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推拿治療頸源性頭痛研究現(xiàn)狀※

      2017-02-27 14:29:07寧元率非楊春雷何天翔吉登軍李亞洲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脊柱病科上海200437
      河北中醫(yī) 2017年8期
      關鍵詞:頸源頭痛頸部

      寧元率 顧 非楊春雷 何天翔 張 俊 吉登軍 李亞洲(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脊柱病科,上海 200437)

      推拿治療頸源性頭痛研究現(xiàn)狀※

      寧元率 顧 非△楊春雷 何天翔 張 俊 吉登軍 李亞洲
      (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脊柱病科,上海 200437)

      頸源性頭痛主要位于枕部和枕下部,可為單側或雙側,并向前額、眼部或頂部放射。近年來越來越多的學者關注頸部疾病引起的頭痛。本研究對頸源性頭痛的病因病機、鑒別診斷及其推拿治療的相關資料進行整理、分析,希望對今后的臨床治療有所幫助。

      頸源性頭痛;推拿;綜述

      隨著現(xiàn)代生活方式、生活習慣的改變以及生活壓力的增大,頭痛患者越來越多,且趨于年輕化。統(tǒng)計顯示,在中國城市居民中大約57%的人經(jīng)歷過不同程度的頭痛,其中頸源性頭痛約占17.8%[1]。頸源性頭痛是一類伴有頸部壓痛,而且與頸神經(jīng)受刺激有關的頭痛,早期表現(xiàn)為枕部、頂部、耳后部不適感,后轉為悶脹或竣痛感,逐漸出現(xiàn)疼痛。疼痛部位可擴展到前額、顳部、頸枕部,也可同時伴有肩背上肢疼痛[1]。頸源性頭痛的發(fā)病機制、臨床表現(xiàn)復雜,發(fā)生率高,治療較困難,日益引起人們的重視。本研究通過對近幾年推拿治療頸源性頭痛的文獻進行綜述,進一步探討其病因及發(fā)病機制,挖掘相關治療手法的優(yōu)勢,以便為臨床診療提供較好的方案。

      1 頸源性頭痛的病因病機

      1.1 現(xiàn)代醫(yī)學解剖學認識 頸

      源性頭痛的發(fā)生與頸部神經(jīng)、血

      管、肌肉、韌帶等密切相關,諸多病變均可引起頸椎病發(fā)作而導致頭痛。首先,頸部C1~C3的神經(jīng)后支及其分支分布于相應的同側頭部,C2脊神經(jīng)在寰樞關節(jié)后方穿過其狹窄的骨骼間隙,經(jīng)過樞椎橫突上方分為前、后支,橫突處附著有頸夾肌、半棘肌、肩胛提肌等多塊肌肉。當寰樞椎出現(xiàn)異常時可引起該部位肌肉、筋膜損傷,發(fā)生痙攣或無菌性炎癥,從而刺激枕大神經(jīng)或頸后神經(jīng)叢[2-3]。另外,頸部脊髓上端和延髓存在著聯(lián)系,這種連接解釋了頭面部、額部、眼區(qū)疼痛的相關性[4-5]。再者,位于腦干的前庭系統(tǒng)對缺血非常敏感,因此頸椎基底動脈系統(tǒng)供血不足時,常常伴有頭暈、頭痛[6]。因此,若椎間關節(jié)錯位、寰樞關節(jié)半脫位、鉤椎關節(jié)增生、橫突孔本身骨質增生或骨折時,均可擠壓血管或刺激神經(jīng)叢,引起頭痛。

      1.2 中醫(yī)學對頭痛的認識 頸源性頭痛源于現(xiàn)代醫(yī)學,中醫(yī)學文獻中并無該病的明確記載,但多將其歸為“頭痛”范疇,并根據(jù)疼痛的不同原因、部位、類型而擬有不同名稱,如“腦風”“首風”“頭風”?!秲冉?jīng)》中認為,六經(jīng)病變皆可導致頭痛?!稏|垣十書》將頭痛分為內傷頭痛和外感頭痛兩大類,后世多沿襲其辨證[7]。外感為六淫之邪上犯清空,遏阻清陽,或痰濁、瘀血痹阻經(jīng)絡,遏阻經(jīng)氣;內傷為肝腎不足,肝陽偏亢,或氣虛清陽不升,或血虛頭竅失養(yǎng),或腎精不足,髓??仗?。目前對于頸源性頭痛,中醫(yī)脊柱推拿學認為多為椎骨的“筋出槽,骨錯縫”即“椎骨錯縫所致,這也是推拿對脊柱相關疾病發(fā)病機制的核心認識[8]。外感風寒或跌打損傷后致頸項椎骨局部氣滯血瘀,筋肉拘緊,加之長期勞損而使骨關節(jié)間微有錯落不合縫,即“骨錯縫”,同時病變關節(jié)受到周圍關節(jié)韌帶、肌腱等軟組織的保護性限制,很難自行復位,致使頸部氣血運行不暢,清陽不能上舉而頭痛。

      2 頸源性頭痛的診斷

      首先應排除偏頭痛、緊張性頭痛、叢集性頭痛、外傷頭痛等常見頭痛?。?]。早在1983年Sjaastad已經(jīng)定義了頸源性頭痛的診斷標準[10],即頸部連后枕部牽扯痛,伴有額面部放射性疼痛。目前結合現(xiàn)代醫(yī)學對頸源性頭痛的認識,有學者提出以下診斷要點[11]。癥狀和體征:①頸部活動和頭部維持非常規(guī)體位,或頭痛側的上頸段及枕部壓迫時,頭痛癥狀加重;②頸部活動受限;③同側的頸肩、上肢、額顳或枕部疼痛,或偶有眼區(qū)癥狀。頭痛的特點:①頭痛程度中等,無跳痛及撕裂性疼痛,通常起源于頸部;②每次發(fā)作持續(xù)時間不等;③呈持續(xù)性、波動性頭痛。頸源性頭痛發(fā)作時往往伴有頭面部癥狀[12]。臨床上,諸多頸源性頭痛患者往往沒有“筋骨錯縫”,影像學上也沒有有力的支持,所以頸椎觸診檢查的陽性反應對診斷也尤為關鍵。龍層花[13]總結了“龍氏三步定位法”,即神經(jīng)癥狀定位診斷、觸診定位診斷、X線片定位診斷,觸診內容包括橫突、棘突及關節(jié)突偏歪,椎旁壓痛,病理陽性反應物等,認為頸椎棘突分叉易導致觸診誤差,檢查橫突關節(jié)突較好,并且觸診結果應與神經(jīng)癥狀及影像資料綜合判定,以提高椎體移位判斷的準確率。

      3 推拿治療頸源性頭痛現(xiàn)狀

      D.D.Palme被認為是按脊學(chiropractic)的創(chuàng)始人[14],按脊療法是通過手法整復脊柱錯位來達到治療的目的,他認為所謂半脫位是指“骨骼脫離正常的位置而擠壓神經(jīng)”,疼痛通過神經(jīng)反射投射到相應的脊神經(jīng)平面,在脊神經(jīng)發(fā)出處及脊旁可找到結節(jié)或痛點。又脊神經(jīng)與肌肉、內臟相互影響,脊柱兩側肌肉如收縮不協(xié)調,可改變椎骨位置,使椎骨錯位,壓迫或刺激脊神經(jīng)根,使其支配的內臟或肌肉組織發(fā)生病變。通過手法整復錯位脊柱,能夠達到根本治療的目的。馮天有[15]認為,脊柱相關疾病包括脊柱筋、骨、節(jié)等結構解剖位置關系異常(即結構異常)和(或)脊柱關節(jié)生理活動功能異常(即功能異常)兩方面的內容。大量臨床實踐證明,推拿手法可以起到“理筋整復”的作用,從而改變脊柱異常的解剖位置關系,達到活血通絡、緩解頭痛的目的[16]。

      3.1 頸肩肌肉松解法 左亞忠等[17]認為,目前頸椎病的發(fā)生往往與長期保持固定姿勢有關,這會導致頸肩部肌肉僵硬,對頸椎病導致的疼痛在推拿治療時應注重頸肩部肌肉的治療。我們認為,對于頸源性頭痛的治療,恢復頸部生物力學平衡是關鍵。通過手法刺激頸部肌肉能疏通經(jīng)絡,促進無菌性炎性消退、水腫吸收,使緊張的肌肉松弛,消除因兩側肌肉力量不均衡對椎骨產(chǎn)生的牽拉,解除壓迫癥狀,進而恢復頸部正常的生物力學平衡,達到從根本上治愈疾病的目的。頸部肌群繁多,主要是頸夾肌、半棘肌、肩胛提肌、前后斜角肌等,局部肌肉放松能改善肌肉僵硬,促進堆積代謝產(chǎn)物的排泄,緩解對神經(jīng)的刺激進而減輕頭痛。如張濤[18]采用放松頸肩部肌肉治療頸源性頭痛103例。具體操作:首先拿揉頸項部風府、天柱、風池、完骨、玉枕等穴;拇指按揉、揉撥枕骨下緣、枕下三角、項上線、項下線、項平面、乳突后下緣和枕大神經(jīng)行走及分布區(qū);隨后拿捏肩背部肌肉,雙手多指拿頭部五經(jīng)進行放松治療。1個療程治療痊愈37例(35.92%);2個療程治療痊愈32例(31.07%),顯效25例(24.27%),有效9例(8.74%),無效0例,總有效率100%。韋鋒[19]采用手法治療頸源性頭痛40例,采用揉捏、彈撥、扌袞拿手法放松頸項部肩部肌肉,配合按壓天柱、風府、后溪等穴,反復多次直至感覺局部放松為止;隨后分別施以頸部拔伸旋轉法和肩部提拿揉捏法。并與電腦中頻治療儀治療38例對照觀察。結果顯示:手法治療組總有效率(88.85%)明顯優(yōu)于中頻治療組(67.13%,P<0.05)。

      3.2 頸肩部松解加復位法 頸部復位手法能即刻緩解錯位關節(jié)對神經(jīng)的刺激,達到立竿見影的效果。郭勇[20]運用頸肩部放松手法配合復位手法治療頸源性頭痛54例。首先點按揉風池、翳風、阿是等穴,頭頂部疼痛者加百會、四神聰,枕部疼痛者加天柱,顳部疼痛者加太陽、率谷、頭維、角孫,前額部疼痛者加印堂、攢竹、魚腰、絲竹空、陽白;最后仰臥位在保持牽引力的情況下,觸摸偏歪棘突并予旋轉復位。結果顯示:治愈率59.26%,好轉率25.93%;治療后疼痛視覺模擬評分法(VAS)評分明顯下降(P<0.01)。魏琳琳等[21]、余明[22]研究也均用放松頸肩部肌肉聯(lián)合關節(jié)復位治療頸源性頭痛,臨床效果優(yōu)于鹽酸地芬尼多、谷維素聯(lián)合維生素B1治療。彭正成等[23]發(fā)現(xiàn),頸源性頭痛以寰樞關節(jié)錯位發(fā)生率較高,是導致頸源性頭痛的主因。經(jīng)手法復位調整后,可恢復椎間及各關節(jié)的正常解剖位置和功能,從而減輕對頸枕部神經(jīng)的刺激和壓迫,達到治療頸源性頭痛的目的。王國強[24]研究發(fā)現(xiàn),在推拿治療頸部疾病時,患者取仰臥位療效優(yōu)于坐位,研究認為相比傳統(tǒng)的坐位治療,仰臥位下患者頸肩部肌肉更容易放松,這樣有利于手法的滲透,同時也減小了手法復位操作的難度。3.3 單純正骨手法 柳小林等[25]對105例頸源性枕大神經(jīng)痛患者研究觀察發(fā)現(xiàn)均有C2棘突偏歪,其中89例患者有單側C2~3關節(jié)囊腫脹,16例有雙側C2~3關節(jié)囊腫脹,且壓痛明顯,往往伴有頸肌痙攣。且柳小林等[26]認為,脊柱通過關節(jié)突關節(jié)、椎間盤以及韌帶的連接構成脊柱的內平衡,脊柱內外平衡的協(xié)調一致是脊柱正常功能的基本保證。其通過頸椎定點旋轉復位法調節(jié)上頸段脊柱平衡,解除周圍肌肉痙攣,實現(xiàn)脊柱內外平衡,從而解除對高位頸神經(jīng)的壓迫或刺激,進而緩解了頭枕部疼痛。大量臨床試驗證實,正骨手法對急性、亞急性頸源性頭痛患者更為有效。全曉彬等[27]將120例頸源性頭痛患者分為2組。對照組60例予消炎止痛藥美洛昔康片治療,治療組60例予推拿正骨法治療。以患椎向左偏歪為例,具體操作為:患者坐位,醫(yī)者站于其后方,摸準患椎棘突,左手前臂托住患者下頜部,手掌抱住枕部,醫(yī)者左手前臂逐漸用力向上提拉,然后兩手協(xié)同使其頭向左慢慢轉動,至最大限度時,雙手協(xié)同配合,左手帶著患者頭部繼續(xù)向左稍做旋轉,右手拇指同時用力將患椎向右前方頂推,可感覺患椎有被推動移位感,常伴有“噠”的響聲。若未復正,可重復進行復位操作。結果顯示,治療組治療后V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臨床療效明顯優(yōu)于對照組(P<0.05)。

      3.4 陽性反應點按揉法 推拿治療注重“以痛為腧”,壓痛點往往是疾病陽性產(chǎn)物導致的,呈正相關性。推拿治療應有主次之分,對壓痛點及其周圍組織的松解尤為關鍵,同時可以觀察痛點周圍是否有結節(jié)、硬塊、棘突凸凹等病理表現(xiàn)。韓波等[28]以彈撥頸部陽性反應點為主推拿治療頸源性頭痛35例。操作如下:患者取俯臥位,醫(yī)生用輕柔的扌袞法放松頸肩背部約2 min;由輕到重彈撥周圍組織,重點按揉頸部陽性反應點,由淺層逐漸滲透經(jīng)半棘肌及頭半棘肌到達骨膜。對照組34例采用傳統(tǒng)推拿治療。結果顯示治療組頭痛VAS評分改善率(84.09%)明顯高于對照組(52.51%,P<0.05)。劉炎等[29]對56例頸源性頭痛患者行壓痛點強刺激推拿手法治療,并與布洛芬口服治療56例對照觀察。結果顯示,手法治療組VAS評分低于對照組(P<0.05),總有效率(82.1%)高于對照組(50.0%,P<0.05)。李錦恒等[30]、陳太聲[31]認為,適度的機械性按摩刺激對神經(jīng)末梢及其周圍的無菌性炎癥組織起到間接的松解作用,從而抑制了疼痛的傳導,促使肌痙攣隨之放松,起到“祛痛致松,以松治痛”的作用。

      4 小 結

      頸源性頭痛的發(fā)生與患者的生活習慣、工作環(huán)境及不良姿勢息息相關。目前,脊柱相關疾病的發(fā)生趨于年輕化,過勞導致脊柱提早退化。長期姿勢不當可導致頸部肌肉緊張,供血不足,肌肉痙攣,代謝物堆積,引起韌帶、筋膜炎癥及損害,兩側肌張力不等或疼痛、強迫體位,最終導致骨關節(jié)錯位。臨床上青少年出現(xiàn)頸肩不適、脊柱偏歪屢見不鮮。當上段頸椎關節(jié)功能活動障礙時,往往伴有頸源性頭痛[32]。目前醫(yī)學對于頸源性頭痛的病因、病理已經(jīng)有了一定的認識,但對其診斷仍缺乏權威的標準,僅根據(jù)影像學檢查和患者癥狀無法確診,臨床上往往需要醫(yī)者“手摸心會”,且發(fā)病機制還不完全清楚,臨床治療長期效果不佳。中醫(yī)傳統(tǒng)推拿治療可以起到滑利關節(jié)、調整筋骨、疏經(jīng)活血、理順筋膜的作用。在治療頸源性頭痛時對病變周圍組織施以扌袞、揉、按、彈撥等諸多手法,以求緩解肌肉痙攣,松解筋膜黏連,減輕組織對神經(jīng)的卡壓,同時改善局部血液循環(huán),加快致痛產(chǎn)物代謝,使病變周圍無菌性炎癥盡快吸收,從而達到緩解疼痛的目的[33]。

      就目前相關研究現(xiàn)狀來看,推拿對頸源性頭痛的治療研究應進一步明了其機制,明確診斷以減少誤診、漏診;完善手法治療方案以及操作的體位選擇。進行針對性的治療:松解患者局部肌肉、韌帶、肌腱附著點及筋膜等,壓痛陽性點可重點治療;糾正骨關節(jié)錯位,做到“筋骨并重”。同時囑患者養(yǎng)成良好的生活習慣,糾正不良姿勢,并制訂有效的鍛煉方案,積極預防。

      [1] 周秉文,陳伯華.頸肩痛[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0:256-259.

      [2] 張朝佑.人體解剖學[M].2版.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98:1525-1526.

      [3] 單志婧,李慧瑩,劉思同,等.頸源性頭痛治療新進展[J].中國疼痛醫(yī)學雜志,2014,20(12):885-888.

      [4] 沈國權.脊柱推拿的理論與實踐:脊柱微調手法體系[M].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2016:457-458.

      [5] Dvoral J,W?lchli B.Headache in cervical syndrome[J].Ther Umsch.1997,54(2):94-97.

      [6] 李永軍,牛淑芹,李偉彪.頸源性頭痛頭暈的診斷與治療[J].中國醫(yī)療前沿,2008,3(20):66.

      [7] 周仲瑛.中醫(yī)內科學[M].2版.北京:中國中醫(yī)藥出版社,2012:288-295.

      [8] 田紀鈞.錯骨縫與筋出槽治療術[M].北京:人民軍醫(yī)出版社,2007:3.

      [9] 張志凌.頸源性頭痛的診斷標準[J].中國中醫(yī)骨傷科雜志,1999,7(6):55-56.

      [10] Antonaci F,Bono G,Mauri M,et al.Concepts leading to the definition of the term cervicogenic headache:a historical overview[J].The Journal of Headache and Pain,2005,6(6):462-466.

      [11] 馮金升,華迎麗,趙華麗,等.頸源性頭痛的鑒別診斷[J].頸腰痛雜志,2003,24(1):50-51.

      [12] Manzoni GC,Torelli P.International Headache Society classification:new proposals about chronic headache[J].Neurological Sciences,2003,24 Suppl 2(2):S86-89.

      [13] 龍層花.脊椎病因治療學[M].世界圖書出版公司,2012:49-50.

      [14] Gaucher-Peslherbe PL.Daniel Daniel David Palmer:alchemy in the creation of chiropractic[J]. Chiropr His,1995,15(2):22-27.

      [15] 馮天有.中西醫(yī)結合治療軟組織損傷的臨床研究[M].北京:中國科學技術出版社,2002:229-237.

      [16] 李義凱.中國脊柱推拿的一些基本問題[J].頸腰痛雜志,2004,25(2):129-131.

      [17] 左亞忠,房敏,姜淑云,等.推拿對頸椎病疼痛、頸部功能和生活質量影響的臨床研究[J].上海中醫(yī)藥雜志,2008,42(5):54-55.

      [18] 張濤.頸源性頭痛的推拿治療[J].中國民康醫(yī)學,2013,25(4):57,86.

      [19] 韋鋒.手法治療頸源性頭痛的療效觀察[J].醫(yī)學理論與實踐,2009,22(3):285-287.

      [20] 郭勇.手法治療頸源性頭痛54例臨床報告[J].頸腰痛雜志,2007,28(5):446-447.

      [21] 魏林林,徐大志.推拿治療頸源性頭痛37例[J].按摩與導引,2008,24(4):14-15.

      [22] 余明.推拿治療頸源性頭痛的療效分析[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1,3(22):77.

      [23] 彭正成,胡建方,鄧美娥.推拿手法治療頸源性頭痛52例臨床分析[J].按摩與導引,2008,24(11):17-18.

      [24] 王國強.仰臥位和坐位推拿手法治療頸源性頭痛臨床效果比較[J].中國實用醫(yī)藥,2010,5(19):227-228.

      [25] 柳小林,石乃潔.手法觸診診斷頸源性枕大神經(jīng)痛臨床應用—附105例臨床報告[J].中醫(yī)正骨,2007,19(3):30-31.

      [26] 柳小林,石乃潔.手法治療頸源性頭痛75例[J].中國臨床康復,2006,10(31):154-155.

      [27] 全曉彬,木榮華.正骨推拿手法治療頸源性頭痛60例[J].浙江中醫(yī)雜志,2011,46(9):655-656.

      [28] 韓波,謝遠軍.手法推拿治療頸源性頭痛的臨床研究[J].陜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16,39(1):54-55.

      [29] 劉炎,李軍,趙凱明,等.手法治療頸源性頭痛的臨床療效觀察[J].中國現(xiàn)代醫(yī)生,2014,52(21):150-152.

      [30] 李錦恒,何民鵬.壓痛點強刺激推拿治療頸性頭痛35例[J].山西中醫(yī)學院學報,2012,11(2):29-30.

      [31] 陳太聲.壓痛點強刺激法配合中藥治療神經(jīng)根型頸椎病85例[J].中醫(yī)臨床研究,2014,6(10):55-56.

      [32] 鄭斌,陳紅.“靈龜八法”針法配合推拿手法治療頸源性頭痛80例臨床觀察察[J].中國中醫(yī)基礎醫(yī)學雜志,2012,18(3):306-307,311.

      [33] Zito G,Jull G,Story I.Clinical tests ofmusculoskeletal dysfunction in the diagnosis of cervicogenic headache[J].Man Ther,2006,11(2):118-129.

      R741.041;R244.1

      A

      1002-2619(2017) 08-1273-04

      2017-04-26)

      (本文編輯:曹志娟)

      10.3969/j.issn.1002-2619.2017.08.038

      ※.項目來源:上海市科學技術委員會科研計劃項目(編號:16401932300)

      △通訊作者:上海中醫(yī)藥大學附屬岳陽中西醫(yī)結合醫(yī)院脊柱病科,上海 200437

      寧元率(1992—),男,碩士研究生在讀。研究方向:脊柱及相關疾病的推拿臨床應用研究。

      猜你喜歡
      頸源頭痛頸部
      居家運動——頸部練習(初級篇)
      中老年保健(2022年5期)2022-08-24 02:36:20
      居家運動——頸部練習(中級篇)
      中老年保健(2022年6期)2022-08-19 01:42:38
      改良頸部重要外敷方法
      頭痛應該灸哪里?
      以“四天穴”為主針刺治療頸源性耳鳴驗案
      通督調神針法結合推拿治療頸源性失眠的臨床觀察
      頭痛與口疾
      特別健康(2018年3期)2018-07-04 00:40:10
      遠離頭痛的困擾
      紅土地(2016年11期)2017-01-15 13:46:38
      頸部淋巴結超聲學分區(qū)
      頸部淋巴結超聲學分區(qū)
      双鸭山市| 环江| 锡林郭勒盟| 外汇| 金川县| 巧家县| 佛教| 奎屯市| 宁海县| 简阳市| 宁明县| 江陵县| 山阳县| 伽师县| 城步| 新疆| 临沂市| 陇川县| 平昌县| 阳信县| 郑州市| 永吉县| 金坛市| 濮阳市| 广平县| 石家庄市| 通化县| 鄄城县| 张家界市| 南江县| 额尔古纳市| 聂荣县| 象山县| 嘉义市| 郓城县| 凤城市| 泉州市| 玛纳斯县| 金沙县| 吉水县| 瑞昌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