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鳳娟
【關鍵詞】挖掘 營造 寓教 素養(yǎng)
低年級教育是整個教育的基礎,語文作為一門基礎工具學科,對形成和發(fā)展小學生的思想道德素質、語文素質、心理素質、審美素質以及勞動素質等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對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語文較之其他學科,作用更直接、更全面,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實施素質教育有著十分重要的地位和作用。小學語文教學應是“素質教育”的“主陣地”,只有通過語文教學培養(yǎng)和提高學生的全面素質,才能在教學中最大限度地發(fā)揮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始終處于自主學習、主動發(fā)展的狀態(tài)。如何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滲透素質教育呢?
一、創(chuàng)設情境,激發(fā)興趣,通過有意義的學習來實現(xiàn)素質教育
課堂教學是教育教學的基本形式,當然也是進行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低年級語文教學應該充分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通過學生的有意義的學習來實現(xiàn)素質教育,全面提高學生的素質。有意義的學習不是憑空產(chǎn)生的,它要使學生具備有意義學習的心向和興趣。興趣指一個人力求探索某種事物,獲得或接近某種事物的心理傾向,它是學生獲得知識、擴大視野、激發(fā)學習自覺性和積極性的重要動力。好奇心又是學生產(chǎn)生興趣的先導。世界是充滿問號的,小學生對萬物喜歡問“為什么”,什么事都想去試試。他們的這種好奇心,天然美妙,閃著求知的靈光。根據(jù)這一心理特點,創(chuàng)設情境,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的興趣。例如,在教學小學語文第二冊第7課《烏鴉喝水》時,在講解中可采用直觀教學法。
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培養(yǎng)自主學習的能力。素質教育的實施必須堅持“以教學為中心”優(yōu)化教學過程,向課堂要素質。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常常是教師問,學生答,整個課堂是學生跟著老師的問題轉。而這看起來熱鬧的課堂氣氛,卻只有少數(shù)的優(yōu)等生得到發(fā)展,得到鍛煉,大多數(shù)學生只是在“看熱鬧”,訓練范圍很小。素質教育要求我們要面向全體學生,要促進學生全面發(fā)展,培養(yǎng)自主學習和自我發(fā)展能力,首先要改變教育觀念,鼓勵“小組討論式”的學習方法。注重學法的指導是現(xiàn)代教學的發(fā)展趨勢之一。當今高科技的發(fā)展一日千里,日新月異,這就是要求學生必須具備一定的自主學習能力。要適應社會的需求,許多東西要靠自己去學習。因此,實施素質教育,培養(yǎng)學生自主學習是關鍵。組成學習小組,既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熱情,又培養(yǎng)了學生的群體意識,更體現(xiàn)了素質教育的全民性。
二、憑借教材,在教學內容上落實素質教育
挖掘教材(包括課文、練習、訓練體系)中的素質教育因素,通過教學充分體現(xiàn),并在教學中對教學內容揚長避短,使教學內容更好地為素質教育服務。如在教學小學語文第二冊第19課《王冕學畫》時,王冕看到雨后的荷塘產(chǎn)生一種迫切的把這美景留住的感情,這也是他刻苦學畫的動力。這么豐富的內涵怎樣讓學生理解呢?我把重點放在了引導學生感受荷塘之美上。一是理解語言文字之美,二是讀出晚霞中荷塘之美。在講讀中,一位學生說:“這荷塘的顏色很美。荷葉碧綠,荷花粉紅,加上夕陽的照射多美呀?!绷硪晃粚W生說:“這荷塘還有一種生機,大雨過后,它們多么亮,都好像在爭著生長?!边@使我想起巴金先生作品中的一句話:“那每一片樹葉上都仿佛有一個新的生命在顫動;”他們這么小的年齡竟然也能感受到如此神秘的東西,這正是課文理解的到位。
三、寓思想教育于傳授知識之中,使學生全面發(fā)展
素質教育的關鍵是思想品德教育,我們反對搞形式主義,提倡思想品德的教育與教學內容有機結合,這就要求語文教師做好兩方面的工作。一是要善于利用教材,充分挖掘教材中進行思想品德教育的有利因素。小學語文課本中的許多課文都具有這方面的教育功能,像介紹祖國燦爛文化成果的課文《趙州橋》、《長城》等,古詩、古典名著節(jié)選等,介紹祖國社會主義偉大成就的課文《參觀劉家峽水電站》、《人民大會堂》等,歌頌英雄模范人物的課文《狼牙山五壯士》、《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等,描寫祖國大好河山的課文《桂林山水》、《富饒的西沙群島》等。通過這些課文的教學能從不同角度對學生進行良好的愛國主義教育。二是要善于從學校、社會、報刊雜志、電視廣播等渠道收集素材,凡是能反映祖國建設、家鄉(xiāng)發(fā)展、新人新事等方面的素材,都留心收集在冊,以備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和道德品質教育。
四、營造鞏固課堂效果的氛圍,使語文教學落實素質教育
心理學家告訴我們:好玩,是小學生的天性。如果能讓學生從玩中鞏固課堂教學,使課堂教學在學生娛樂中得到創(chuàng)造性的延續(xù),那么,培養(yǎng)小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素質就會得以具體落實。課后“思考練習”是課堂知識的消化與鞏固,學生完成得優(yōu)劣,在一定程度上體現(xiàn)了課堂教學效率的高低。我采用課后作業(yè)展覽的形式,讓學生從書寫到內容,比比看看,想想議議,學學做做,迅速獲取成功或失誤的信息,有效地進行反饋矯正。同時訓練學生取長補短、自我激勵的心理素質。請學生對學習中的問題大膽質疑,從而使老師發(fā)現(xiàn)教學中的疏漏之處,為研究學法、確定課堂教學研究課題提供依據(jù)。學生的課后學習活動是課堂學習的延伸。每學完一課、一單元,我都采用多種方式誘發(fā)學生的記憶和探索。
五、低年級語文教學的著力點應放在雙基訓練上,以語言素質為核心,全面發(fā)展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
語文教學的實質是以語言素質為核心的人才培養(yǎng)活動,而這樣的人才,要有良好的個性和獨立創(chuàng)造精神,以適應社會的急劇變化和高度信息化的21世紀。語文教學尤其是低年級語文教學更應根據(jù)這一特點,全面培養(yǎng)學生的語文素質,發(fā)展學生的語言個性,小學語文教學的最基本任務就是從教學生識字寫字開始學習語言,培養(yǎng)正確理解和運用祖國語言文字的能力。語言有書面語言和口頭語言。口語在人們的學習生活實踐中占有重要地位,低年級階段學生聽說能力的培養(yǎng)是非常關鍵的。由此可見,低年級語文教學要在新形勢下對雙基教學有所發(fā)展,在教會學生聽說能力上下功夫。仍以低年級教學為例:小
學低年級教材選的多是些較短的詩歌、故事。教師在讀講課文中應注意選擇恰當?shù)姆椒ń虝W生說,讓學生多說、多讀、多寫、多背、看圖回答問題,看圖說一段話或幾段連續(xù)的話,或者把自己的見聞感受按一定要求講給別人聽,還可以通過例句訓練學生說話得體。同時還要鼓勵學生大膽說,不加修飾地直說,進而引導學生說得有層次、有條理、迅速、準確、生動。
綜上所述,實施素質教育要從低年級起步,使素質教育融合在語文教學的每一個地方,在低年級語文教學中充分體現(xiàn)素質教育,激發(fā)興趣,給學生創(chuàng)設成功發(fā)展的空間,使每個學生的能力和個性都得到全面健康的發(fā)展,以適應新世紀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