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奇為
寒冷的冬日,熱氣騰騰的火鍋是人們餐桌上的寵兒,尤其對于吃貨來說沒有什么是一頓火鍋解決不了的,如果有,那就吃兩頓。但是吃完火鍋之后,一些煩惱也相繼而來,如上火、胃痛、長痘痘、痛風復發(fā)等等。如何健康地吃火鍋,就成為大家關注的熱點。我們一起來總結幾個字,以便大家記住健康吃火鍋的秘訣。
不熱。一提到火鍋,眼前就浮現(xiàn)出熱氣騰騰的畫面,下菜、下肉、下魚丸……等待,開鍋了大家便迫不及待甚至爭先恐后地吃起火鍋。有人說吃火鍋就吃個熱乎勁兒,但是吃太熱的食物時食道會受傷,口腔能承受的溫度在65℃左右,而食道能承受的溫度在45℃左右,當口腔不覺得燙的時候,食道可能還是承受不了,更別提剛出鍋100℃左右的食物。所以,為了自己的食道健康,減少食道癌的發(fā)病概率,大家可以把火鍋中的食物夾到一個空碗中,溫度降下來之后再享用。
不辣。北方人吃火鍋常吃清湯鍋,但是近些年重慶火鍋、四川火鍋也開始盛行。每個人對辣的承受能力和反應不同,尤其是胃和腸道,有人吃辣之后會胃痛,會犯腸炎。因此吃辣要量力而行,建議喜歡吃辣的人以鴛鴦鍋為主,以純辣鍋為輔,不能吃辣的人最好吃清湯火鍋。
不咸。北方人的口味重是全國出名的,《中國居民膳食指南》規(guī)定每人每天食鹽的攝入量要小于6克,而人們的日常飲食攝入食鹽量往往遠遠超過這個量,一頓火鍋更是“雪上加霜”。有人喜歡吃有味道的鍋底,同時蘸醬料食用,這樣無形中又增加了食鹽的攝入量,建議鍋底多加水,少加湯,避免攝入過多食鹽,少蘸醬。
不葷。這里的不葷并不是不建議吃肉的意思,當然少吃肉更好。在開始涮火鍋的時候,建議先涮土豆片、紅薯片等等,這樣既可以增加飽腹感,減少其他食物的攝入,同時也能起到保護腸胃的作用。建議先將蔬菜下鍋,因為涮完肉再下菜會隨菜帶入一些含有嘌呤類的肉湯泡沫。如果湯里有大量的浮油,先去掉大部分浮油再放蔬菜,如果吃的是鴛鴦鍋,建議把蔬菜放到清湯里。
不酒。吃火鍋喝酒會增加痛風發(fā)病的概率,尤其是吃肉類和海鮮較多的時候。如果吃比較辣的火鍋建議不要喝白酒,如果喝啤酒,應選擇室溫的啤酒,這樣會減少腸胃負擔。
不飽。吃火鍋往往會吃得多,建議按照自己八分飽的量點菜,點多了也不要為了杜絕浪費全吃掉,以免傷害自己的胃。吃飽后不建議再食用甜品,尤其是冷飲。
不味。一般吃完火鍋,身上的味道久久不散??梢詫椎涡迈r的檸檬汁滴入水中,噴灑到衣服上,可以迅速帶走身上的火鍋味。
火鍋如果能夠健康地吃,還是益處多多的,因為吃火鍋會攝入多種食材,保證了食物的多樣性。同時吃火鍋的時候一家人其樂融融,在寒冷的冬日帶來家庭的溫暖。
編輯/陳致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