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船舶職業(yè)技術學院公共課部,湖北武漢 430050)
高校籃球教學中競賽教學法的運用
孫羽楓
(武漢船舶職業(yè)技術學院公共課部,湖北武漢 430050)
作為我國高校體育教學與體育活動中最常見的項目,籃球教學一直是高校體育教學的重點內(nèi)容。隨著高校教學改革的逐漸深入,教師在籃球教育中合理運用競賽教學法,能增強學生學習籃球的興趣,提高學生的籃球技戰(zhàn)術水平,通過對抗性比賽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與心理素質(zhì)。
籃球教學;高職學生;競賽教學法
籃球是我國高校體育教學中最常見的項目,也是大學生開展體育活動、進行體育鍛煉運用最為廣泛的項目之一。長期以來,高校的籃球教學依然停留在傳統(tǒng)的“講解、示范、練習、糾正、鞏固、提高”的灌輸式教學模式,限制了學生的學習興趣。當前隨著高校教學改革的進一步深化,體育教學中越來越強調(diào)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調(diào)動學生學習的興趣。因此,在高?;@球教學中嘗試采用競賽的方式,豐富課堂教學,幫助學生建立起對籃球運動的熱情,值得嘗試。
根據(jù)國家高等教育重點體育教材《運動訓練法》中的解釋,競賽訓練法是指“通過模擬真實的競賽條件,嚴格按照競賽的方式和規(guī)則進行訓練的方法?!币虼?,競賽教學法可以理解為教師在課堂教學中模擬真實的比賽場景,運用比賽的規(guī)則,根據(jù)比賽的方式進行教學的一種方式。教師在籃球教學中適當運用競賽訓練法,可以調(diào)動學生在課堂上的參與度,發(fā)揮學生的主體能動性,培養(yǎng)學生的競爭意識,提高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從而達到鍛煉身體、培養(yǎng)學生對籃球的積極情緒等目的。
以灌輸講解為主,學生自行練習技能技巧的傳統(tǒng)體育課堂教學模式難以激發(fā)學生學習籃球的興趣。學生在枯燥的“講解、示范、練習、糾正、鞏固、提高”的循環(huán)中體會不到競技體育的樂趣。競賽教學法則通過“競賽”這一環(huán)節(jié),讓學生處于興奮狀態(tài),學生為了贏得比賽,會自覺進行大量基本技術的練習并在比賽中竭盡全力地運用所學技術。對抗性的練習有助于學生快速掌握籃球的基本技能技巧;有助于學生及時糾正技能錯誤,更容易形成動力定型。實時變化的比賽情境能刺激學生大腦運動神經(jīng)元,強化大腦皮層對籃球運動的記憶,保證學生掌握新技術、鞏固已學知識,因此,競賽教學法有利于提高學生的籃球技能。教師在運用競賽教學法時必須注意要及時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讓學生能將所學的技能、戰(zhàn)術貫徹到教學比賽中,否則將會失去競賽教學法的意義[1]。
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是高校體育教學的重要目的,若學生能在青年時期提高身體素質(zhì),養(yǎng)成終身鍛煉的良好習慣,將會受益終生。在籃球?qū)W習中,通過競賽教學法幫助學生進行各項身體素質(zhì)練習、技術動作練習,進而提高上下肢的力量、提高身體的柔韌性與協(xié)調(diào)性、增強肌肉的耐力。相關研究結(jié)果表明,高強度的籃球運動能讓運動者的心率最高達到170-180次/分鐘,中強度的籃球運動能讓運動者心跳達到150-160次/分鐘,低強度的運動心率也能達到110-130次/分鐘。因此,長期從事籃球運動的人的在心臟供血能力、肺活量要遠遠強于不運動的人。籃球運動能鍛煉運動者四肢力量與靈活性,提高身體抵抗力與身體反應力,在運球、投籃的過程中鍛煉了全身肌肉,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身體素質(zhì),幫助其在繁忙的學習中保持旺盛的精力。
在籃球教學中采用競賽教學法,為了讓學生感受體育比賽的緊張氣氛,這就要求學生具有較強的心理素質(zhì),才能保證在高強度運動對抗中基本技能不變形。學生學會在競賽中全神貫注發(fā)揮身體潛在能力,在高強度對抗中完成投籃得分。同時,由于籃球是一項團隊運動,想要獲勝團隊成員之間必須要有默契,要能相互配合,提倡競賽教學法讓學生體會籃球技術運用中各成員卡位、運球路線、攻防轉(zhuǎn)換的意義。通過教學競賽中的一次又一次的磨合,籃球的戰(zhàn)略技術、跑位攻防不再是紙上談兵,同學們通過一次又一次的實戰(zhàn)演練,培養(yǎng)了籃球意識,提高了學生在賽場上觀察、分析和應變的能力。濃郁的競爭氛圍,有輸有贏的比賽,學生在快速奔跑、運球上籃、爭奪籃板中深刻體會到了籃球比賽帶來的快感,提高了學生的反應力,培養(yǎng)了學生的意志品質(zhì),鍛煉了學生的心理素質(zhì)。
高?;@球教學中運用競賽教學法能充分調(diào)動學生練習籃球的主動性,提高學生對籃球技能的掌握,教師可以通過運球技能、傳接球技能、投籃等技能訓練的小組比賽訓練學生的籃球基本功,也可以通過半場比賽、全場比賽等方式訓練學生籃球戰(zhàn)術的運用。
籃球運動技術主要分為運球、接傳球、投籃幾部分,教師可以根據(jù)學生課堂練習的情況,按小組進行競賽教學。
(1)運球比賽。教師可以根據(jù)班級人數(shù)分小組進行競賽。運球可以分為直線運球、弧線運球、環(huán)形運球與混合運球,每一種運球方式都可以按小組進行比賽。直線運球比賽時,學生分組,從第一個同學開始一端運球到另一端,再原路返回將球傳給第二個同學,以此類推;弧線運球比賽時,每組派兩名同學各持一球站在罰球線的兩端,右手逆時針沿著罰球線運球,兩組隊員相互追逐,追到前一人或運球失敗比賽結(jié)束交換至下一組;環(huán)形運球比賽時,全班分四組面向中圈,成縱隊站在球場的四個方向,每組各持一球按照逆時針方向沿邊線、端線運球,運完一圈后交下一個同學繼續(xù),以此類推看哪一組先完成;混合運球比賽時,全班分組站在端線外,每組同學先弧線運球再直線運回傳給下一個同學,以此類推直到全組完成比賽,先完成的小組獲勝[2]。
(2)傳接球比賽。教師根據(jù)班級人數(shù)分組,每組以偶數(shù)8-10人為佳,每組再分成人數(shù)相等的兩列縱隊對面站立,相互傳球后跑到對面隊伍的隊尾,循環(huán)往復。比賽形式可以分為按時間看哪組傳、接球的次數(shù)多或者要求每組完成100次傳接球,按完成的先后順序判定名次;教師還可以根據(jù)班級人數(shù)分小組在迎面跑步傳接球比賽的基礎上,變化隊形為三角形、四角形、五角形等進行比賽。行進間傳接球比賽;教師將班級學生分為人數(shù)相等的兩個大組,每組再分為人數(shù)相等的兩個小組分別站在端線外,每組兩個人跑動中完成傳、接球動作至另一端線,然后折返,以此類推,先完成全部傳、接球的小組獲勝。
(3)投籃比賽。投籃比賽可以分為原地投籃、往返運球投籃兩種形式。兩種形式的比賽方式多種多樣,教師可以在教學中變換使用。例如,原地投籃比賽可以采用全班分組投籃,每組同學在罰球線投籃,計算每組投中次數(shù),最多的一組獲勝;也可以要求每組同學必須投中一次,沒投中的同學一直投球到投中為止,看哪一組先完成。往返運球投籃比賽可以將全班按兩人一組的形式全場往返運球投籃追逐比賽,比賽時各持一球向相反方向快速運球接行進間低手投籃,直到投中后運到另一半場再按同樣的辦法繼續(xù)投籃,投中為止,兩人如此來回運球投籃直到其中一人追上另一人并先投中球時為勝。
作為一項團體運動項目,籃球比賽中隊員之間的團隊默契與戰(zhàn)術運用十分重要,教師可以在教學中根據(jù)班級人數(shù)將全班分為水平相當?shù)娜舾蓚€小組,每組3~4人進行半場比賽或者每組5人進行全場比賽。
(1)半場比賽。半場比賽是高?;@球教學中最常用的比賽形式,教師可以根據(jù)班級人數(shù)將比賽設為輪流賽、淘汰賽。輪流賽時,全班按3人一組或4人一組分為若干個水平相當?shù)男〗M,也可以讓學生自行組隊,多出來的同學自愿分到各組做替補。每組隊員在半場中進行三對三或四對四的比賽,先投中5個球的小組獲勝,繼續(xù)坐莊迎接下一組挑戰(zhàn),輸了的小組休息觀摩至本輪比賽結(jié)束后再重新組隊進行下一輪較量;教師也可以采用輸了的小組繼續(xù)比賽,贏了的小組休息觀摩的形式。淘汰賽則要求班級選出裁判員、記分員,教師負責計時。每組抽簽決定組號,兩兩小組比賽,輸了的小組淘汰出局,贏了的小組進入下一輪。淘汰賽的形式適合人數(shù)較多的大班教學,能提高學生的技戰(zhàn)術水平,還能鍛煉學生賽場組織能力和裁判能力。
(2)全場比賽。全場比賽可以分為計分賽和淘汰賽。淘汰賽一般在大班人數(shù)較多時采用。每小組5-7人,按正式籃球比賽的要求進行比賽,每節(jié)20分鐘,輸了的小組被淘汰,贏了的小組相互之間再比賽,直到最后一組獲勝結(jié)束比賽;計分賽適用于班級人數(shù)較少的情況,教師把學生分等同人數(shù)的兩個大組,每個大組又分兩個小組,采用第一組與第二組輪流累計計分的方式進行比賽。每組上場五個同學,兩兩小組分別比賽,每場比賽10-15分鐘,中途不休息,累計計分,兩個小組的每位同學均要上場比賽[3]。
在高?;@球教學中有效運用競賽教學法能突出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讓學生充分體會到籃球運動的魅力,并且增強了他們的籃球技能,鍛煉了身體素質(zhì)和心理素質(zhì),因此,教師在籃球教學中應當積極探索方式方法,通過比賽訓練學生的籃球基本功與籃球戰(zhàn)術的運用。
1 肖元.比賽教學法在高?;@球公共體育課中的運用研究[D].成都體育學院,2013,12.
2 張元才.比賽教學法在高?;@球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湖北科技學院學報,2014(10):113-114.
3 李志杰.比賽教學法在籃球教學中的運用[J].廣西右江民族師專學報,2006(6):91-94.
ApplicationofTeamCompetitioninBasketballTrainingLessonsofVocationalEducation
SUNYu-feng
(Wuhan Institute of Shipbuilding Technology,Wuhan 430050,China)
As a popular sports activity, basketball is always one of the major training projects in colleges. With the deepening of teaching reform in colleges, team competition can be used in basketball training to increase students’ interest, improve their basketball playing skills and promote their physical and mental health.
basketball teaching; college students; team competition
G841
A
1671-8100(2017)04-0078-03
2017-04-12
孫羽楓,男,副教授,主要從事高職體育課程教學和科研工作。
(責任編輯:譚銀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