蔣俊芳
(長葛市林業(yè)高效科技示范園管理處河南長葛461500)
杏樹育苗技術
蔣俊芳
(長葛市林業(yè)高效科技示范園管理處河南長葛461500)
本文主要介紹了杏樹砧木培育、嫁接繁殖技術要點,以期指導實際生產。
杏樹;培育砧木;嫁接繁殖
杏樹通過播種培育砧木,采用嫁接繁育苗木,能夠保持優(yōu)良品種的特性特征,利于加速新品種的推廣應用,且嫁接苗生長快,樹勢強,結果早,利于達到豐產的目的。
1.1 圃地選擇。圃地最好選擇土層深厚,土壤疏松、肥沃,排水良好的砂壤土。杏的苗圃地也不能連作,連作容易造成苗木生長細弱,易患病害,使苗木大量死亡。
1.2 整地。在播種前,育苗地要深翻,耙平耱細。深翻一般在秋天進行,我國北方多數(shù)在立冬前后,深度應在20cm以上。經(jīng)過秋耕后的育苗地,在播種前還應進行復耕。復耕時要注意土壤水分狀況,如果土壤顯得干旱時,則應先灌水,待水滲后5~7d,立即深翻,耙平。并結合深翻施入農家肥作底肥。
1.3 種子采集和貯藏。當年采集充分成熟、籽粒飽滿的種子。杏核殼厚而堅硬,吸水很慢,在播種前需進行催芽處理。種子采用層積沙藏:選擇通風、背陰、不易積水的地方,挖成深、寬各0.8~1m的溝,長度依種子的多少而定;將溝底鏟平,先鋪上一層10cm厚的細河沙,然后按種子與沙1∶3的比例混合均勻放入溝內,或者1層種子、1層沙子,厚度不超過5cm,填至距地表15cm左右時,上面蓋沙至溝平;最后堆土30cm,以防雨、雪水流入。平常注意檢查萌芽的情況,防止過早發(fā)芽或不發(fā)芽。
1.4 催芽播種。在3月上中旬,把經(jīng)過挑選的杏核種子倒入80℃~100℃的熱水中,邊倒邊攪動,約20min后撈出,放入冷水中浸泡2d,每天換水1次;撈出后,與2~3倍種子量的細河沙或濕鋸末攪拌在一起,置于25℃~30℃條件下進行高溫催芽,待杏核有70%以上裂嘴時,即可播種。播種時間以秋冬季土地結凍前播種效果好,次年出苗整齊,且種子不需要沙藏處理,簡便易行。播種行距30cm左右,播種深度一般10~15cm為宜,播幅采用寬窄行,以便于田間管理和嫁接。
1.5 播后管理。早春出苗后,苗高15~20cm時,要結合鋤草松土,追施少量尿素。幼苗期還要及時防治蟲害。長到30cm以上時,可進行輕打頭,利于粗生長。6月下旬,根徑達0.6~0.8cm時,即可進行嫁接。
2.1 嫁接方法。生產上常采用“丁”字形芽接的方法進行嫁接。嫁接時間為6~9月份。選擇品種純正、生長健壯、色澤鮮艷、無損傷的當年生條做接穗。①削芽片:在芽子的上方0.5cm左右處橫切一刀,深達木質部;然后在芽的下方1cm左右處向上推刀,由淺至深削至橫切口,用拇指輕推芽,取下芽片,應注意防止芽片撕裂。芽片成盾形,長1.5cm左右,寬0.5cm。②切砧木接口:在砧木基部,距地面5~10cm處選平滑部位橫切一刀,深達皮下,在橫口中間用刀尖豎向點一小口。③插芽片:將芽片下端插入砧木切口,順勢往下推,砧木皮就勢開裂,至芽片與砧木切口相吻合為止。④接口包扎:用薄塑料膜條將接口包嚴扎緊,使芽眼和葉柄外露。
2.2 嫁接苗的管理。①解除捆綁。接活之芽在1個月后解除捆綁。②剪砧除萌。接后立即剪砧,一般7~8d后即可發(fā)芽,當年成苗。嫁接后,在接芽的下部往往會萌發(fā)許多蘗芽,應及時除去,以保證接芽的萌發(fā)和生長,接芽也可能長出幾個枝條。應選一個位置好的壯條留下,將其余的除去。除萌時要防止損傷撕裂樹皮,影響苗木生長。③綁支架。芽接苗的接芽處生長迅速,容易被風自接口或萌芽部位吹折,應及時支縛,可用小木棍插在苗子一旁,用綁縛物將芽苗絆在木棍上。
2.3 肥水管理。在接前灌一次透水有利于成活,接芽萌發(fā)后也應及時澆水。結合除草可開溝追施氮肥如尿素、碳酸氫銨等,并同時適量施入磷鉀肥。當年剪砧當年成苗的應在芽條抽生后結合澆水追施氮肥,每畝施尿素20kg,在生長后期不宜施過多的氮肥。秋季要控制澆水,有利于枝條成熟,防止苗子徒長和越冬抽條。
2.4 蟲害防治。春夏之間特別是接芽剛萌發(fā)時,要防止金龜子咬食葉片。夏秋季可噴施氧化樂果、辛硫磷等藥物,防治蚜蟲、卷葉蛾等害蟲。
[1]普崇連.杏樹高產栽培[M].北京:金盾出版社,1993.
[2]裴春霞,王志敏,周艷賓.杏樹嫁接育苗技術研究[J].現(xiàn)代園藝,20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