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玉忠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發(fā)展改革局 河北 圍場 068450)
淺談大果沙棘與水土保持
宋玉忠
(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發(fā)展改革局 河北 圍場 068450)
大果沙棘,因其中的有效成分沙棘總黃酮對于防治心腦血管疾病有非常好的療效而受到廣大林農(nóng)的重視,同時其水土保持的作用也非常大,現(xiàn)將大果沙棘在水土保持中的作用總結(jié)如下:
一是大果沙棘的根部萌蘗能力強,由于大果沙棘根部萌蘗能力強,所以它的根部能在土壤中交織成一個由大果沙棘根組成的立體大網(wǎng),將土壤牢牢的固定住,防止土壤被水流帶走,這樣就能很好的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二是大果沙棘根部組成的立體大網(wǎng)可以很好的保留土壤中的水分,使生態(tài)環(huán)境更加良好;同時,大果沙棘的根瘤菌會進行固氮,給根部的草類提供一個良好的生長環(huán)境,草類的生長良好也會達到很好的水土保持的效果。三是大果沙棘繁殖較快,在其繁殖區(qū)域內(nèi)能夠很快郁閉成林,這樣其樹冠能夠有效的阻止雨水直接沖刷地面,防止土壤被水沖走。
如果想發(fā)揮大果沙棘的水土保持作用,大果沙棘的栽植應(yīng)如下進行,一是要保證大果沙棘的栽植密度要合理,密度太高,栽植代價太大,也不利于大果沙棘的生長,密度太低,將會達不到有效的水土保持作用。經(jīng)筆者多年的經(jīng)驗總結(jié),認為大果沙棘的密度在每畝地167株最合適,因為167株/畝正好是株行距為2m×2m,而且是品字形排列,這樣的株行距不僅能夠讓大果沙棘有良好的生長空間,還能夠起到水土保持的作用;二是栽植大果沙棘的整地穴要盡量小,一般整地穴為一個直徑30cm的圓形最好,這樣既達到了整地改良大果沙棘的生長環(huán)境,又最大程度的減少了破土面積,也是為了水土保持這個目的。
圍場縣氣溫較低,而且多大風(fēng),因此大果沙棘剛栽植的頭兩年要注意防寒,可以將大果沙棘在秋天生長季節(jié)結(jié)束的時候進行埋枝,保證大果沙棘的頂部不被凍死;二是相對小果沙棘來說大果沙棘更喜歡肥沃一點的土地,因此在大果沙棘的小班確定的時候要注意選擇立地條件較好一點的地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