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朝鮮、馬來西亞、德國、韓國特派特約記者 莽九晨 歐賢安 青木 張靜 ●任重
朝鮮和馬來西亞的外交爭端7日進一步危險地升級:朝鮮當天禁止馬來西亞公民出境,馬來西亞則迅速做出回擊,禁止所有在馬的朝鮮公民出境。馬來西亞警方當天還全面封鎖朝鮮駐馬使館,聲稱涉嫌毒殺金某的嫌犯還躲在使館內,要跟嫌犯耗下去,直到他們出來。韓聯(lián)社稱,雙方實際上把對方國民當人質扣留,這種惡化程度超過斷交。國家間出現(xiàn)外交紛爭甚至斷交都不稀奇,但鬧到朝馬這種極端的程度,還是比較罕見,甚至在國際外交史上也很難找出先例。朝馬會斷交嗎?很多媒體提出這一疑問。馬駐朝鮮大使館已經啟動“應急機制”,顯然在為最壞情況做準備。有媒體認為,兩國斷交只是時間問題。
“你做初一,我做十五”
朝中社3月7日突然報道了一則消息:朝鮮外務省禮賓局7日應有關機構請求,通知馬來西亞駐朝大使館,朝方暫時無法允許在朝鮮境內的馬來西亞公民出境,直到在馬發(fā)生的事件公正解決,在馬朝鮮外交官和公民完全獲得安全保障為止。外務省禮賓局表示,希望馬來西亞駐朝大使館和馬外交部從珍惜和發(fā)展雙邊關系的善意立場出發(fā),盡快公正解決上述事件。在此期間,馬來西亞駐朝外交官和公民將在與以往相同的條件和環(huán)境下正常生活。
消息非常簡短,毫不拖泥帶水,沒提供任何背景。此前一天,朝鮮宣布驅逐馬來西亞駐朝大使。馬駐朝鮮大使館6日晚立即啟動“應急機制”,焚燒文件,搬運行李裝車,準備第二天早上離開。據(jù)報道,7日早上,馬駐朝使館降下國旗和東盟旗幟,隨后有3輛汽車先后離開使館前往平壤機場,準備返回馬來西亞,但在登機時受到阻攔。
對于朝方禁令,馬來西亞迅速作出回擊。據(jù)《星洲日報》報道,7日早上,馬國副總理兼內政部長艾哈邁德·扎希德召開記者會,宣布即時禁止所有朝鮮駐馬使館官員及工作人員,通過任何管道出境。扎希德說,馬國將依據(jù)維也納國際公約,尋求盟國的援助,將目前還留在朝鮮的馬國人帶回國。他還說,目前政府不會關閉馬來西亞駐朝鮮大使館,但將在周五的內閣會議提出討論。
稍后,馬來西亞總理納吉布進一步頒布禁令,禁止朝鮮公民離開馬來西亞。據(jù)馬新社報道,正在印尼訪問的納吉布為此縮短行程,緊急回國召開國家安全理事會會議,處理危機。他在一項聲明中強烈譴責朝鮮禁止馬國公民離開該國,并聲稱這是一個令人感到憎惡的行為,因為朝鮮禁令使得馬國公民成為了人質,朝鮮完全無視國際和外交法規(guī)。納吉布表示,已經指示全國總警長禁止所有朝鮮公民離開馬來西亞,直到在朝鮮的所有馬來西亞人的安全獲得保障為止。他說,馬來西亞是一個愛好和平的國家,致力于與所有國家保持友好關系。然而,為了保護馬國公民的首要任務,馬國毫不猶豫地采取一切必要的措施。納吉布還呼吁朝鮮領導人立即釋放在朝鮮的馬國人,以免沖突進一步升級。
隨后馬來西亞加強了對出入境口岸的控制,包括陸路口岸。馬來西亞《南洋商報》稱,馬內政部表示,已經加強馬泰邊境的檢查工作,防止朝鮮人從馬泰邊境離開馬來西亞。
馬來西亞《中國報》的評論是,“你做初一,我做十五”。英國廣播公司稱,雙方多次采取“以牙還牙”的行動已導致外交對峙持續(xù)升級。兩國采取的行動都非同尋常。聯(lián)合國《世界人權宣言》第13條規(guī)定,任何人都享有離開或回到任何國家的權利,包括自己的祖國。馬來西亞簽署了這一宣言,但朝鮮沒有。兩國采取的禁令還違反了雙方都簽署過的《維也納外交關系公約》。
“朝馬展開史無前例的人質外交”,《韓國日報》7日的報道稱,隨著金正男遇害事件持續(xù)發(fā)酵,朝鮮和馬來西亞最終陷入史無前例的互相扣留對方人員的“人質外交戰(zhàn)”。在遭到馬方停止簽證免簽、驅逐大使等打擊后,朝方拿出禁止在朝馬來西亞公民回國的強硬牌,兩國關系實際上已經惡化到斷交以上的程度。有分析認為,朝鮮之所以拿出“人質外交牌”,從另一方面顯示了其外交困局。有報道說朝鮮駐馬來西亞大使館也在焚燒文件并準備撤離,這實際上意味著朝馬即將斷交。
馬方一度封堵朝鮮使館
在這場“互扣人質”的沖突中,雙方手中的“人質”并不對等。據(jù)馬新社報道,馬外交部副部長理查瑪力肯7日確認,11名馬來西亞人在平壤,其中馬駐朝鮮大使館職員3人,聯(lián)合國糧食計劃署職員2人,其余都是家屬。沒有游客、學生以及商人滯留在朝鮮。他說,外交部已經與這些還在朝鮮的人士聯(lián)絡,確認他們依然處于安全的狀態(tài),也沒有即時生命危險。
實際上,處于風暴眼中的馬來西亞在朝人員并沒有感受到外界想象的那樣緊張。馬新社報道稱,一名居住在朝鮮平壤的馬國女子表示對朝方禁令毫不知情。她說:“是真的嗎?我們沒有接到這個消息。”
朝鮮在馬來西亞的人要多得多。美聯(lián)社7日稱,據(jù)估計有大約1000名朝鮮公民生活在馬來西亞,他們的身份包括外交人員和務工者。
正是這種不對等,讓外界對朝鮮的舉動充滿好奇。美國《紐約時報》稱,尚不清楚朝鮮想達到何種目的??赡芘c對馬方調查金某的死亡不滿有關。朝鮮已對馬來西亞警方就2月13日金某于馬來西亞首都國際機場遭VX神經毒劑毒死的結論予以了駁斥,也一直要求馬來西亞將金某遺體交給朝鮮大使館。
外交沖突升級后,馬來西亞警方在案件調查方面表現(xiàn)得更為強勢。據(jù)馬《東方日報》報道,馬國警方7日上午11時55分封鎖朝鮮駐馬使館。多輛警車及大批警員陸續(xù)抵達,據(jù)當?shù)孛襟w現(xiàn)場觀察,約有6輛警車及10名警察,前后圍堵大使館的道路。警方在大使館前拉上一條黃色警戒線,禁止任何車輛出入朝鮮大使館。曾有朝鮮大使館汽車強行出來,到了警戒線不斷鳴笛,但警方堅決不讓他們出來,最后汽車退回大使館。
馬來西亞全國警察總長卡立7日在檳城說,警方相信涉嫌毒殺金正男的朝鮮籍嫌犯仍躲在駐馬大使館,警方將與對方打持久戰(zhàn),駐守在大使館等他們出來。他強調,警方現(xiàn)階段不會硬闖朝鮮駐馬大使館。他說:“我們會在大使館外等,他們一定會出來,就算等5年,多少年我們也愿意等,直到他們出來為止。”他表示,警方將與這些嫌犯“耗下去”,而警方絕對有這個時間。
另有媒體報道稱,朝鮮駐馬大使館參贊金宇宋下午走出大使館,與在場駐守的數(shù)名警官進行交涉,警方隨后拆除了大使館前的警戒線,擋在大使館前的警車也后退讓道。
赴馬來西亞吉隆坡的朝鮮代表團7日上午抵達北京,并于當天下午搭乘高麗航空航班返回平壤。中國外交部發(fā)言人7日證實,朝鮮駐馬來西亞大使姜哲于當天凌晨抵達北京,目前正等待回國。
馬外交面臨挑戰(zhàn)
“該出手時就出手”,《星洲日報》的評論稱,此次馬方先禮后兵,不得不采取必要的手段,就是要讓朝鮮明白馬方的態(tài)度。馬來西亞此次出手不軟,人民應該齊心對外,讓馬來西亞捍衛(wèi)尊嚴,使國際社會另眼相看。
據(jù)馬來西亞《東方日報》報道,有國會議員7日提出議案,要求國會強烈譴責朝鮮的舉動,同時支持政府在朝鮮的事件上所做的舉動,要求確保馬來西亞的主權不被侵犯。馬民主行動黨國會領袖林吉祥稱,國會應該在8日采納一項跨黨派的緊急動議,譴責朝鮮,并呼吁朝鮮即時撤銷馬國人民離開朝鮮的禁令。他說,馬國人民全力支持政府為了保障馬國人民在朝鮮的安全,以及抗議朝鮮政府而采取的堅決行動,包括和朝鮮政府外交關系的破裂。
一些韓國和西方媒體認為,朝鮮對馬來西亞的需求多于馬方對朝鮮的需求,因此馬方對與朝鮮的關系“并不留戀”。馬來西亞《郵報》7日也稱,對朝鮮來說,馬來西亞可不僅僅是旅游目的地國,也是該國與世界通聯(lián)的出口。過去,朝鮮選在吉隆坡進行國際談判。如今,朝鮮行將失去這個重要的外交基地,是平壤的重大損失。
但馬國也有人認為,若馬來西亞只是單方面付出,沒有從朝鮮獲得一定的好處,兩國不會建立如此長久的外交關系?!稏|方日報》采訪的馬方國際關系學者認為,朝鮮之所以會禁止11名馬國人出境,是想以此作為談判籌碼,又或為讓馬方主動要求與朝鮮對談。但不管是馬來西亞還是朝鮮政府,都需要好好去想,是不是應該展開對話,僵持不下只是浪費時間??梢钥隙ǖ氖?,若雙方持續(xù)采取強硬姿態(tài),斷交在所難免。
“這是馬來西亞立國60年來外交上遇到的最嚴重的一場挑戰(zhàn)”,《中國報》評論說,馬國經歷過馬印對抗,對手是大國印尼,經歷過馬新分離,對手是一水之隔的新加坡。跟印尼、新加坡的爭執(zhí),彼此以理力爭,雖是外交戰(zhàn),雙方遵守國際準則,能從對立的境地返回和氣的局面。該評論認為,現(xiàn)在不同,馬朝關系已經陷入不冷靜險境,雙方似乎沒有了可以心平氣和對話的環(huán)境?!?/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