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玩的雞毛游戲很簡單,幾個小伙伴,每人選一根自己最滿意的雞毛,找上誰家的大門,把雞毛貼上去,一只手按著雞毛根部,另一只手一下一下?lián)崦u毛,使它“發(fā)電”,貼在門上面。然后把手松開,誰的雞毛貼的時間長,誰就是贏家。
撫摸雞毛時還要唱一首兒歌:
雞毛雞毛你看家,我到南邊采梅花。
一朵梅花沒采了,掙了錢,給你花。
你花七個我花仨。
為了想成為贏家,我們選擇雞毛是很嚴格的。不但要長些寬些,還要柔軟有彈性、油光锃亮的。后來,聽說剛殺的雞毛更好;過了些日子,又聽說活雞的雞毛最有靈氣,貼的時間最長。
于是,我們圍堵大公雞。大公雞驚嚇得四處逃竄。可是,剛拔下來的雞毛,貼在門上的時間也不一定長。我想,說不定公雞受了驚嚇,它的翎毛再沒心思和我們做游戲了。
(節(jié)選自金波《快樂雞毛》,題目為編者加)寫法出擊
在作者的記憶中,貼雞毛的游戲雖然道具很簡單——只有一根雞毛,但感受是快樂的,比如唱兒歌,比如雞毛的選擇,比如猜測雞毛貼在門上時間不長,是因為公雞受了驚嚇,讀來眼前仿佛真有這么一群孩子,為了得到雞毛對大公雞窮追不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