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林清玄
怎樣生活才能最如意
作者/林清玄
俗語說:“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我們生命里面不如意的事占了絕大部分,因此,活著本身是痛苦的。但扣除八九成的不如意,至少還有一二成是如意的、快樂的、欣慰的事。
我再婚的消息披露報端,引起許多離奇的傳說與流言的困擾,朋友有一天打電話來,說他正坐在客廳我寫給他的字前面,他說:“想不出什么話來安慰你,念你自己寫的字給你聽:常想一二、不思八九,事事如意?!?/p>
接到朋友的電話使我很感動。我常覺得在別人的喜慶里錦上添花容易,在別人的苦難里雪中送炭卻很困難,那種比例,大約也是八九與一二之比。不能雪中送炭的不是真朋友,當然更甭說那些落井下石的人了。不過,一個人到了四十歲后,在生活中大概都鍛煉出榮辱不驚的本事,也不會在乎錦上添花、雪中送炭或落井下石了。那是因為我們已經歷過生命的痛苦與挫折,也經歷了許多情感的相逢與離散,慢慢的尋索出生命中積極的、快樂的、正向的觀想,這種觀想,正是“常想一二”的觀想。
常想一二的觀想,乃是在重重烏云中尋覓一絲黎明的曙光;乃是在滾滾紅塵中開啟一些寧靜的消息;乃是在瀕臨窒息時,有一次深長的呼吸。生命已經夠苦了,如果我們把幾年的不如意事總和起來,一定會使我們舉步維艱。生活與感情陷入苦境,有時是無可奈何的,但是如果連思想和心情都陷入苦境,那就是自討苦吃,苦上加苦了。
在波濤洶涌的海上航行,我早已學會面對苦境的方法。我總是想:從前萬般的折磨我都能苦中做樂,眼下的些許苦難自然能逆來順受了。
我從小喜歡閱讀大人物的傳記和回憶錄,慢慢歸納出一個公式:凡是大人物都是受苦受難的。他們的生命幾乎就是“人生不如意事十之八九”的真實證言,但他們在面對苦難時也都能保持正向的思考,能“常想一二”;最后他們超越苦難,苦難便化成生命中最肥沃的養(yǎng)料,是為了他們開啟蓮花所準備的。
使我深受感動的不是他們的苦難,因為苦難到處都有,使我感動的是:他們面對苦難時的堅持、樂觀、與勇氣。原來如意或不如意,并不是決定于人生的際遇,而是取決於思想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