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玉松
【摘要】 目的:總結分析腦中風偏癱老人的康復訓練、護理方法及其預后。方法:選取2013年8月-2015年4月筆者所在醫(yī)院接收的90例腦中風偏癱老人,根據(jù)患者床位編號的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5例,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康復護理,觀察組采用干預性的康復訓練以及護理方法,比較兩組患者的相關指標以及臨床護理滿意度。結果:在治療后的NIHSS評分、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以及ADL量表評分方面,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臨床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結論:腦中風偏癱患者在治療后期應采取一定的干預措施加強康復訓練及臨床護理,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促進患者的預后,提高臨床護理服務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關鍵詞】 腦中風; 偏癱老人; 康復訓練; 護理
doi:10.14033/j.cnki.cfmr.2016.33.051 文獻標識碼 B 文章編號 1674-6805(2016)33-0097-02
腦中風屬于老年人群中的常見病,同時也是造成老年人群生活質量下降以及死亡率高的主要疾病,當前,我國處于人口老齡化時期,腦中風患者的發(fā)病率、死亡率以及致殘率逐年增加,腦中風已經(jīng)成為了老年人群關注的焦點問題[1-2]。為進一步提高腦中風患者的生活質量,促進患者恢復生活自理能力,延長生存質量,本文結合筆者所在醫(yī)院接收的90例腦中風偏癱老人的相關資料,就康復訓練和護理在腦中風偏癱老人預后中的應用價值分析如下。
1 資料與方法
1.1 一般資料
選取2013年8月-2015年4月筆者所在醫(yī)院接收的90例腦中風偏癱老人,根據(jù)患者床位編號的不同分為觀察組和對照組,每組45例,觀察組中男25例、女20例,年齡60~75歲,平均(67.5±6.9)歲,病程1~3年,平均(1.8±0.6)年;對照組中男24例、女21例,年齡61~76歲,平均(67.7±7.1)歲,病程1~3年,平均(1.9±0.5)年,所有患者均簽署知情同意書,并經(jīng)過中心倫理委員會批準。觀察組和對照組一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所有患者采用常規(guī)的基礎治療,對照組采用常規(guī)的藥物治療及護理,給予飲食健康指導、并發(fā)癥預防護理、心理護理、健康教育、常規(guī)生理指標監(jiān)測等[3]。
觀察組在對照組治療護理的基礎上采用干預康復訓練以及護理方法,具體的方法如下:(1)定時的對患者的偏癱肢體進行按摩,由遠至近、由輕至重、由慢至快等進行按、揉、捏等方法,并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采取合理的按摩時間以及按摩強度,每天訓練2~3次,每次按摩20 min左右;(2)在按摩到一定程度后,待患者各項體征較為平穩(wěn)后,由專業(yè)的護理人員針對性的進行被動訓練,定期的幫助患者保持肢體功能位置,指導并輔助患者完成被動訓練,活動患肢的關節(jié);(3)被動訓練到達一定程度后開始循序漸進的主動訓練,并制定訓練計劃。比如:初期進行關節(jié)伸展主動活動,先做肘關節(jié)和肩關節(jié)90°活動,再進行膝關節(jié)和髖關節(jié)的伸展練習,每天訓練2~3次,每次練習20 min左右,逐漸增加訓練的強度;然后進行床上翻身→坐位→移動→軀干平衡→站立→行走→日常生活能力等訓練,并結合患者的實際情況控制好訓練強度。其中坐位訓練注意不要動作過大,先抬高床頭30°反復練習,逐漸加大角度,站立和行走訓練要注意掌握平衡,扶好床欄,預防跌倒。
1.3 觀察指標
本次研究中的觀察指標主要有:(1)患者治療前后的NIHSS(美國國立衛(wèi)生院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以及ADL量表評分;(2)兩組患者護理滿意度。
1.4 評價標準
神經(jīng)功能分級采用的是美國國立衛(wèi)生院神經(jīng)功能缺損評分(NIHSS)系統(tǒng),滿分為10分,得分越高,患者的神經(jīng)功能越差。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法[4],下肢總評分為34分,上肢總評分為66分,滿分100分,得分越高,肢體功能運動改善越明顯;ADL量表滿分為100分,得分越低,患者的依賴性越強。患者的臨床護理滿意度采用的是筆者所在醫(yī)院自行設計的滿意度調查問卷表,根據(jù)得分情況分為滿意、一般和不滿意。滿意度=滿意例數(shù)/總例數(shù)×100%。
1.5 統(tǒng)計學處理
對兩組患者治療前后的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整理,然后使用統(tǒng)計學軟件SPSS 19.0對上述整理的相關數(shù)據(jù)進行分析和處理,計量資料用(x±s)表示,比較用t檢驗,計數(shù)資料以率(%)表示,比較用字2檢驗,P<0.05表示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
2 結果
2.1 兩組治療前后相關指標比較
兩組患者在治療前的NIHSS評分、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以及ADL量表評分方面比較,差異無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NIHSS評分、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以及ADL量表評分方面,兩組患者治療后與治療前比較,差異均統(tǒng)計學意義(P<0.05);在治療后的NIHSS評分、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以及ADL量表評分方面,觀察組優(yōu)于對照組,差異均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見表1。
2.2 兩組護理滿意度比較
觀察組經(jīng)過滿意度調查,表示滿意的有40例,一般的5例,滿意度為88.9%,對照組表示滿意的有32例,一般5例,不滿意8例,滿意度為71.1%,觀察組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0.05)。
3 討論
腦中風已經(jīng)成為嚴重威脅老年人群生存質量的主要疾病,同時也是世界范圍內共同的醫(yī)學難題[5]。腦中風具有較高的死亡率、致殘率、復發(fā)率,預后較差,大部分患者經(jīng)過緊急搶救后存在著不同程度的肢體偏癱,如何有效的改善腦卒中老年人群的肢體偏癱,提升患者的生活質量是臨床亟待解決的問題。在進行康復訓練前先給予一定的心理干預,因為腦中風偏癱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會產(chǎn)生內疚、矛盾和焦慮心理,護理人員先在心理上給予支持,緩解患者不良情緒,并詳細講解疾病的相關知識及預后情況,鼓勵患者積極配合康復訓練[6]。
老年人群本身行動不便,腦中風后偏癱進一步影響到老年人群的生活質量,對于腦中風患者應積極的進行治療,通過對癥治療和護理保障患者的各項生理指標處于穩(wěn)定狀態(tài),避免病情的進一步惡化,在病情穩(wěn)定后應該盡早的采取干預措施進行康復訓練。有研究顯示,對于腦中風偏癱患者進行的早期康復訓練越早,患者偏癱肢體恢復效果越好,患者的預后也較好[7-9]。
本次對于觀察組腦中風老年患者在康復訓練過程中采用了干預康復訓練以及護理方法,在康復訓練干預過程中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干預,從最初簡單的被動訓練到最后的主動訓練,同時在訓練強度上也是根據(jù)患者的實際情況逐漸的增加,此外,在整個康復訓練過程中,患者按照指導進行康復訓練,做到了持之以恒,促進了患者偏癱肢體的恢復[10]。
本次研究中對照組患者采用常規(guī)的臨床康復護理方法,觀察組采用干預康復護理方法,結果顯示觀察組的NIHSS評分、Fugl-Meyer運動功能評分以及ADL量表評分均高于對照組(P<0.05),同時觀察組88.9%的臨床護理滿意度高于對照組71.1%的臨床護理滿意度(P<0.05),充分顯示了腦中風偏癱患者采用康復護理干預的應用效果。采用干預康復訓練以及護理方法,一方面可以保證患者在臥床休息期間偏癱肢體不會出現(xiàn)肢體萎縮,避免病情的繼續(xù)發(fā)展,另一方面通過科學的、合理的、循序漸進的以及持之以恒的堅持訓練促進了神經(jīng)功能的恢復,進而促進肢體功能的改善。
綜上所述,對于腦中風偏癱患者在治療后期應采取一定的干預措施加強康復訓練及臨床護理,從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促進患者的預后,提高臨床護理服務質量,值得臨床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唐梅清,黃麗云,雷寅蓮.腦中風偏癱老人的康復訓練和護理[J].國際醫(yī)藥衛(wèi)生導報,2009,15(2):85-86.
[2]王春梅,胡志偉,朱金星,等.促進中風偏癱病人康復中醫(yī)護理對策分析[J].中國衛(wèi)生標準管理,2015,6(3):92-93.
[3]楊晶.腦梗塞患者偏癱肢體康復訓練護理方法探討[J].護士進修雜志,2013,28(21):1959-1960.
[4]李玉梅,劉青,沙麗,等.急性中風患者肢體偏癱康復的優(yōu)質中醫(yī)護理[J].中國中醫(yī)急癥,2015,24(12):2298-2301.
[5]何學蓉.中風穩(wěn)定期患者的肢體康復護理[J].云南中醫(yī)中藥雜志,2009,30(3):72-73.
[6]杜恩.老年腦中風偏癱患者的早期康復應用研究[J].成都醫(yī)學院學報,2013,8(1):65-67.
[7]劉民.早期康復訓練治療腦中風偏癱59例臨床觀察[J].中國民族民間醫(yī)藥,2015,24(5):75.
[8]劉蕊蕊,高海洋,樊國愛.對老年腦中風偏癱患者進行綜合護理的效果研究[J].當代醫(yī)藥論叢,2016,14(1):75-76.
[9]許獻文,余沛揚.恩必普軟膠囊聯(lián)合早期康復訓練治療老年急性腦梗塞效果觀察[J].右江民族醫(yī)學院學報,2009,31(3):374-375.
[10]于化美,宋全榮,張同明.早期康復訓練對腦卒中患者運動及日常生活能力恢復的探討[J].菏澤醫(yī)學??茖W校學報,2012,24(3):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