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夕
在家具店內(nèi)盯著一張舊式圓桌良久,店主問,還考慮什么?我說,考慮它的實用性。因為那桌面下的“裙”太長了,腿伸不進,椅子得和它保持一段很不方便的距離。
店主提議:“可以在上面放一張大玻璃,不就解決問題了?”問題是,如果放這樣一張古董圓桌在家中,應該是為了隨時享受那木紋的歷史感、線條比例之美,并湊合使用。但在上面放上一塊玻璃,一反光,木紋就會像被放進透明棺材中般失去了生命,更別說會扭曲本來的比例,糟蹋了桌子的意義。
類似的事很多:見過太多家庭的電視遙控器,都沒有撕掉本來的保護膜;或是撕開了,卻再次套上一個透明塑料袋,然后開始使用。為什么要這樣?再笨都知道,是為了保護遙控器不受污、不刮損。更笨的是,不受污、不刮損是為了保護遙控器完整好看,采用的方法卻是套上一個丑的東西在外面,直到那電視機壽終正寢。為了保住原來的面目,而令本來的面目永遠不見天日。這種笨,我們有多少人犯過而不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