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寶應開發(fā)區(qū)國際學校博雅文學社 黃皓月
那個人
江蘇省寶應開發(fā)區(qū)國際學校博雅文學社 黃皓月
從未想過會親眼見到那個人。
他矮胖的身子向我們這邊挪了過來,每走一步都要歪著身子,好像時刻都要跌倒。
他向別人鞠躬,我注意到,他的姿態(tài)只有這時才是正常的。若他直起腰來,腿和身子不在一條直線上。他直起身子,又背過去撿那張紙鈔。
他又向別處挪去了,塑料盆里的紙鈔輕輕抖動著,硬幣劃出刺耳的聲響。終于看見了他的側臉,蒼老,麻木。嘴角微垂,臉上還有一道剛結痂的傷疤。
侏儒癥,這個只在書本上看到過的名詞,此時就呈現(xiàn)在我眼前。我定定地坐在那,看他端著塑料盆一路鞠躬過去,還要不時撿起被扔在地上的紙鈔。
他是個雜技演員,表演爬桿。我記得他的每個動作。
一個身材強壯的人搬來一根很粗的鐵桿,上面焊了幾根可供攀爬的細鐵桿。桿子立在地面上,一個人為他扶住桿子,讓他來爬。他用鎂粉擦了擦手,反復搓了幾下,便走到桿子下面。他似乎遲疑了一瞬,但也只有一瞬。他的手臂很短,但很有力量。他的雙手攥住桿子,抬頭看了眼桿頂,雙腿一勾,迅速躥到了第一個鐵桿處。下面響起了一陣意味不明的噓聲。
隨后,他雙腳蹬在桿上,雙手攀著第二道橫桿。我知道他并不輕松,他的雙腿緊緊勾住桿子,似乎很緊張。
彪形大漢緩緩抬起了桿子,他微微抖了一下。終于,桿子架在了大漢的肩上,場下一片喝彩。
他又繼續(xù)向上爬。有鐵桿的地方還算輕松,他抓住上面一道桿,將重心轉移了大半到那條手臂上;然后抬起一條腿,和另一只手在同一橫桿上;再讓另一條手臂也抓住橫桿,等身體明顯穩(wěn)了些,又抬上另一條腿。
快到桿頂時,就有點困難了。他需要微微踮腳才能夠得著頂上兩根豎著的桿,而最上面一根橫桿又尤其短,只夠他雙腳站上去。
他踮起腳,勉強夠到了豎桿的中上端,握緊,然后抬起一條腿架在橫桿上,盡力使桿靠近大腿,最后雙手一用力,另一條腿也順勢搭了上去。
整個過程,支撐他的只有一根鐵桿,而且是立在別人肩膀上的一根鐵桿。盡管訓練過,但說不害怕是不可能的。
到了這里竟然還不算結束。他把雙腿微微抬起,雙手撐在橫桿上,身體漸漸旋轉直至倒立,他雙腿騰空,微微蜷曲著。
全場響起了喝彩聲,他順著桿又滑了下來。落地那一剎,他雙腿曲了一下,有些不適應地面了。
人們臉上帶著新奇的笑意,打量著這個小個子。他低著頭。
主持人將他的故事娓娓道來,他的侏儒癥是家族遺傳,家里沒什么勞動力,日子過得很拮據(jù)……
聽著他的故事,我不由得心生敬意。他雖然身材矮小、患有殘疾,但是,他靠著自身的努力養(yǎng)活了全家人。這種自立自強的精神,讓他的形象在我心中霎時高大起來。
點評
文章中的“他”,身體殘疾,但是身殘志堅,沒有向不幸低頭,沒有向命運屈服,沒有自怨自艾,沒有以淚洗面。作者以細致的描寫,向讀者講述了“他”為生存而奮斗的一個場景。侏儒不甘心命運安排,勇于向命運挑戰(zhàn)的偉岸形象,深深打動著我們,激勵著我們努力去克服人生路上的一個又一個困難。
(指導教師:郭如桃戴躍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