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秋含
橋,是架設在江、河、湖、海上用來跨越障礙的建筑物,是交通運輸必不可少的。一座橋能承受的重量與什么有關呢?今天,我就通過“搭紙橋” 實驗來揭示其中的一點關系。
實驗的器材有:
1個小鋼盤、半張A4白紙、2個透明塑料杯、1把學生用的小直尺、若干胡蘿卜塊。
放3塊胡蘿卜塊……
我先將2個透明塑料杯杯口朝下放在桌子上,當作“橋墩”,2個“橋墩”之間的距離是12厘米;再把半張A4白紙當“橋面”,平放在“橋墩”上;用胡蘿卜塊當“重物”,放到“橋面”中間。我剛放了3塊胡蘿卜塊,紙橋就垮塌了。
放19塊胡蘿卜塊……
用什么方法能讓紙橋不那么容易垮塌呢?我?guī)е@個疑問求助老師。老師建議我將那半張A4紙的兩條長邊向上豎折并立起。我把經(jīng)過改造的“橋面”放到“橋墩”上,再小心翼翼地往“橋面”上放胡蘿卜塊。這一次,我放了19塊胡蘿卜塊后,“橋面”才垮塌。同樣的裝置,只是改變了“橋面”的形狀,承載的重量就翻了幾倍,真不可思議。
放39塊胡蘿卜塊……
老師看著我茫然的表情,沒有給我作任何解釋,而是叫我再次改變“橋面”的形狀,把剛才“凹形”的半張A4紙折成瓦楞紙一樣的形狀,就像扇子的扇面。我把這種“橋面”放在“橋墩”上,將胡蘿卜塊一塊一塊地放到“橋面”上。好家伙,我放到39塊時,“橋面”才垮塌。
同樣的材料,同樣的裝置,改變它的構建形狀,它的載重量竟會發(fā)生這么大的變化!之后,老師給我講解了其中的原理。她讓我在生活中多觀察、多做實驗、提高動手能力,把一些不知道的原理通過做實驗來驗證,用科學知識來解釋這些現(xiàn)象。
指導老師:張新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