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流水
在人們多年推崇的職場圣經(jīng)里,“堅持”和“努力”是恒久不變的教義??墒?,如果一開始堅持的方向就已經(jīng)偏離,那么努力無疑會成為失敗的助推器。誰都不是預言家,如果做出決定后,發(fā)現(xiàn)情況不盡如人意,就要盡快分析情況,適可而止??恳懔猿忠粋€無法實現(xiàn)的職業(yè)夢想,就像等待一個永遠也等不到的人,自欺欺人的后果,無非是一場自我感動的幻夢。
我曾有一段比較失敗的工作經(jīng)歷,很少和人提及。當時身處大公司,工作十分辛苦,付出很多,學到的東西卻很有限。評估工作情況的標準,與個人的才能和努力并無絲毫關系,老板最在意的是,是否會溜須拍馬和曲意逢迎。當時幾乎每個月都有人離職,但我的想法是,既然年輕,就要多忍耐,修煉身心,不要輕易放棄,同時也可以感受一下社會環(huán)境究竟能有多糟糕。直到很長一段時間后,因為疲勞和委屈,我突然在夜里發(fā)起高燒,僅僅一個小時的時間,就迅速燒到39℃多。在被送往醫(yī)院的車上,我開始呼吸不暢,頭暈目眩,窗外的路燈燈光打入車窗,眼前迷蒙一片,伴隨著胃里的翻江倒海,我突然下定決心——我要離開,一定要走,我不能讓工作毀了自己,我得拯救自己。幾個月后,我離開了那家公司,去了后來的東家,那里風氣平和,再無波瀾和傷害。原來一切,本沒有那么值得擔心,如果你有能力,那么就需要一片施展的土地。很多事情,如果注定傷害很大,那么早日終止不良的體驗,或許更好。
經(jīng)濟學中,將已經(jīng)支出不可收回的成本,稱為沉沒成本。工作中,個人付出的代價大到身心難以支撐時,就有可能發(fā)展成沉沒成本。一份合適的工作,不會令人太難過。隨著時間的流逝,我們不光需要職業(yè)規(guī)劃,更需要不斷對當下的個人現(xiàn)狀進行評估,才能及時調整和把握方向。但是,任何止損都要有底氣,所以必須做好充足的準備和判斷,要擁有能夠被廣泛認可的能力和經(jīng)驗。否則,盲目止損,很可能發(fā)展成另一種沉沒成本。
我有個做技術出身的前同事,他注意到公司雖然是業(yè)內頂尖,但他所在的部門里人才濟濟,剛提拔上去的領導年齡和自己差不多,老領導也沒有離開和退休的可能,同時,工作繁重,加班是常態(tài)。比較而言,銷售部門雖然競爭激烈,但人員更新?lián)Q代很快,他正好有些銷售的人脈,加上自己的交際能力不錯,于是選擇轉崗,做了一名產(chǎn)品銷售,現(xiàn)在做得非常成功,大單比比皆是。反面的案例則是,有一位朋友不滿意之前的工作,倉促離職,但因為準備不足,很長時間都找不到合適的職位,非常被動。
總之,止損也好,減損也罷,最終都指向了人生各個岔路口的選擇和判斷。人生如棋,下棋的到底只有自己一人。
我的好友在大三時去國外留學,專業(yè)是服裝設計,雙碩士畢業(yè)后,因為玩不轉圈子里的人際交往,日子并不好過,后來又趕上2009年的全球經(jīng)濟危機,更可謂雪上加霜。那時,他每天都緊盯著時間,等晚上超市打折后,才去買東西吃。好在他終于發(fā)現(xiàn)自己感興趣的工作并非自己擅長的。他選擇辭職,在家里躺了一個月,仔細思考了一遍人生規(guī)劃,然后回國,從公關公司做起,跟客戶、趕進度,加班加點,隨著經(jīng)驗的增長,他感到充實而快樂。他漸漸發(fā)現(xiàn),工作帶來的愉悅感有時候未必是因為興趣,而是一種成就感的累積。如今,他在公關行業(yè)已經(jīng)做得風生水起。
其實人生的選擇談不上次次都能百分之百正確,也避免不了后悔。但下一步如何做,至關重要。不要過度沉溺于糾結的情緒,一旦決定,就要勇往直前,不要因為害怕?lián)p失,反而一次次加大自己的損失,更不要不承認失敗。所有的一切,都可以重新來過??傊玫闷?,放得下,能夠在需要堅持時努力,在需要調整時調整,才是勇者之選。
明天的職場情況是什么樣的,我們無法預料。我只知道,能夠把握的,是我們的選擇和行動。
(摘自《讀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