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顯斌
【摘 要】語文課堂多種語言的巧妙應用與表達可以更大程度地激發(fā)初中學生的語文學習熱情,調(diào)動學生語文課堂學習的積極性,增強自己的課堂主人公意識,在輕松愉快的教學氛圍中感受語文教學的魅力,從而使得初中語文課堂更加鮮活生動。
【關(guān)鍵詞】初中語文 教學語言 問題 策略
中圖分類號:G4 文獻標識碼:A DOI:10.3969/j.issn.1672-0407.2017.04.155
教學是一種復雜、精密的教育活動,在教學過程中形成了多樣化的溝通活動。所以,教學活動其實就是一種具有語言性的活動行為。教學語言主要的特點就是需要溝通,與學生進行知識交流時所使用的專門的教育話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發(fā)揮自身的創(chuàng)造力,調(diào)節(jié)和平衡教學氛圍,以最大限度來帶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和主動學習的行為,這是一種具有感官的語言技能教學活動。教學語言對教育培養(yǎng)有非比尋常的重要作用,不管是科技再進步,教學手段再優(yōu)秀,如果缺少教學語言的扶持,那么就會失去意義。
一、提升教師初中語文課堂教學及語言表達能力
初中語文教師的語言表達方式直接影響到學生的語言表達,因此,初中語文教師應該積極提升自身語言表達的水平,為學生樹立優(yōu)秀的榜樣,并潛移默化的影響學生學習的語言表達方法。語言表達不僅僅要清晰的表達出表述者的意思,語言表述還要求語言明確的表現(xiàn)表述者的感情。初中語文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過程中構(gòu)建的語言環(huán)境也應該同時注意語意以及感情的表述。首先,教師應該根據(jù)初中學生的語言理解能力構(gòu)建適應初中學生語言水平的語言環(huán)境。教師語言表述中要口齒清晰,吐詞清楚。此外,教師表述的語言要盡量使用書面語言,盡量避免使用口頭禪。其次,初中語文教師還要重視學生語言表述能力的培養(yǎng)。初中學生語言表述能力的培養(yǎng)也是初中語文教學目的之一,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語文教師應該重視學生語言表述能力的培養(yǎng),給學生課堂上語言表述的機會,并引導學生多使用專業(yè)詞匯,要求學生語言表述精煉清楚,以鍛煉學生的語言表述能力。語言表述能力與語言理解能力是相輔相成的,教師在初中語文課堂教學中,要充分掌握語言表述與語言理解兩者之間的關(guān)系,既要讓學生具備較強的語言表達能力,同時又要讓學生正確理解別人語言所表述的意思及感情,以讓學生具備更加扎實的語言基礎,提升初中學生的語文水平。
二、加強課堂語言的有效性
(一)提問語要具有有效啟發(fā)性
提問語的質(zhì)量直接影響語文課堂教學的效果。提問語的設計需要注意多方面的原則。1.把握好時機,當學生對某一部分文章感到困惑不解時,教師可適時提出問題。2.提問要明確,即教師提出的問題要有強烈的目的性,同時問題表述也要清晰準確;同時,提問必須要有啟發(fā)性,提問要由淺入深,逐步解開學生心中的困惑;另外,提問要有梯度性,教學提問要依據(jù)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和學情表現(xiàn)出層次性,從易到難、從簡單到復雜,始終把握好學生的注意力。提問語的設計方法也是多樣的,如迂回設問,言此意彼;新穎設問,巧妙務實;互動設問,生成活力。
(二)過渡語要自然合理
教學語言上,一定要注意過渡語的使用,必須要遵循自然合理。因此需要做到幾個方面。首先,所使用的語言一定要合理自然。教師在進行教學中要了解和關(guān)注不同的教學內(nèi)容之間的關(guān)聯(lián),以靈活的言語來幫助教學內(nèi)容進行過渡轉(zhuǎn)換。其次,所使用的教學語言要具備發(fā)散性,這樣過渡語能夠促進學生進行思維思考,讓學生快速的進入到對教學內(nèi)容的思考中。最后,教學語言因況而定,根據(jù)教學內(nèi)容和情境來設計不同的教學語言。
(三)實現(xiàn)激勵評價,促進學生自主發(fā)展
學生對學習的態(tài)度往往受到內(nèi)心的影響。因此,在進行語文教學中通過激勵評價方式來促進學生進行自主學習,進而提高課堂教學的效率。如,通過課堂閱讀完課文后,可以先讓學生試著去說一下對文章的理解,然后其它同學可以進行補充,最后再由老師去進行總結(jié)歸納。這樣同學之間的交流,取長補短。將學生作為激勵評價的主體。通過不同的意見,進而達到激發(fā)學習的興趣和自信力。我們只有正確地運用評價,充分發(fā)揮評價的多元化方法、合理發(fā)揮評價的多元化手段,巧妙發(fā)揮評價的藝術(shù)性,才能幫助學生樹立自信,激勵學生去學習,去挑戰(zhàn)新的高峰;才能幫助學生了解自己,正視自己,發(fā)展自己;才能鍛煉學生健康的身心,促進學生的全面發(fā)展。
三、注意體態(tài)語言的運用
在使用富有感染力的語言的同時,也要恰當?shù)厥褂煤皿w態(tài)語,一個眼神、一個表情、一個手勢,都會讓學生感到自己和老師之間沒有距離,讓學生感到十分親切,使學生樂于并積極地參與到課堂學習中來,會收到良好的教育教學效果。接下來,我們就談談如何使用無聲語言,使課堂充滿魅力?
1.用好眼睛。眼睛是心靈的窗戶,一個人傳情達意除了有聲語言外,主要靠眼睛語。語文教學中,教師不僅靠眼睛對聽課人察言觀色,以便掌握其心理活動,而且靠它表達講授內(nèi)容,教師的眼睛里要表現(xiàn)出教師本人對講課內(nèi)容的情緒體驗,以輔助語言去感染學生,因此,教師應使自己的眼神與作品思想保持同步。
2.掌握好表情,教師對自己表情的顯露和運用,其重要性僅次于眼睛。講課對表情的基本要求是:熱情專注,真摯可信。所謂專注熱情,是對聽課者的態(tài)度而言,所謂真摯可信,是對講課的課文內(nèi)容而言,講到高興時,就要喜笑顏開;講到憤怒時,就要怒容滿面;講到困難時,就要愁云密布等等。隨著課文感情的變化而變化,這些多變的表情信息必將作用于聽課者的觀察器官,引起思想共鳴。
3.要做好手勢。手與腦中的感覺區(qū)和語言區(qū)聯(lián)系十分緊密,一個人的愉快、苦惱、疼痛,興奮都可以用手勢表達出來,手勢既可以表情達意又可以摹形狀物,具有很強的注意力和吸引力,巴爾扎克筆下《守財奴》中葛朗臺臨終時心理畸形的一“抓”。同樣在教學中給學生留下深刻的印象。講課對手勢的要求是:形象有力,準確得體。
總之,初中語文語言教學是教師和學生之間傳遞信息的橋梁。在新課程改革下,語文教學語言學習對于學科是相當重要的,同時也是初中語文教學中不能缺少的一個重要部分。教師和學生的交流主要是靠語言,這對于教師來說是一個挑戰(zhàn)。因此,教師應該不斷地加強自身的學習,配合學生的實際情況,當然,學生也要配合教師的教學。相信在教師和學習的共同努力下,就能真正實現(xiàn)初中語文課堂教學的本質(zhì)。
參考文獻
[1]吳翠芳.初中語文教學語言的設計及運用探究,《作文成功之路旬刊》,2015年第3期。
[2]陳廣生.初中語文課堂教學語言有效性分析及相關(guān)問題闡述,《科普童話:新課堂》,2016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