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 張 軍 馬 駿
當(dāng)莊稼遇上螞蚱,該怎么辦?這還用問,直接拍死唄!
要是擱以前,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趙北鄉(xiāng)白崖峪村的村民們也會毫不遲疑地做出這樣的選擇。可現(xiàn)在,村民們卻不這么做了。2017年4月,鄉(xiāng)黨委書記王峰領(lǐng)著他們在地里“種”了25個螞蚱大棚,兩個月后居然豐收了,送到飯店還供不應(yīng)求。
這個“稀奇”事兒,讓村民們大跌眼鏡。當(dāng)初王峰提出“種”螞蚱時,遭到了村民們的不解與嘲笑。莊稼地里“種”螞蚱?聽著就不靠譜,祖輩生活在晉北黃土地上的人們質(zhì)疑說。
45歲的“光棍”武六孩當(dāng)時聽了嘴一撇:“不種玉米去養(yǎng)害蟲?可真笑死個人。再說了,誰會吃那臟乎乎的小蟲蟲呢?”
可拿到了第一筆賣螞蚱的1000元錢,武六孩改變了看法,開始喜歡上了“種”螞蚱。他甚至壯著膽子炒了一小盆螞蚱和村民一起嘗了嘗鮮,“還真的怪好吃哩!”
在王峰眼里,“種”螞蚱可不是心血來潮,更不是什么荒唐事。脫貧攻堅到了關(guān)鍵時刻,一門心思幫百姓脫貧的王峰平時最愛看 “致富經(jīng)”,有一次看到外地養(yǎng)螞蚱掙了錢,他便動起了念頭。
聽說過沒見過,能成功嗎?大家聽了直搖頭。“咬牙也要試一試”,王峰去山東考察了兩次,4月份花2萬多元買了3萬只螞蚱卵,和著土裝箱子里弄了回來。
在白崖峪村主任武兵帶動下,村子的合作社墊資3萬元,在0.2公頃地上建了25個大棚,每個棚66.67平方米大小,4月19日,第一棚螞蚱卵種到了地里。
“最簡陋的棚,不貪大求洋,等掙了錢再說?!闭f得雖然堅決,但等真干起來,王峰覺得還是穩(wěn)妥點好。
螞蚱大棚蓋起后,村主任和支書各示范一個,剩下的23個交給了村里23個貧困戶,武六孩和殘疾哥哥各領(lǐng)到了一個?!鞍捉o的,不要白不要?!蔽淞⑾?,每天就是去棚里放點草、噴點水,自己患老胃病不能干重活,這個營生捎帶著就做了。
記者采訪時,武六孩和哥哥的大棚剛收獲了85千克螞蚱,賣了3000多元,分到手有1000元現(xiàn)金?!?00克螞蚱20元,一個棚一茬就能賺上千元。種667平方米玉米,刨去犁地、種子和化肥300元,純利還不到200元?!痹俨辉趺磿阗~,武六孩也明白了“種螞蚱”的好處。
螞蚱雖說高蛋白,是好東西,但是當(dāng)?shù)貨]人吃過,賣給誰呢?王峰絞盡腦汁想了一個“歪招”:“我動員大家去飯店點菜,進(jìn)門就要螞蚱,沒有的話扭頭就走。”
于是,白崖峪村的螞蚱還沒有上市,靈丘縣十多家飯店竟然都推出了 “炸螞蚱”這道菜,還出現(xiàn)了專門從山東批發(fā)冰凍螞蚱的商戶。
講起自己的“螞蚱”扶貧經(jīng)歷,王峰有點小得意。可武六孩他們幾個偷吃螞蚱的事,又讓他心生憂慮:還指著螞蚱賣錢呢,自己倒先吃上了!“換個角度看,說明村民已經(jīng)接受了養(yǎng)螞蚱、吃螞蚱。好在螞蚱不是扶貧羊,吃一頓就沒了。”
就在采訪結(jié)束的當(dāng)天下午,王峰興沖沖給記者打來電話:“下午大棚里的二茬螞蚱就出土了,這回算是放心了?!眱蓚€月一茬的螞蚱,在晉北一年能養(yǎng)兩茬。王峰說,二茬螞蚱出土,說明自動繁育成功,不需要重新再種,下一步就可以在全鄉(xiāng)推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