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代時,有一個叫張士選的讀書人,他年幼的時候,父母就去世了,是他的叔叔把他養(yǎng)大的。張士選對叔叔非常尊敬,跟他叔叔的七個兒子也都相處得很和睦。
張士選的祖父遺留下來不少家產(chǎn),但還沒有劃分這筆家產(chǎn)。等到張士選17歲的時候,他的叔叔決定把這筆家產(chǎn)劃分好,就叫來張士選,對他說:“如今,你也長大成人了,我和你把祖父遺留下來的家產(chǎn)分做兩份,一份給你,一份給我?!蹦闹瑥埵窟x堅定地回答:“叔叔,您有七個兒子,我跟他們都是兄弟,要分的話,應(yīng)當(dāng)把家產(chǎn)分做八份才好?!彼氖迨逵行┰尞?,不過,依舊堅持說:“不行,一份是給你父親的,一份是給我的,分成兩份就好?!睆埵窟x說:“您養(yǎng)育我這么多年,我還不知道怎么報答您呢!再說,把家產(chǎn)分我一半,不分給我的七個兄弟,這是不合適的,分做八份吧!”在張士選的堅持下,他的叔叔就答應(yīng)他了。由于張士選的感恩和謙讓,家庭一片祥和。
【智慧小語】
“事諸父,如事父”所要表達(dá)的就是尊敬父輩,以孝敬父母的方式來孝敬我們的父輩。故事中的張士選就懂得這個道理,叔叔是他的親人,而且對他有養(yǎng)育之恩,這樣的恩德他不能忘記,時刻想著要報答。如果他真的拿了一半家產(chǎn),他的堂兄弟分得的就會少很多,所以他堅持讓叔叔分成八份,這樣叔叔他們整個家就會得到更多的家產(chǎn),這樣的做法,對他的叔叔來說是盡孝道,對他的七個堂兄弟來說是盡了悌道,因此他們的家庭十分和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