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寫作大綱之醞釀與擬定

      2017-02-16 21:12
      古典文學知識 2017年1期
      關鍵詞:大綱文獻論文

      論文的寫作大綱,猶如建筑工程的設計藍圖,針對方案,設想計慮;因應主客觀條件,量身訂制;通過系統(tǒng)思維,作方方面面的精算,然后可以按圖施工。又如宋代文同畫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執(zhí)筆熟視,乃見其所欲畫者;振筆直遂,以追其所思”(蘇軾《文與可畫筼筜谷偃竹記》)。繪畫尚未落筆,當先有布局與發(fā)想;中經(jīng)臨筆之審視可否,逐漸構圖成形。觀者但見振筆疾書,一揮而就,實則“先得成竹于胸中”;吾人所見振筆直遂,只不過“追其所思”,表現(xiàn)為具體形象而已。論文大綱之于論文寫作,性質(zhì)與過程皆與成竹在胸相近,可以模擬。

      一、 循序漸進與論文寫作之前置作業(yè)

      從萌生研究念頭,到進行文獻述評,到提煉問題意識,到確定理想選題,其間有其既定之步驟,必須遵循程序,方能踏實筑夢。謀定而后動,即其不二之教戰(zhàn)守則。(張高評《論文選題與研究創(chuàng)新》)寫論文、寫報告跟寫一般的作文不同,必須有比較長時間的暖身運動,也就是所謂前置作業(yè)。從萌生研究念頭,到生發(fā)問題意識,這是研究的初步。問題意識是怎么產(chǎn)生的呢?是從文獻述評得來的。必須要檢驗目前學術界的相關成果,不管是大陸、臺灣還是香港,甚至日韓、歐美漢學界,有沒有人研究這個課題?如果有,就得研讀相關論文,評述其優(yōu)劣得失,才能夠產(chǎn)生問題意識。如果有關論著已寫得相當好,相當完美,甚至都成為定論了,那就不必再研究了。也就是說,就得放棄原本的設想,這個題目不能再做了。如果尚有研發(fā)空間,才可列入研究考慮。記得要從文獻述評,來提煉問題意識。產(chǎn)生問題意識,進一步才可以擬定大綱。擬定大綱以后,理想的論文選題就呼之欲出了。中間有既定的步調(diào)、程序,必須確實遵守奉行,才能夠水到渠成。有些人偷懶,有意無意間,會跳過文獻述評。等待成果提出,才發(fā)現(xiàn)問題重重。輕則雷同近似,重則有剽竊抄襲之嫌疑。十年前、二十年前甚至五十年前,學界早已發(fā)表近似的成果;你卻在三四十年之后,旁若無人,閉門造車,又寫了一篇雷同類似的,那么新近這一篇就毫無價值。不僅沒有價值,甚至于還犯了抄襲剽掠的嫌疑,那實在很冤枉。所以文獻述評是不能省略的,要從文獻述評里面提煉問題意識。這個程序必須遵循,不能省略,不能夠跳脫,不能沒有,才能夠踏實筑夢。

      “謀定而后動”這五個字,堪稱做人處事的箴言。說話做事之前,先想好應該怎么做比較好。處理的方式可能有三四個,經(jīng)過審慎比較,再三斟酌,將不難知道何者最優(yōu)。做好一件事情,必須多方思考,論文寫作亦然。謀就是商量、斟酌,然后推敲優(yōu)劣可否,進行多層面的設想。這是論文還沒有著手撰寫之前,種種的規(guī)劃設計。確定以后,才開始動筆,千萬不可不假思索就開始寫。公元2000年之前,我前往全臺灣各地知名高中,演講作文教學,前后不下十場。開門見山就說“謀定后動”這四個字,應該奉為做好文章的指南針。因為學生作文,往往拿起筆來就開始寫,邊想邊寫,邊寫邊想,這叫率爾操觚,作文將很難進步。要先“想得好”,才有可能“寫得妙”?!抖Y記·中庸》強調(diào)行事、言談,要講究“前定”,要先確定核心是什么,緊接著第一段、第二段、第三段重點寫些什么,都要先行確定,作文才有方向。清方苞說義法,宣稱“義以為經(jīng),而法緯之”,意在筆先,成竹在胸,堪稱做文章、寫論文的金玉良言。素材之生新、方法之講求、觀點之轉換、視角之開拓,為研究獨到之要領,學術創(chuàng)新之層面。多方盡心致力,可以有功。(張高評《論文選題與研究創(chuàng)新》)研究成果怎樣才能夠獨到創(chuàng)新?我在《論文選題與研究創(chuàng)新》專書中,提出三點建議。一,研究的文本素材必須要陌生而且新鮮,也就是沒有人做過。二,研究方法要十分講究,他人用過的視角和方法,最好避開。嘗試用新的研究方法,調(diào)整新的研究視角,就能夠產(chǎn)生新的成果。三,觀點轉換,他人從正面探討,你不妨從旁面、側面、反面研究,觀點不一樣,研究成果就會跟人家不同。有關視角的開拓,可以參考我發(fā)表在《書目季刊》41卷、42卷、45卷的論文。江蘇鳳凰出版社《古典文學知識》,從2010年第149期開始,連載了十幾期,值得閱讀。

      二、 論點布局與寫作大綱之模擬

      論文大綱之擬定,原則上與論文寫作共始終。初始,研究者掌握文獻佐證,勾勒出研究方向,指引出研究重點,草擬出寫作大綱。繼之,則參酌寫作大綱,逐章逐節(jié)開展論題;其間,或因文獻解讀,而改變初衷;或為交相辯證,而生發(fā)異議;或緣見聞廣狹,而左右規(guī)模;或悟昨非今是,而更動章節(jié)項目。待寫作告一段落,又可能因為時間、涉獵、學養(yǎng)、方法、才能所限,無法完成原初規(guī)劃,于是又得改弦更張,修飾大綱。

      寫作論文之前,假定有關前置作業(yè)已完成,當然就已經(jīng)讀了很多書、思考了很多問題,還有已做若干的取舍斟酌;更重要的,是已經(jīng)形成問題意識。如果還沒熟讀文本,相關論文也沒看幾篇,就貿(mào)然草擬寫作大綱,這肯定是向壁虛造,無的放矢。沒有前置作業(yè)的準備,就算寫作大綱勉強拼湊出來,也大多是空中樓閣,不切實際。寫作大綱就如同設計藍圖。設計藍圖畫出來以后,建筑工程師不必到現(xiàn)場,只要把設計圖交給工地主任,就可以按圖施工。何況寫作大綱是自己設計的藍圖,自己本人施作?,F(xiàn)在假設你已讀過很多書,思考過很多問題,跟老師討論過好幾遍,然后形成許多具體的概念。這時,才可以著手擬定寫作大綱。

      (一) 研究之點、線、面與論文之章、節(jié)、項。

      論文的最小單位,是為了取信學界,而作文獻征信的引文。譬如要研究“蘇軾黃州時期的道家思想”,就得引用《赤壁賦》的最后“客亦知乎水與月乎”一段,這就是論文寫作最基本的單位。還沒撰寫論文之前,有關蘇東坡的辭賦有二十幾篇,應該知道。這些辭賦都有道家思想嗎?如果沒有研讀過,舉例就舉不出來,好像只有《赤壁賦》的最后一段可以用,最多還有其他兩三篇。若只有兩三篇,可以湊足一篇報告嗎?不行,這是還沒有寫大綱的時候,就已經(jīng)發(fā)現(xiàn)了,所以研究蘇東坡在黃州時期不能只談賦。于是當機立斷,決定擴大文類,把他的詞和詩也一起拿來討論。論文寫作必須明定研究范圍,而明定的范圍,是經(jīng)由不斷的嘗試,不斷的修正,甚至于不斷地擴充,或者不斷地縮小,最終才得到的。最后,決定黃州時期的文學,有關詩、詞、文、賦都拿來研讀,從這些研究文本歸納出若干大項,從若干大項目再進行歸納,變成論文里的一節(jié);集合了兩三節(jié),就變成論文的一章;集合了五、六章,就變成了自成體系的專書。所以,一定要先有文本的佐證,有幾分證據(jù),就講幾分話;沒有文本文獻,沒有證據(jù),就不能亂談。

      《王直方詩話》教人作詩,有所謂“作詩如做雜劇”。我想,寫論文也和戲劇搬演一樣。戲劇演出的時候,演員還沒有上臺,都該知道上臺的次序。上臺以后,要站在什么位置,要說哪些話,還沒有上臺之前都確定了。一流的表演,絕對不容許即興演出。論文寫作也是如此,論文還沒有開始寫,文獻征引打算擺在哪個位置,大抵已經(jīng)確定了。某個文獻詮釋解讀哪個問題,在還沒有寫作之前,大致都已經(jīng)衡量過了。如果文獻不足,就該再補強一些。若擬定大綱,憑空設想,向壁虛造,那只是閉門造車。一旦缺乏文獻佐證,根本寫不出論文來,就像巧婦難為無米之炊。論文的章、節(jié)、項,有點像數(shù)學的面、線、點。集合很多的點,會變成一條線;集合很多條線,會變成一個面;集合很多面,就會變成一個體。如果先有這個觀念,擬定大綱的時候,就要問:憑什么擬定這個章節(jié)項?所擬定的每一個小項,用來佐證的資料有幾條?如果說不出來,那寫作大綱就不能成立。一般來說,用來佐證項目的文獻,最好要有二十幾條。為什么?因為初始研讀文獻,可能看走眼,會誤判。還沒開始研究,認知還不是很精確。若初始打算引用的原始文獻、文本資料,總共有二十幾條,就算眼光再不高明,經(jīng)過篩選,有一半錯誤,還有十條正確可以使用。有正確的十條文獻可供征引,就可以開展議題。如果那二十條文獻都極正確呢?那更好,就可以挑精揀肥,選擇最經(jīng)典的、最能夠闡發(fā)標題的、最具代表性的,進行征引,有助論證之可信度。如果文獻零星,不成片段的,可以用來夾敘夾議。經(jīng)典文獻加上吉光片羽,那就更有分量,更具說服力。只有這樣做,論文才寫得出來。如果缺乏佐證,怎么寫論文?

      (二) 章、節(jié)、項、目之間,當如常山之蛇,首尾呼應;脈絡關鍵,亦當轉相挹注,環(huán)環(huán)相扣。

      章、節(jié)、項、目看似各立山頭,其實,彼此之間,就像常山之蛇,首尾呼應,彼此交融。不止常山的蛇,每一種蛇都一樣,你用棍子打它的頭部,尾巴就會甩過來;打它的尾巴,頭也會反應過來攻擊你;人要是打蛇身的中央,則首尾皆應。這是兵法謀略所談的常山蛇陣,也是文章作法里面強調(diào)的首尾呼應。尤其是博士論文,論文寫作時間通常兩三年,后面寫的和前面寫的往往互有出入,甚至自相矛盾,所以時常要瞻前顧后。論點究竟哪一個較正確呢?所謂后出轉精,通常后面比較精確,但也不一定??傊?,前后的論點要一致。前后的論點,究竟哪一個比較正確?確定之后,就要回過頭去修改調(diào)整,務必使前后論點貫通無礙,不致偏差出入。因為同是一篇文章,或者是同一本書,所有脈絡關鍵,應該要轉相挹注,環(huán)環(huán)相扣。文獻征引,是論文的基本單位,每條引文隸屬于某個項目,記得扣緊項目的標題,詳加申論。如果無法申論,那就表示發(fā)生錯位偏差了。換句話說,這條引文不該出現(xiàn)在這個項目之下,因為跟它無關,所以才無法闡發(fā)項目的義蘊。

      因此,論文寫作之道,以扣緊項目文字,進行內(nèi)涵的發(fā)揮為首要。其次,項目隸屬某一節(jié)次下,節(jié)次也有文字標題,也必須轉相挹注,環(huán)環(huán)相扣。換言之,所有引文,都必須扣緊每章每節(jié)每項的標題,加以申論。譬如現(xiàn)在正在撰第五章第三節(jié),第三節(jié)不是隸屬于第五章嗎?既然這一節(jié)從屬于某章,闡說發(fā)論就得扣緊這個專章的主題。能這樣聯(lián)結,這條引文就有很多層面的話可說,而且是首尾呼應。從最基本的引文,到項目、節(jié)次、章篇,都能如“常山之蛇,首尾呼應”;論文中的脈絡關鍵,也都能“轉相挹注,環(huán)環(huán)相扣”,論文的結構就緊湊密栗,不致于結構脫節(jié),章節(jié)松散。再強調(diào)一次:如果引文不能夠扣緊項目,好像格格不入,這就表示引文不應該出現(xiàn)在這個項目底下,就要想辦法把它搬家,或者刪除,這就是論文寫作的結構檢驗??傊?,首尾呼應是章節(jié)項目的基本要求。

      (三) 項目、章節(jié)之安排,宜運用系統(tǒng)思維,進行宏觀調(diào)控:或移位、或合并、或分離、或增刪,蓋萬變不離其宗,一切回歸文本。議題設定宜有側重,文獻征引避免雷同。

      就整體規(guī)劃而言,項、目、章、節(jié)的安排,應該要運用系統(tǒng)思維,就局部和整體,結構和功能,進行宏觀調(diào)控。撰寫論文,要有一個比例原則。不管是寫一篇論文,或是寫一本專書,不能某一節(jié)內(nèi)容特別臃腫,字數(shù)特別多;也不能哪一章特別萎縮,字數(shù)特別少。以二十萬字的學位論文或專書來說,大概正文有六章,每一章應該三萬字左右。如果字數(shù)有出入,不要超過加減二千。譬如某一章是三萬字,多一點,不要超過三萬二千字;少一點,不能低于兩萬八千字。這樣,最多和最少的篇章,就相差四千字了,所以字數(shù)不可相差太懸殊。

      撰寫報告,或學位論文時,也不必太自我設限。收集數(shù)據(jù)時,如果對某個議題認識比較清楚,了解比較透徹,概念非常明朗,搜羅的就比較豐富、精確。如果某一章數(shù)據(jù)豐富,佐證堅強,那就放手去寫,先不要管多少字。等寫出來以后,發(fā)現(xiàn)不合比例原則,再來調(diào)控。怎么調(diào)?應該進行系統(tǒng)思維,整體觀照。首先確認:整部論文題目的核心論述是什么?其次,再看每一章、每一節(jié)的征引文獻,是不是確實發(fā)揮題目的內(nèi)涵?如果發(fā)現(xiàn)某一章材料特別多,可以有三種處理方式。第一,高度濃縮,精益求精。不過,這個很辛苦,一般人都不愿意,因為都已經(jīng)寫出來了,何苦瘦身?第二,移位搬家,支持別章,或者跟其他章節(jié)合并。如果論點太薄弱,不能獨撐大局,不能獨立成章,就得依附其他章節(jié),或者干脆刪除作廢。第三,類聚群分,析為兩章。平常一個章節(jié)三萬字,結果這章五萬多。那就表示本章理念內(nèi)容豐富,概念不單純,可以分為兩章。析分出來的新章節(jié),也許證據(jù)比較薄弱、論點比較不足,那就再搜集更多資料,來增加說服性。經(jīng)過統(tǒng)整,進行文獻移位補強,可以獲得改善。這樣,論點順理成章,就可以一分為二。所以,論文大綱不是憑空想象就好,要在寫出來以后,進一步做整體系統(tǒng)性的宏觀調(diào)控。

      總之,前面所說的濃縮、移位、分離、合并、增刪,都遵循一個原則,就是以文本解讀為基礎。沒有文本文獻,人文學科就無所謂研究。每一章節(jié)既然有所側重,議題設定就不能太過雷同。

      (四) “大膽假設”,是向前開辟新境界的探求;“小心求證”,是約制大膽開辟,以便獲致可靠果實的一種程序。

      假設,是一種重要的創(chuàng)造活動。擬定大綱,是假設性的學術工程。因為還沒開始寫,還不知道實際情形如何,還不知道困難在哪里。但是論文寫作大綱的擬定,非進行假設不可。因為有了假設,研究才會有方向,所以不妨大膽假設。這是一種演繹式的論文大綱擬定法,跟前文所言偏向歸納式的方法,大有不同。顧頡剛研究古史,提出“古史的層累”說;日本京都學派內(nèi)藤湖南、宮崎市定,探討中國歷史分期,提出“唐宋變革”論、“宋代近世”說,也是未經(jīng)論證的命題,故稱“內(nèi)藤假說”。自然科學探索不可知的天文、宇宙、生命起源,也往往運用假設。因此,大膽假設,配合小心求證,自然也是論文大綱擬定方法之一。殷海光說:“假設”,是一種重要的創(chuàng)造活動,與想象不可分?!按竽懠僭O”,是向前開辟新境界的探求;“小心求證”,是約制大膽開辟,以便獲致可靠果實的一種程序。我們與其武斷,不如小心。(殷海光《思想與方法》)假設,不妨大膽;求證,一定小心。如果搜求證據(jù),發(fā)現(xiàn)論點不能成立,就要推翻假設,放棄命題。千萬不能堅持己見,知錯不改,明知假設不能成立,仍盲目執(zhí)行。其實,大膽假設,猶如導航或指南,可作茫茫學海中的方向指引,可以引導前往一定的方向思考問題、搜集數(shù)據(jù)、選擇材料、擬定論文大綱。如果文獻佐證發(fā)現(xiàn)假設不切實際,不符合全面客觀,那就要毅然決然放棄假設,這才是小心求證的真諦?!按竽懠僭O”和“小心求證”,又好比物理學上的離心力與向心力,彼此牽扯,相互制衡。大膽假設往往天馬行空,自由馳騁、不可思議、匪夷所思,好比脫韁的野馬,離心的云霄飛車?!靶⌒闹斏鳌?,則是制約大膽的假設,猶物理學上之向心力,制衡自由任意,膽大武斷,回歸到規(guī)矩繩墨、小心而保守的軌道上來。唐代名醫(yī)孫思邈(581—682)說:“膽欲大而心欲小,智欲圓而行欲方?!贝穗m說醫(yī)術,可移為治學。

      三、 擬定寫作大綱,運用系統(tǒng)思維,看見未來

      明定范圍,提示綱領,然后分述詳情,表明特點。務使覽者如振衣得領,張綱挈綱?!惶禺斞芯恐H,須將題目在胸,即至著作之時,亦應毋忘綱要。學問之道,綱領為先,研究進程,此為關鍵。若書無綱領,則縱有心裁別識,亦將如用武無地之英雄。(何炳松《歷史研究法》第九章《著作》,《何炳松文集》第四卷)寫作的范圍,就是研究的范圍,開始擬定大綱的時候,必須要明白確定。如果范圍還沒確定,就很難寫出大綱。到底是要研究一本書,或十本書?要進行斷代研究、通代研究,還是流變研究?如果尚未決定,將如何能草擬寫作大綱?所以研究范圍,首先必須明白確定。譬如打算研究蘇東坡詩,這是范圍。但蘇東坡詩2700多首,各時期風格不同,究竟打算研究哪一時期?如果是貶官黃州時期,就要知道這時期的詩篇有多少。蘇東坡在黃州,不只作詩,還寫古文,寫賦,填詞,這些要不要參考借鏡?所以范圍要說清楚,講明白。就像一位工程師設計建筑藍圖,必須要知道房子的地坪與建坪有多大,不能向壁虛造。如果面積很寬,空間卻設計狹窄;或者設計寬敞,地坪卻不夠大,這等于閉門造車,出不合轍。所以研究范圍首先必須確定。

      第二,所謂大綱,就是綱領,就是綱要,也就是要領。要提綱挈領,將來論文寫作才能夠分論詳說。唯有提綱挈領,研究的特色亮點才會凸顯出來。所謂特色不特色,是經(jīng)過比較的。何謂特點?是不是發(fā)現(xiàn)新資料?有新觀點?還是應用新的研究方法?這些都要展示出來,呈現(xiàn)在每個標題上面。寫作大綱,等于是高度濃縮的敘事,用簡要的文字體現(xiàn)出來。這里面,有千言萬語,可以寫兩萬字、三萬字,甚至于更多。不要小看這幾行字,其中有無限的含義和蓬勃的生機。論文寫作的當下,需要成竹在胸。大綱擬定些什么,在論文寫作的時候,是要切實呼應的。就好像建筑的設計藍圖,樓閣如何美輪美奐,工程師是可以預見的,他看得到未來。建案既已精算,審核業(yè)已通過,建商就應該按圖施工,完成匠心理念。換言之,設計藍圖不是參考用的而已,施工建造必須如實的體現(xiàn)設計構想。

      論文的研究方向是什么?研究重點何在?在進行論文寫作時,應該念茲在茲。換言之,不可疏離論文大綱的主體內(nèi)涵。這好比房屋橋梁工程施作時,設計理念的體現(xiàn),應該無所不在。研究的過程中,隨時隨地要掌握大綱。包括收集數(shù)據(jù)、構思、剪裁、研讀,一切思考都必須要有解決問題的概念,這叫做問題意識。顯豁的問題意識,常在我心,才能夠醞釀形成論文大綱,我在《論文選題與研究創(chuàng)新》這部書里頭有專章討論,可以參考。所以何炳松說:“學問之道,綱領為先。”做學問的方法,要先提綱挈領。何炳松非常強調(diào)寫作大綱的重要性,以為“研究進程,此為關鍵”;甚至認為:“若書無綱領,則縱有心裁別識,亦將如用武無地之英雄?!蓖砜芍绻撐膶懽鞔缶V規(guī)劃不周,設計不當,聚焦不夠、體現(xiàn)不足、亮點不明,那作者的獨到心得、學術創(chuàng)見,將無所附麗,無所凸顯。語云“萬山磅礴必有主峰,龍袞九章但挈一領”,寫作大綱似之。

      前文一再強調(diào)聚焦、亮點、心得、創(chuàng)見,必須在論文大綱中有所體現(xiàn),猶工程理念必須在設計藍圖中有所呈現(xiàn)一般。顯豁的問題意識常在我心,發(fā)而為論文綱領,用而為論文寫作,方能順理成章,水到渠成。蘇軾遷謫海南島時,曾示學子以作文之道,于論文大綱之擬定與寫作,頗有啟示:儋州雖數(shù)百家之聚,而州人之所須,取之市而足,然不敢徒得也,必有一物以攝之,然后為己用。所謂一物者,錢是也。作文亦然。天下之事散在經(jīng)、子、史中,不可徒使,必得一物以攝之,然后為己用。所謂一物者,意是也。不得錢不可以取物,不得意不可以用事,此作文之要也。(宋洪邁《容齋四筆》卷十一,“東坡誨葛延之”。又,宋葛立方《韻語陽秋》卷三,《歷代詩話》本)以錢購物,猶以意用事,故曰“不得錢,不可以取物;不得意,不可以用事”,此為作文之道。所謂得意用事,更是論文大綱擬定時,掌握問題意識;論文實際寫作時,管控星散文獻,駕馭龐雜資料,發(fā)號施令的統(tǒng)帥,統(tǒng)一含攝的指南?!安坏靡?,不可以用事”,誠哉斯言。

      寫作大綱從醞釀到草擬,從草擬到確定,中間的心路歷程,真是一言難盡。觀念從模糊到明朗,文獻從偏窄到廣博,取材從粗熟到專精,見解從人云亦云到推陳出新,認知也從浮光掠影到深造有得。學術探索之甘苦,可謂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宋胡安國(1074—1138)著《春秋傳》30卷,前后歷經(jīng)三十寒暑,其中波折,胡寅《先公行狀》載:某初學《春秋》,用功十年,遍覽諸家,欲求博取,以會要妙,然但得其糟粕耳。又十年,時有省發(fā),遂集眾傳,附以己意說,猶未敢以為得也。又五年,去者或取,取者或去,己說之不可于心者,尚多有之。又五年,書成,舊說之得存者寡矣。及此二年,所習似益察,所造似益深,乃知圣人之旨益無窮,信非言論所能盡也。(《斐然集》,岳麓書社2009年版)胡安國撰寫《春秋》之心路歷程,從最初的遍覽博取,到第二個十年的時有省發(fā),到第三個十年的汰滓存精、習察造深,無異學術論文寫作的現(xiàn)身說法。論文寫作過程既有若干波折與意外,故寫作大綱往往因時制宜,因地制宜,要在遷善改過,惟好是求而已。

      工商企業(yè)界談規(guī)劃設計,經(jīng)營管理,往往運用系統(tǒng)思維,強調(diào)洞察趨勢,看見未來。其實優(yōu)質(zhì)的傳統(tǒng)文化中,系統(tǒng)思維已多所運用,如八卦、中醫(yī)、火藥、活字印刷、都江堰水利工程,都是顯例。所謂系統(tǒng)思維,指系統(tǒng)可分解為要素,要素集結起來構成系統(tǒng)。系統(tǒng)與要素,整體與局部的關系,是系統(tǒng)方法的基本點。系統(tǒng)思維著重從整體上掌握事物,關注事物的結構和功能(劉長林《中國系統(tǒng)思維》,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1997年版)。由此觀之,系統(tǒng)思維對擬定寫作大綱,進行論文寫作而言,是很重要的方法和策略,值得提倡和推廣。

      由此可知,寫作大綱,就是未來論文的重點、方向、特色,就是問題意識的如實體現(xiàn),主體論述的思維亮點。在收集資料、推敲問題的時候,甚至在撰寫論文的當下,都必須隨時隨地掌握,不可疏忽遺忘。

      (作者單位:香港樹仁大學中文系)重要啟事

      為及時接受作者稿件和讀者來信,更好地服務于廣大讀者、作者,編輯部電子郵箱現(xiàn)更換為gdwxzs1986@163.com,原郵箱將逐步停用。給大家?guī)聿槐?,敬請諒解?/p>

      學古知津,百讀常新,感謝大家繼續(xù)支持《古典文學知識》!

      猜你喜歡
      大綱文獻論文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本期論文英文摘要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本期論文英文摘要
      本期論文英文摘要
      應試良方
      2013年5—12月最佳論文
      顯示或隱藏“大綱”或“幻燈片”選項卡
      柳林县| 屯昌县| 邵武市| 合作市| 呼伦贝尔市| 德令哈市| 牡丹江市| 枣阳市| 永川市| 大同县| 吉安县| 靖边县| 南京市| 孝昌县| 靖西县| 甘谷县| 巍山| 方山县| 西吉县| 体育| 黄陵县| 广宗县| 阳城县| 崇文区| 嘉义市| 大厂| 轮台县| 屏东县| 周至县| 黄陵县| 讷河市| 多伦县| 堆龙德庆县| 高密市| 娄烦县| 蕲春县| 连山| 绿春县| 双流县| 桦川县| 伽师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