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shù)貢r間2月1日晚,也就是中國農(nóng)歷新年初五晚上,中國駐美大使館舉辦2017“歡樂春節(jié)——中國文化之夜”活動,美國“第一女兒”伊萬卡·特朗普攜女出席活動,引來廣泛關注。
往年中國農(nóng)歷新年之際,美國總統(tǒng)都會發(fā)表賀詞,但特朗普今年打破這一慣例沒有發(fā)聲,而是由代理國務卿香農(nóng)代為祝賀。實話說,美國總統(tǒng)是否祝賀農(nóng)歷新年,對中國的過年氣氛幾無影響,它可能影響到的是在美華人的過年心情。特朗普春節(jié)不說話,更多被解讀成他在端著自己的“對華強硬”態(tài)度。
不過,伊萬卡出現(xiàn)在中國大使館的春節(jié)慶?;顒由?,傳遞出相反的信息。另外,伊萬卡于當?shù)貢r間2日一大早通過推特上傳了其5歲女兒阿拉貝拉用中文演唱的《新年好》的視頻,這些顯然充滿善意的信號被理解為是對特朗普對華強硬姿態(tài)的一種平衡。
在最近幾屆美國“第一家庭”中,伊萬卡是最有影響的“第一女兒”,其言行的代表意義也相對更重。她的對華善意姿態(tài)被廣泛賦予政治及外交意義,這同樣是中美關系新鮮的一幕。
自1月20日正式入主白宮以來,特朗普可謂四面出擊,德國、日本、墨西哥等成為他的批評對象,“限穆令”一下子沖擊了7個穆斯林國家,但是對中國,他雖然一直板著臉,卻遲遲沒有行動,他似乎在與北京打心理戰(zhàn)。
人們注意到,特朗普并非沒有分寸感。比如“限穆令”繞開了“9·11”恐怖分子的最大來源地沙特和埃及,因為這兩個國家對美國仍然“有用”。他猛懟影響力萎縮的美國傳統(tǒng)媒體,卻對“造他謠一點不比傳統(tǒng)媒體少”的新興媒體和顏悅色,等等。
之所以沒在第一時間“懟中國”,大概是特朗普很清楚中國的報復一定會隨之而起,他在掂量與中國過招的真實難度和代價。
這十幾天特朗普為兌現(xiàn)競選承諾而廢醫(yī)改、撤TPP,在美墨邊界建墻,向穆斯林關閉國門,進一步分裂了美國社會,同時攪動了世界。他得到的支持和受到的反對都在強化,形成了他最初執(zhí)政環(huán)境的脆弱平衡。
一旦向中國出手,將是特朗普新的“大動作”,也將是一種冒險。鑒于中國勢必報復,特朗普需要做到:第一,師出有名;第二,多賺少賠,甚至只賺不賠。
將中國作為批評對象與特朗普的整體強硬形象相吻合,但惡化中美關系,特朗普迄今提出的理由都很老套,已經(jīng)被美國社會反復掂量過,因而它們凝聚不起美國社會的斗志。另外,特朗普顯然清楚做不到讓中國“打不還手罵不還口”,中國勢必用同樣強硬的還手打破他的“威嚴神話”,使他戰(zhàn)略上失分。
以往中美如果沖突,西方輿論大概會壓倒性地站在華盛頓一邊。但是特朗普若現(xiàn)在與北京沖突,西方主流輿論到底會支持誰,真的還很難說。
因此無論特朗普有什么動作,我們都不妨保持一個平常心。與美國還是要力爭“和為貴”,但要充分準備好“以斗促和”,北京對特朗普及其團隊、家人都要充分尊重,同時對華盛頓的發(fā)難須堅決回擊。我們應手捧鮮花,同時身后亮出幾根對方看得見的大棒。中國可不是墨西哥,甚至不是日本、德國,特朗普隨便可以給氣受。沒錯,應當讓特朗普政府明白:中國就這么自信。
最后我們想說,聽到伊萬卡去中國使館做客等消息,想必中國人都很高興。有伊萬卡這位美麗、和善的女兒,不僅是美國“第一家庭”之福,說不定對美國這個國家也是好事?!?/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