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田
【摘 要】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與發(fā)展,人們通過會議增進溝通、交流、協作。本文論述了會議記錄、會議紀要的特點、類型與寫作要點,分析了會議記錄與會議紀要的區(qū)別。本文的論述內容對于會務工作文書寫作具有指導意義與借鑒作用。
【關鍵詞】文書寫作;會議記錄;會議紀要
1.引言
會議是人們?yōu)榱私鉀Q某個共同的問題或出于不同的目的聚集在一起進行討論、交流的活動,它往往伴隨著一定規(guī)模的人員流動和消費。作為會展業(yè)的重要組成部分,大型會議特別是國際性會議在提升城市形象、促進市政建設、創(chuàng)造經濟效。會務工作在企事業(yè)單位的日常工作中不可或缺,會務工作文書總結直接影響到整個會議的成效及后續(xù)工作開展的力度與實施效果。本文主要針對會議方案、會議通知、會議講話稿等的特點、類型與寫作要點等進行了論述。論述了會議記錄、會議紀要的特點、類型與寫作要點,分析了會議記錄與會議紀要的區(qū)別。
2.會議記錄
在會議召開的過程中,由記錄人員把會議的組織情況和具體內容記錄下來,就形成了會議記錄[1]。會議記錄包括兩部分:一部分是記錄會議的組織情況,一般要求寫明會議的名稱、開會的時間、地點、出席人數、缺席人數、列席人數、主持人、記錄人等;另一部分是記錄會議的內容,要求寫明發(fā)言、決議、問題。這部分是會議記錄的核心。
2.1會議記錄的基本要求
會議記錄主要有如下要求:
☆準確寫明會議名稱,開會時間、地點,會議性質。
☆詳細記下會議主持人、出席會議應到和實到人數,缺席、遲到或早退人數及其姓名、職務,記錄者姓名。
☆忠實記錄會議上的發(fā)言和有關動態(tài)。
☆記錄會議的結果,如會議的決定、決議或表決等情況。
2.2會議記錄的重點
☆會議中心議題以及圍繞中心議題展開的有關活動。
☆會議討論、爭論的焦點及其各方的主要見解。
☆權威人士或代表人物的言論。
☆會議開始時的定調性言論和結束前的總結性言論。
☆會議已議決的或議而未決的事項。
☆對會議產生較大影響的其他言論或活動。
2.3會議記錄的寫作技巧
會議記錄需要滿足一快、二要、三省、四代。一快,即記得快。二要,即擇要而記。三省,即在記錄中正確使用省略法。四代,即用較為簡便的寫法代替復雜的寫法。
3.會議紀要的制作
會議紀要是記載和傳達會議情況和議定事項的公文[2]。會議紀要是獨立的公文文種,是會議的總結性文件,是對會議成果的如實記錄和集中整理。會議紀要必須是在會議記錄的基礎上加工整理而成,但它又不同于會議記錄,它重在“紀”字上,是對已開會議的內容進行了歸納梳理,是一種經過加工的兼有備查、傳達和指導性的下行文。
3.1會議紀要的寫作特點
通知具有如下特點:
☆紀實性:會議紀要是根據會議的宗旨、議程、決議等整理而成的公文,必須如實反映會議內容。
☆概括性:會議紀要并非記錄,要對會議內容綜合概括,歸納精髓。
☆約束性:對于會議紀要,作者無權變動會議議定事項,更不能隨意改動會議上達成的共識和形成的決議。
3.2會議紀要的類型
會議紀要主要包括下面兩類:
☆辦公會議紀要——用以傳達由機關、單位召開的辦公會議所研究的工作、議定的事項和布置的任務,要求與會單位和有關人員遵守執(zhí)行。
☆專項會議紀要——是指專門工作會議、專題討論會、座談會、交流會、學術研討會等會議形成的紀要。
3.3會議紀要的標題
會議紀要的標題應采用下面幾種命名方式:
☆會議名稱十文種
☆發(fā)文單位名稱十會議名稱十文種
☆紀要內容十文種
☆正題十副題
3.4會議紀要的正文
(1)開頭部分——會議概況
開頭部分要高度概括會議的基本情況。
☆會議召開的目的、指導思想或依據;
☆會議的時間和地點;
☆會議名稱和主持單位及與會代表;
☆會議的主要議程;
☆會議的主要收獲和總體評價。
上述各項,并非每件會議紀要都需要具備,要根據需要取舍及論述詳略。會議概括完成后,可用“會議紀要如下”或“會議確定了如下事項”為過渡轉入會議主體部分——主要精神部分。
(2)主體部分——會議事項,即主要精神:主要撰寫會議討論問題的意義、目的、工作情況、今后應注意的事項及工作的安排。
可以選擇應用不同的方式撰寫:
☆條項式寫法:把討論的問題和決定的事項,分條分項寫出。會議討論了幾個問題,紀要就以幾個問題各自成一點寫出;
☆綜合式寫法:按性質綜合為若干部分,然后逐一寫出。這種寫法有利于概括豐富內容,從原則高度上把問題說深講透;
☆摘錄式寫法——摘要直記會上發(fā)言內容,按發(fā)言順序或按內容性質歸類寫出。這種寫法可以使人覺得客觀、真實。
會議精神撰寫注意事項:
☆要綜合提煉會議結論,善于區(qū)別一般意見和表態(tài)性的結論意見;
☆要善于抓住主管領導人或某些權威人士發(fā)言的精神實質;
☆要緊緊抓住會議主持人的意見,尤其是其總結性發(fā)言;
☆要把握多數與會人員的意見,特別是對重大問題產生分歧而最終未能統一時,應以多數人的意見作為結論性意見。
(3)結尾部分:一方面會議紀要可以在最后提出要求和希望,或發(fā)出號召;有的會議紀要則將要求和希望放在會議主體的主要精神部分。另一方面,此部分一般對會議評價或向會議主持單位表示致謝等。另外,標明成文日期,日期也可在題注中標注。
4.會議紀要與會議記錄的區(qū)別
會議紀要與會議記錄的主要區(qū)別如下:
☆性質上:會議記錄不是公文,是會議的原始記錄,用于存檔備查;而會議紀要的性質是法定公文,要發(fā)送給有關單位,寫作要求按需使用,不是每會必寫。
☆內容上:會議紀要是對會議記錄進行整理加工的會議上達成的一致認識,是會議內容的要點;會議記錄是會議發(fā)言的原始記錄,基本上應該做到有言必錄、全而不遺,每會必錄,如實反映會議情況,不加整理歸納。
☆形式上:會議紀要基本上按照行政公文的規(guī)范格式;會議記錄沒有統一的格式,多是各單位自定。
☆功能上:會議記錄一般不公開,無須傳達或傳閱,只作資料存檔;會議紀要通常要在一定范圍內傳達或傳閱,要求貫徹執(zhí)行。
5.結語
本文針對會務工作文書寫作,論述了會議記錄、會議紀要的特點、類型與寫作要點,及其會議記錄與會議紀要的區(qū)別。對于會務文書寫作具有一定指導意義和參考價值。
參考文獻:
[1]王云奇. 會議文書寫作規(guī)范與實用例文全書[M],中國紡織出版社,2011.01.
[2]李廣明. 應用文寫作范文大全[M],當代世界出版社,201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