薦讀人
杭州學軍中學高三(8)班 仲逸青
《美的沉思》
作 者: 蔣 勛
出版社: 湖南美術出版社
自詡是個對美有著苛刻追求的人,所以在看到蔣勛先生的那句“美之于自己,就像是一種信仰一樣”時,就對此書抱有十二分的好感了。
書中,蔣先生從“初民之美——巖石與泥土”講到了“墨分五彩——宋代的水墨革命”,再從“中國藝術中的時間”談到“中國藝術中的空間”,最后又從“文人畫”寫“市民繪畫的迂回之路”,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美”,也是“沉思”。這樣的“美”是歷史中漫長的心靈傳遞,沒有它就成就不了文明。這樣的“美”比“歷史”更真實。
書中那些瑩潤斑駁的玉石、滿是銹綠的青銅器、夭矯蜿蜒的書法、縹緲空靈的山水畫,或劃痕累累,或缺角殘頁,但它們仍是“美”,美得叫人心醉,也叫人心碎。這“美”是被一層層包裹著、偽裝著的,仿佛要經過一千雙、一萬雙眼睛的頂禮膜拜(而蔣先生恰好給予了我“獻上”眼睛的機會),才逐漸透露出真正的歷史的意義,好似渣滓去盡,而這“美”才是歷史的真正核心。
《美的沉思》帶給我的不僅僅是那些展現著“美”的器物,更多的是“美”本身以及“美”之于生命的意義,就如書中所言:“時光終將流逝,然而,美的記憶長存……”
薦讀人
諸暨市草塔中學高一(11)班 周心怡
《城門開》
作 者: 北 島
出版社: 生活·讀書·新知三聯書店
北島在闊別十三年后回到北京,一個已經完全陌生的城市,于是他通過文字重建了一個屬于自己的北京。他在序中寫道:“在我的城市里,時間倒流,枯木逢春,消失的氣味兒、聲音和光線被召回,被拆除的四合院、胡同和寺廟恢復原貌,瓦頂排浪般涌向低低的天際線,鴿哨響徹深深的藍天,孩子們熟知四季的變化,居民們胸有方向感?!蔽以谖淖种凶x到的,便是這樣一個安詳、莊重、有歷史厚重感的城市。
全書最令我揪心的是《父親》這一篇。從一個兒子的角度來還原一個真實的父親是艱難的。父親一張充滿青春的自信的照片是北島關于兒時記憶的起點。慢慢地,隨著年齡的增長和心境的變遷,父親變成“紅爸爸”“藍爸爸”“綠爸爸”,然后是“黑爸爸”……整篇文章充滿了北島與父親之間的情感糾葛和觀念沖突。文章結尾“我向北京城,向父親所在的方向,默默祈禱”,北島對父親的所有愛恨情仇在此釋懷,只剩下最深的祝福。戛然而止的結尾,讓我久久不能自拔。
整本書處處透著人情味和失落感?!夺烎~》中釣上一條鉛筆頭大小的小魚時勝利者的驕傲;《游泳》中第一次體驗死亡的邊緣,得到深水合格證的得意;《養(yǎng)兔子》中最后物質與情感的斗爭;《三不老胡同1號》中的快樂生活與“文化大革命”時的激情與彷徨,以及對小學、十三中、四中求學生涯的回憶……
故鄉(xiāng)并不是你生活的那個地方,而是一個人們可以理解你的地方。北島是個游子,北京是他的故鄉(xiāng),是一片可以理解他的土地。即使現在已經變得陌生,書中的文字還是可以輕易地摧毀高樓,迎面而來低矮的平房和昏暗的燈光,還有那陣陣槐香。
城門開不開?
城門永遠為一顆疲憊的心而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