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立英/編譯
我們如何適應越變越熱的城市?
蔡立英/編譯
一個名為“路易斯維爾園林”(Louisville Grows)的社區(qū)園藝和林業(yè)組織在私人土地、教堂庭院、道路和路邊帶上種植城市適應力強的樹種,以幫助緩解城市熱島效應
凱蒂·施耐德(Katy Schneider),美國肯塔基州路易斯維爾市前副市長,住在東方公園大道(East ern Parkway)附近,這條大道是路易斯維爾市的一條綠化景觀大道,堪稱該市的一條綠色項鏈。漫步在這條郁郁蔥蔥的大道上,你會覺得這座城市草木茂盛、綠樹成蔭,即使在盛夏時節(jié),高溫烘烤著鬧市區(qū)。但在大約5年前,施耐德驚訝地得知路易斯維爾市竟然缺少樹木。在2011年春天,路易斯維爾大學的學生們調查了當?shù)氐臉淠緮?shù)量,發(fā)現(xiàn)該市的樹木數(shù)量比該地區(qū)城市區(qū)域平均樹木數(shù)量少13%左右。盡管施耐德自稱原本并非“環(huán)境保護狂”,但她足夠關心環(huán)保問題,幫助說服市長成立了樹木保護委員會,她擔任該委員會的聯(lián)執(zhí)主席。2012年初,她會見了佐治亞理工學院研究城市和區(qū)域規(guī)劃的教授布賴恩·斯通(Brian Stone),發(fā)現(xiàn)一個更令人煩惱的事實。斯通教授分析了美國各地的50個城市50年的氣溫數(shù)據(jù),發(fā)現(xiàn)大多數(shù)城市正變得比周圍的農村地區(qū)更熱,而路易斯維爾市的變熱程度最大——自1960年以來每10年城市氣溫就上升大約1.7℃。路易斯維爾市正悄然成為氣象學家所稱的“城市熱島效應”(urban heat-island effect)在美國最糟糕的典型,這種效應是指深色的城市地表吸收太陽輻射,使周圍的空氣溫度上升。隨著路易斯維爾市的樹木漸漸死于衰老、疏于照料、干旱和受害于一種名為“白蠟窄吉丁蟲”(emerald ash borer)的蟲害,更多裸露的黑色瀝青和混凝土層暴露在太陽下,城市熱島危機日益加劇。
施耐德和樹木保護委員會的其他委員受命起草一份樹木保護條例,而她起初很難說服人們綠化是當務之急?!盎旧希覀冃枰o大家敲響警鐘?!笔┠偷抡f。斯通的研究拉響了警報。2012年肯塔基賽馬大賽之后的周日,賽馬大賽在路易斯維爾市久負盛名的邱吉爾園馬場(Churchill Downs)的賽道上舉行,《路易斯維爾信使報》就在頭版報道了該市的熱島效應問題。7周后,警報仿佛得到印證一般,自從沙塵暴(Dust Bowl)時代以來最嚴重的熱浪席卷了美國大平原、中西部和大西洋中部。從6月下旬持續(xù)到7月大部分時間,路易斯維爾的氣溫飆升到華氏90多度到100多度的高溫。圖書館里擠滿了來吹空調的人,邱吉爾園馬場取消了春季賽馬會的一場比賽,并把其他賽事調整到較為涼爽的晚上舉行。城鎮(zhèn)各處的樹葉熱得卷曲起來,變成了褐色。市政府官員分發(fā)了數(shù)百臺電風扇給年長的市民,希望能預防中暑和其他急癥。
路易斯維爾市從此開始緊緊抓住其熱島問題,2015年該市發(fā)布了一份本市樹木研究報告,報告顯示每年該市有54 000棵樹木消失,還委托斯通教授繪制出詳細的城市熱島地圖。斯通教授及其合作者整合出了為一個美國城市建立的最高級的當?shù)馗邷胤治瞿P椭?,該模型利用衛(wèi)星和氣象數(shù)據(jù)幫助他們估算全市高溫致死的風險。(他們對2012年的熱浪進行了案例研究,那次熱浪估計導致86人死亡。)研究者們隨后探究,如果該市種植更多的樹木和草坪,用淺色反光的屋頂和路面來取代黑色瀝青和混凝土,并減少從建筑物中滲出以及從私家車和公共汽車尾氣排放出的多余熱量,將能使多少人免于熱死?他們?yōu)槊總€街區(qū)制定了精準的推薦方案——種多少樹,粉刷多少白屋頂,少鋪設多少路面,多種多少面積草坪,可能會改善居住在此的人們的健康狀況。“我們提出的建議是意義非凡的,”斯通說,“我們提醒大家,如果城市愿意做出改變,是能夠改善當?shù)氐奶鞖鉅顩r的?!?/p>
在全球變暖的時代,熱浪天氣正變得更加極端。2016年7月,當美國大部分地方正遭受異??釤岬奶鞖鈺r,美國宇航局(NASA)戈達德太空研究所(Goddard Institute for Space Studies)宣布,2016年上半年每個月的氣溫都是有記錄以來最熱的。兩天后,當中東地區(qū)的人們經(jīng)受熱浪的炙烤時,科威特西北部的小鎮(zhèn)米特巴哈(Mitribah)的一個氣溫計破紀錄地飆升至129華氏度(54℃),這個溫度只是略低于東半球的最高溫紀錄。2016年9月初,伊比利亞半島創(chuàng)下了自己的最高溫紀錄,隨后英國也經(jīng)歷了1911年以來最炎熱的9月天。至于氣候變化的威脅,斯通說,“就對居民健康的影響而言,高溫是大多數(shù)美國城市的首要威脅,包括沿海城市。”例如,2003年襲擊歐洲的熱浪至少奪走了35 000人的生命。據(jù)斯通說,加劇這次災難的原因,除了全球變暖處,還有城市設計造成的吸熱效應。
現(xiàn)在,美國的很多城市地區(qū)正尋找冷卻其熱島效應的方法。2015年秋天,紐約市種植了第100萬棵新樹木,這是該市2007年啟動的植樹運動的一部分,紐約市政府的另一個目標是每年給100萬平方英尺的屋頂粉刷上白色反光涂層。社區(qū)團體也參與其中:2016年夏天,一個名為“改造紐約”(Adapt NY)的組織分發(fā)了30個溫度和濕度傳感器給哈萊姆和曼哈頓上城其他地方的居民們,讓他們監(jiān)測所在街區(qū)的熱島效應。洛杉磯在2013年通過了一項建筑規(guī)范修正草案,要求新建和翻修的住房采用“涼爽屋頂”(cool roofs)。美國亞利桑那州首府鳳凰城計劃到2030年使本市的樹木數(shù)量將近翻一番。城市熱島效應問題也正在發(fā)展中國家受到關注,發(fā)展中國家快速的城市化進程正使數(shù)量更多的人口暴露于極端的高溫天氣中。例如,印度艾哈邁達巴德(Ahmedabad)正在開展一項行動,把醫(yī)院的黑焦油涂層屋頂換成白色瓦片屋頂。
現(xiàn)在,路易斯維爾市正在研究一系列適用于本市的抗高溫措施,包括鋪設淺色的路面、在停車場種樹。不久,該市將為居民們安裝涼爽屋頂提供財政獎勵,并且政府發(fā)起了一項公眾知識普及運動,采用電臺廣告和公交車廣告等宣傳形式,教會居民如何在熱浪來襲時保持健康。最近,施耐德幫助成立了“路易斯維爾植樹”(Trees Louisville)組織,該組織至今專注于在公立校園植樹。同時,一個名為“路易斯維爾園林”(Louisville Grows)的社區(qū)園藝和林業(yè)組織招募了一批志愿者,在私人土地、教堂庭院、道路和路邊帶上種植新的郁金香、紫荊、山茱萸、銀杏及其他城市適應力強的樹種。
當然,一個城市的天氣影響能力及其人口的天氣適應能力是有限的。2016年6月,由哥倫比亞大學的艾麗莎維塔·佩特科娃(Elisaveta Petkova)領導的另一個科學家團隊發(fā)表了關于紐約未來城市熱島效應的研究報告。報告估計,如果地球升溫現(xiàn)象不減退,并且城市人口持續(xù)增長,那么,到2080年,紐約可能每年都會因為高溫導致3 000多人死亡(可比數(shù)據(jù)是2006年紐約高溫致死人數(shù)約為600人)。但是,如果溫室氣體排放得到控制,地球升溫變得較為平緩,并且紐約市民不斷努力適應高溫天氣,那么,高溫致死人數(shù)可能會降至幾百人左右。斯通的報告表明:緩解城市熱島效應、讓城市變涼快是一項多么不朽的事業(yè)?!奥芬姿咕S爾園林”組織已經(jīng)種植了大約1 500棵樹,但是斯通的分析模型建議該市還需再種植將近50萬棵樹。如果樹木繼續(xù)逐漸減少,施耐德說,路易斯維爾可能會變成一個“非常令人遺憾的城市”。
[資料來源:The New Yorker][責任編輯:遙 醒]
本文作者瑪?shù)铝铡W斯特蘭德 (Madeline Ostrander)是美國西雅圖的一位自由撰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