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依蝶
生活是舍棄的藝術(shù)
文/依蝶
美國的石油大亨默爾因患心力衰竭住進(jìn)湯普森急救中心,病愈出院后,他賣掉了自己幾十億美元資產(chǎn)的公司,并將所得全部捐給了慈善和衛(wèi)生事業(yè),自己則移居到鄉(xiāng)下頤養(yǎng)天年。
1998年,已80歲高齡的默爾在參加湯普森急救中心的百年慶典時,有記者問他當(dāng)初為什么要賣掉自己的公司,默爾指著刻在醫(yī)院大廳里美國好萊塢影星利奧·羅斯頓的一句遺言說:“是利奧·羅斯頓提醒了我。”利奧·羅斯頓的那句遺言是:“你身體很龐大,但你的生命需要的僅僅是一顆心?!?/p>
后來,默爾在自己的傳記里這樣寫道:“巨富和肥胖沒有什么兩樣,都是獲得了超過自己需要的東西罷了。”是的,多余的脂肪會壓迫人的心臟,多余的金錢會拖累人的心靈,多余的念想、多余的追逐會增加生命的負(fù)擔(dān)。因此,若想要活得充實、瀟灑、輕松、快樂、健康,就要善于舍棄生命中的多余。
在生活中,有些人不愿意舍棄“雜念”去和平凡、清淡牽手。郭某52歲那年妻子病逝,很多年過去了,他仍舊滿面愁容,念念不忘。友人們想給他再物色一個老伴,他說不要,一開口就是我老婆活著的時候?qū)ξ以趺丛趺春?,我老婆要是活到現(xiàn)在該多好啊,始終不能從喪妻的痛苦中解脫出來。
還有不少朋友總愛生活在回憶中,須知,那些都已成為了過去,成為了可有可無的多余,應(yīng)該淡忘,沒有必要讓它永遠(yuǎn)留在記憶里。
生活是一種舍棄的藝術(shù),有舍棄才有獲得。善于舍棄生命中的“雜念”和多余,換來的會是心智的清醒、心靈的凈化、健康的體魄。
常言道:若要長壽,腦要變“空”。善于舍棄亦是一種養(yǎng)生之道。
摘自全刊雜志賞析網(wǎ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