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方梁(浙江省寧海中學,浙江寧海 315601)
長大后我就成了你
陳方梁(浙江省寧海中學,浙江寧海 315601)
這是一首贊美教師的歌。初聽這首歌是激動,激動于做教師的辛勞、奉獻被社會認同;再聽這首歌是壓力,壓力來自于為人師表的工作性質(zhì)。“長大后我就成了你”,你拿什么去作學生的榜樣,而無愧于學生的信任與期待?
教育的實質(zhì)是智慧和素養(yǎng)的影響和傳遞,教師的一言一行無不對學生的成長起著潛移默化的作用。為此,以身作則、言傳身教總是被作為教師的職業(yè)道德來要求。你是教師嗎?那么你不但要有豐富的學識,綜合的能力,還要有情感、態(tài)度、價值觀的培育,努力具備學生需要的各種素養(yǎng),才能讓學生有所參照,在你的基礎(chǔ)上“青出于藍而勝于藍”。
應(yīng)當說,教師角色經(jīng)長期的界定與強化,我們已不缺為人師表的意識和素養(yǎng),并仍在不斷地努力使它變得更名副其實。但也正因為如此,我們又往往走向了另一個極端,即為了身正為范而扼殺原本鮮活的個性,把自己變得“一本正經(jīng)”。結(jié)果是學生敬而遠之,或變得像我們一樣暮氣沉沉。一句“長大后我就成了你”,使我們不得不從未來人才的要求出發(fā),來重新審視和界定自己:我們目前欠缺的是什么?如何才能更好地為人師表?
“你的心中還有夢想嗎?”夢想因其美好而讓人追求,而社會總是在人類的追求中發(fā)展進步的。作為未來人才的學生不能沒有夢想,這就意味著為人師表的教師也不可或缺。但由于當前的教育目標太功利,我們做教師的工作太瑣碎,夢想就很容易在這年復(fù)一年的瑣碎中流失。如果問一句“心中還有夢想嗎”,恐怕現(xiàn)在的大多數(shù)教師都會駐筆四顧心惘然,繼而又埋頭改作業(yè)。遙想青春年華時也曾意氣風發(fā),只是距今夢已遠??嘈Γ磕??要知道教師如果沒有夢想,又如何讓學生激情昂揚?
“你的眼角還有淚花嗎?”愛心,同情心,情到深處淚自流。不管社會如何嚴酷,善良永遠是群體生活的必需。從某種角度講,也正是因為現(xiàn)實的堅硬才更需要心的柔軟來消解。面對競爭越來越殘酷的社會,讓學生擁有一顆善良的心,也就擁有了應(yīng)對世俗的力量。為此,情到深處時教師的眼角也可以有淚花。我們?yōu)槭裁床荒芸薇亲??就因為我們歷盡滄桑、年事已長?或因為我們的師長身份,必須笑看落花?“男兒有淚不輕彈,只因未到傷心處”,當某件事讓我們感傷或人類面臨深重災(zāi)難時,我們?yōu)槭裁床荒芤晦渫橹疁I,哪怕是有所失態(tài)?如果教師的心不再柔軟,又怎能讓學生關(guān)愛生命、關(guān)注社會?
“你的個性還是那樣鮮明嗎?”讓每一個人的個性得到充分自由的發(fā)展,這是人類追求的理想境界。有個性才能與眾不同,才能有一己之見,也才會有創(chuàng)新精神的張揚。民族是在創(chuàng)新中進步的,社會也因個性而豐富,個性和創(chuàng)新已成為現(xiàn)代人才的核心要素。如果問一句“你的個性還是那樣鮮明嗎?”不知道你會怎樣回答?;蛟S你也曾經(jīng)有棱有角,曾經(jīng)“大逆不道”,但在多年的規(guī)范訓練中,在為人師表的統(tǒng)一要求下,你還有所保留嗎?如果有,那就去發(fā)揚光大吧,為自己,也為學生。
“你對事物還充滿好奇心嗎?”“你做事情還會憑著一腔熱情嗎?”“你遇到問題時還能不恥下問嗎?”等等,都是我們需要自省的。培養(yǎng)學生成為志向高遠、人格健全、特長明顯、勇于創(chuàng)新、善于實踐的有用之才,是時代對教育的要求,也是社會對教師的期望。我們既然從事著這樣一份工作,以身作則既然是職業(yè)的需要,我們就不能不有所具備。
未來社會對人才的要求,就是現(xiàn)代教育對教師的要求。學生是可以塑造的,其中很大程度上取決于教師的導(dǎo)向和自身素養(yǎng)?!伴L大后我就成了你”,既是對教師的信任,也是對教師的鞭策。我們常說一切為了學生,那就應(yīng)該從學生的未來發(fā)展著眼,少點功利,多點遠見,以未來人才的要求來審視自己,以自身的發(fā)展來促進學生的發(fā)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