減少了村落傳統(tǒng)藝術生存的空間,自然也會影響其生存與發(fā)展,長勺鼓樂也不例外。筆者在官廠村調查長勺鼓樂生存、發(fā)展時,在與村領導、鼓樂隊成員的交談中都聽到過這樣的反映:長勺鼓樂更多地只是在春節(jié)期間以及每年的國際航空體育節(jié)上表演,其他時間表演極少,有時幾個月甚至近一年都沒有表演的機會。表演場次的減少、排練時間的不足、鑼鼓隊人員流動性的增加,使得鼓樂隊表演的曲目也在減少,這是許多鼓樂曲牌流失的原因之一。

      其次,民俗活動的功能轉變也使以往長勺鼓樂的社會功能發(fā)生了變化。民俗藝術演化的內力是老百姓的生活需要,“民俗生活”是推動民俗藝術功能演進的最主要的因素。民俗生活的豐富多彩決定了民眾需要的廣博和相應藝術形態(tài)的多樣化。村落民俗活動從不同的角度和側面,反映著村落的歷史風貌和村落成員生活,傳統(tǒng)節(jié)日鼓樂表演具有濃厚的農業(yè)色彩,包含了村落文化的社會特征。從長勺鼓樂所參與的民俗活動及文化內涵來看,以往長勺鼓樂在民俗活動中所具有的功能有了變化,祭祀神靈、祈福以及祈雨的性質被審美、娛人等功能代替。長勺鼓樂作為傳統(tǒng)村落藝術,不僅代表了萊蕪的傳統(tǒng)民俗文化,而且充分顯示出其審美意義。鼓樂民俗活動中所體現的審美功能對村落成員產生了悅耳悅目、悅心悅意的審美作用。隨著社會生活的變遷,民俗活動也不可避免地發(fā)生著變化,先前民俗活動的功能也面臨著存廢與調整,這些必然反映到作為其信仰載體的民俗藝術上來。長勺鼓樂正掙脫祭祀神靈、祈福的束縛,變成流行的文化產品。廟會性質的改變也引發(fā)了鼓樂表演性質的改變:廟會中表演的名稱由“社火表演”變?yōu)椤肮臉氛寡荨保粡R會的組織者也由政府行政單位的領導擔任;表演場地由神殿前變成了政府專門設立的地點。從以上變化來看,隨著社會的發(fā)展,萊蕪長勺鼓樂也實現了功能的轉換,即由以娛人和祈福為主轉為以審美為主。這種功能變化對長勺鼓樂的發(fā)展有一定影響,但主要在春節(jié)表演的風俗決定了它烘托喜慶氣氛的基本功能得以長期延續(xù),因為娛人和祈福等功能是以往支撐著長勺鼓樂生存的信仰基礎與價值基礎,娛人、祈福仍若明若暗地對長勺鼓樂藝術及其功能的演進發(fā)揮著推動作用。社會觀念的轉變、審美功能的提升給長勺鼓樂的發(fā)展帶來了新的希望。

      民俗藝術功能的演進有著多種多樣的原因,在現代社會快速發(fā)展的背景下,社會逐漸進入商業(yè)化和市場化的軌道,經濟與市場的作用已變得愈來愈顯著起來。除了上面說到的變化外,萊蕪長勺鼓樂走到今天,隨著社會需求的不斷擴大,正實現著新的自我價值。在改革開放以前,鼓樂表演基本上都是參與社火表演以及民間婚嫁活動,不收取任何的費用。但從上世紀90年代開始,有償表演成了萊蕪鼓樂表演的功能之一。無論是民間婚嫁活動還是其他一些活動,村委會或某些活動的主辦人開始給鼓樂表演人以一定的經濟報酬。同時,受到社會文化產業(yè)發(fā)展的影響,更多地商業(yè)演出開始影響到長勺鼓樂。隨著有償表演的增多,長勺鼓樂隊的表演也出現了以追求經濟利益為目的的一些變化。經濟利益的驅使使得鼓樂隊成員們的經濟意識逐漸形成。時至今日,在全國各地打造藝術村落的文化產業(yè)熱潮中,鼓樂隊表演者的心理也在發(fā)生著變化。各種表演收入與村落補貼使得鼓樂隊隊員從傳統(tǒng)的農業(yè)經濟轉向市場經濟,使長勺鼓樂原有的肌理發(fā)生了一些變化。筆者在調查長勺鼓樂現狀的時候,在與鼓樂隊隊員交談時,有些鼓樂隊隊員也談到這些問題,他們更多地還是將鼓樂作為一個娛樂項目,作為體現官廠村歷史文化價值的重要象征,而并非把它看作一個可以賺錢的營生。

      官廠村長勺鼓樂在村委會張珂等人的積極努力下正逐漸復興。從筆者對官廠村的調查可以看出,長勺鼓樂的生存方式與村落生活仍保持著密切關系,在村落文化方面至今仍發(fā)揮著積極作用。雖然人們的生活有了很大的變化,但村民對鼓樂表演熱情依舊,并繼續(xù)享受著表演帶來的精神上的快樂。

      三、關于長勺鼓樂保護與發(fā)展的思考

      音樂是文化表現的一種載體,文化是音樂的靈魂。萊蕪長勺鼓樂作為萊蕪地區(qū)人民的特殊文化需求已被當地民眾所接收,在祈雨、慶典等不同的情景之間起到串聯的重要樞紐作用。但在經濟迅猛發(fā)展的今天,社會環(huán)境的巨大變化、民俗的改變,使長勺鼓樂也受到了較大的沖擊。因此,如何保護和發(fā)展長勺鼓樂是我們應該認真思考的問題。筆者認為,“適應”是一種文化生存最為關鍵的因素。生存環(huán)境是民俗文化得以傳承的重要因素之一。當生存空間在縮小時,對生存環(huán)境的不適應往往會導致民俗藝術的衰亡。特別是遇到環(huán)境有較大變化的時候,如果某種民俗藝術不能適應,結果只能是逐步衰落或者消亡。只有按照民俗以及社會功能的變化進行準確的選擇并很好地“適應”其變化,民俗藝術才能得到繼續(xù)發(fā)展的生命力,才能得到更好的保護和繼承。所以,長勺鼓樂的保護應被視為一個民俗生活整體,通過拓展生存空間來實現生存空間再造而形成一種文化模式,并從中透析國家政治的“大歷史”經由區(qū)域社會對于鄉(xiāng)民活動的影響,以及在此宏闊背景下人們對于某種鄉(xiāng)民藝術傳統(tǒng)的堅守與面向精神世界的開掘。*參見張士閃、耿波:《中國藝術民俗學》,泰山出版社,2008年;張士閃:《當代民間工藝的語境認知與生態(tài)保護——以山東惠民河南張泥玩具為個案》,《山東社會科學》2010年第1期。為此,長勺鼓樂的保護與發(fā)展應注意以下三點。

      第一,民間藝術傳統(tǒng)依附于民俗傳統(tǒng)而延續(xù),保護民俗傳統(tǒng)也就是在真正意義上保護我們的民間藝術傳統(tǒng)。長勺鼓樂是萊蕪民俗的重要表現形式,而這些民俗活動則是長勺鼓樂的舞臺。長勺鼓樂本身是民俗活動的重要組成部分,而長勺鼓樂的內容又是民俗的具體反映,民俗活動伴隨著鼓樂。因此,在保護中要注重村落空間的完整性,注重村民生產生活的真實性,注重保持傳統(tǒng)村落中經濟發(fā)展的延續(xù)性,傳統(tǒng)文化的延續(xù)性和生態(tài)環(huán)境的延續(xù)性。同時,要借助各種民俗活動,鼓勵長勺鼓樂在這些民俗活動中演出。對于長勺鼓樂來說,民俗生活是它的靈魂,離開了民俗生活,鼓樂就會失去了其特有的藝術魅力。

      第二,音樂作為一種文化現象,它本身就是文化的產物并受文化的制約,因此對音樂的理解和研究都離不開文化這個維度。傳統(tǒng)民間藝術是中華文化遺產的重要組成部分。作為一個村落的藝術品牌,能夠代表一個民族的藝術產品樹立于世界藝術之林。因為鼓樂能夠演奏特定的歡樂氣氛來迎合當地民俗的特殊需求,所以應鼓勵其提高審美能力,挖掘整理鼓樂曲牌,敲奏各種不同風格的鼓樂,讓鼓樂歷史文化發(fā)展過程中所形成的共識與文化自覺成為長勺鼓樂當代繁榮發(fā)展的內在動力,展現出萊蕪深厚的文化底蘊,展現出新時代萊蕪人一鼓作氣、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的精神面貌。

      第三,長勺鼓樂為我們留下的不僅僅是一種民間鼓樂樂種,更有與鼓樂相匹配的生存和生活的經驗與智慧,凝聚著傳統(tǒng)文化的精華。村落民俗藝術的精神內涵具有重要的社會文化價值。作為一種凝練而生動的民俗文化表現形式,長勺鼓樂是一種有待開發(fā)的文化資源。政府應將其作為繁榮發(fā)展文化事業(yè)的有效舉措來鼓勵它的發(fā)展,政府要從“文化搭臺,經濟唱戲”的思路出發(fā),在充分利用村落文化精華資源的同時,加大對長勺鼓樂的保護力度,使長勺鼓樂得以延續(xù)。

      固有的傳統(tǒng)文化要素在新的外部環(huán)境中會不斷遞推演進,民俗民風亦不例外。如果能認識到這一點,我們就可以對變化中的民風民俗的內涵有更深層次的理解。千百年所積淀的鼓樂里一定有特色鮮明與深厚的文化底蘊,這就是文化,是鼓樂文化。長勺鼓樂中所凝聚的民族精神,不僅是歷史,而且是具有豐富內涵和強大凝聚力的民族文化。今天的長勺鼓樂在萊蕪城區(qū)和周邊地區(qū)十分活躍,在每年的國際航空體育節(jié)、鋼博會等民俗旅游節(jié)日以及中華鼓舞匯演上不斷出現、表演。我們相信,散發(fā)著民間生活氣息的長勺鼓樂民俗一定能夠傳承下去,發(fā)射出藝術的光澤并保持旺盛的生命力。

      [責任編輯 龍 圣]

      查汪宏,齊魯師范學院音樂學院教授(山東濟南 250014);馮巍巍,山東師范大學音樂學院教授(山東濟南 250014)。

      本文系2014年山東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研究項目“山東萊蕪長勺鼓樂的歷史衍變及現狀研究”(項目編號:14CWYJ18)、2015年山東省社會科學規(guī)劃研究項目“山東萊蕪漁鼓的傳承與保護研究”(項目編號:15CWYJ34)的階段性成果。

      猜你喜歡
      鼓樂萊蕪村落
      林中村落
      靜謐村落
      鼓樂節(jié)
      山東孫子研究會赴萊蕪、泰安等地開展黨史參觀學習活動
      孫子研究(2021年3期)2021-10-11 08:47:12
      山東省農業(yè)機械安全監(jiān)理站黨支部赴萊蕪開展主題黨日活動
      山東農機化(2021年4期)2021-08-24 08:06:10
      山鋼股份萊蕪分公司焦化廠焦爐脫硫脫硝系統(tǒng)投入運行
      山東冶金(2019年6期)2020-01-06 07:46:16
      西安鼓樂亟待“交響”
      當代陜西(2019年12期)2019-07-12 09:12:22
      油畫《村落》
      西安鼓樂八拍“拍曲”研究
      “共享村落”:拿什么讓人魂牽夢繞
      當代陜西(2019年7期)2019-04-25 00:22:40
      武鸣县| 桑植县| 辉县市| 高雄市| 天津市| 伽师县| 甘孜县| 沙湾县| 宁远县| 隆林| 辽宁省| 谢通门县| 鹿泉市| 沈丘县| 宜君县| 东辽县| 田阳县| 八宿县| 曲周县| 呼伦贝尔市| 茂名市| 紫阳县| 德安县| 大方县| 吴旗县| 湟源县| 教育| 昌平区| 塔城市| 郯城县| 龙南县| 周宁县| 宿松县| 原平市| 贵德县| 平塘县| 衡阳县| 巴林右旗| 徐水县| 永定县| 兴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