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志陽(中國科學院 沈陽應用生態(tài)研究所,遼寧 沈陽 110016;沈陽中科新型肥料有限公司,遼寧 沈陽 110016)
水稻應用生物有機育苗基質研究
江志陽(中國科學院 沈陽應用生態(tài)研究所,遼寧 沈陽 110016;沈陽中科新型肥料有限公司,遼寧 沈陽 110016)
為探討水稻利用水稻育苗基質的可行性,本試驗以松粳4號為供試品種,研究生物水稻育苗基質對水稻苗床溫度、秧苗素質、物候期和產量性狀的影響。結果表明,使用生物育苗基質育苗在抵抗苗期低溫,提高苗床溫度上有明顯的效果,從而提高了秧苗素質,為水稻插后生長打下了良好的基礎??商岣呙绱矞囟?.4℃,促進水稻提早成熟2天,增加產量4.9%,農民凈增收益1257.5元/hm2。
水稻;生物基質;育苗
水稻是我國主栽作物之一[1]。以黑龍江為例,據統(tǒng)計,2010年水稻種植面積276萬公頃,播種面積與產量均排在全國第一[2]。育苗是水稻栽培中的第一個重要環(huán)節(jié),也是高產的基礎。東北水稻早春育苗面臨著氣溫低,地溫低等不利氣候條件,造成秧苗素質差,威脅著水稻安全抽穗成熟,嚴重影響了水稻的產量和品質[3]。有研究表明,應用釀熱物或發(fā)泡塑料等保溫材料抗低溫育苗,對增強水稻苗期抗逆性,預防水稻苗期病害有著較好的效果[4-5]。隨著水稻面積不斷擴大,水稻育苗營養(yǎng)土的用量也隨之增加,目前老稻區(qū)的荒隔、林地的表土已剝了幾層,育苗用土無地可取。到外地購買旱田土和泥炭土。泥炭還要晾曬粉碎,不僅草荒嚴重,還時有藥害發(fā)生。為了解決育苗營養(yǎng)土的問題,2015年我們開展泥炭基生物水稻育苗基質試驗示范。
本文以黑龍江省五常市為實驗基地,研究生物有機育苗基質,實現(xiàn)早育苗、育大苗、育壯苗的目的,為解決寒冷地區(qū)低溫冷害影響水稻育苗、水稻育苗取土難的問題提供理論依據,提高本地區(qū)育苗質量和水稻產量。
1.1 試驗時間、地點
本試驗于2015年在黑龍江省五常市水稻試驗基地進行。五常市平均氣溫3~-4℃,7月氣溫較高,平均為23℃,最高達35.6℃,1月氣溫較低,月平均為零下19.1℃,最低達零下45.4℃。全年無霜期130天左右。年平均降水量625毫米。土壤為棕壤。
1.2 供試材料
供試材料為生物有機育苗基質(中科院生態(tài)所技術,吉林瑞隆公司生產),分3個配方進行試驗。對照區(qū)為常規(guī)林表土+有機肥+壯秧劑。
供試水稻品種為松粳4號。
1.3 試驗設計和方法
1.3.1 試驗方法
2015年水稻春季旱育苗。3月10日扣膜,3月15日平地做床,4月6日浸種,4月14日播種,育秧盤為塑料硬(平)盤,采取隔離層育苗,機械上土播種一次性完成。秧苗一葉一心開始通風降溫,二葉一心調酸、防立枯病,除苗床雜草,并追肥。
1.3.2 試驗設計
設置3個不同配方產品。對照區(qū)為常規(guī)林表土+有機肥+壯秧劑
小區(qū)設計:四個處理,三次重復,隨機區(qū)組設計,共計9個小區(qū)。小區(qū)長11.8m,寬2.65m,小區(qū)面積31.27 m2,小區(qū)之間設置保護行,寬0.2m。
1.3.3 觀測項目
苗床溫度、株高、根長、葉齡、莖粗、百株干重;物候期和產量性狀調查。
2.1 對苗床溫度的影響
4月17日開始分別對生物基質各處理與對照苗床溫度進行調查,調查時間為每天早8點-9點,地溫計設在苗床地下10cm處。
地溫高低是影響植株長勢的重要因素,從圖1可以看出,處理區(qū)苗床溫度明顯高于對照區(qū),每天平均苗床溫度較對照提高3.4℃,最大溫差為4℃,最小溫差為2℃。
圖1 不同劑量生物基質對苗床溫度的影響Fig. 1 Effect of different doses of the bio stroma bed temperature
2.2 對秧苗素質的影響
培育壯秧是水稻高產的基礎,壯秧移栽后發(fā)根快而多,返青早,抗逆性強,分蘗力強,易早生快發(fā),生活力強,生產力高[6]。
表1 生物基質對秧苗素質指標的影響Table 1 Effect of biological matrix on seedling quality index
利用生物基質可有效提高秧苗素質(見表1),比對照株高平均增加3.4cm,根長長2.9 cm,葉齡多0.9葉,10株莖基部粗寬0.02cm,根數多3.8條,百株干重重0.11g。究其原因可能是泥炭中活性腐植酸和微生物刺激作物生長,有利于土壤結構的改善,促進了根系的生長,同時稻苗生長量隨溫度升高而加快[7-8]。
2.3 對物候期的影響
表2 生物基質對水稻生育進程的影響單位:月.日Table2 Effectsofbiologicalsubstrateonthegrowthofrice
苗床生物增溫較常規(guī)育苗返青期提前5天,分蘗期提前1-2天,拔節(jié)期提前1天,抽穗期提前1天,灌漿期提起1天,成熟期提前2天。苗床生物增溫的3個處理之間無明顯差異。
2.4 對水稻產量的影響
表3 生物基質對水稻產量及產量構成因素的影響Table 3 Effects of biological substrate on Yield and yield components of rice
通過測產與室內考種(表2)可知,利用生物基質育苗有一定增產效果。從產量構成因素來看,生物基質處理單位面積有效穗數532.4穗,比對照增加18穗,每穗粒數增加0.8粒,結實率提高高0.8%,千粒重增加0.12 g,可使水稻株高增加10.25%,產量增產4.9%。
利用生物基質育苗,產量較對照增加476.4kg/hm2,按2015年10月黑龍江水稻收購價格2.64元/kg計算,利用生物增溫劑育苗比常規(guī)育苗增加1257.7元/hm2,扣除育苗多投入182元/hm2,凈增收益1257.5元/hm2。
泥炭型生物基質對提高地溫很有好處。經本研究表明,較普通育秧地溫提高3.4℃,確保秧苗生長所需的溫度條件。另外泥炭中含有的腐植酸類物質和微生物能夠高效利用有機和無機養(yǎng)分。通過對秧苗素質、生長動態(tài)、及產量調查分析表明,生物基質在抵抗苗期地溫,提高苗床溫度有明顯效果,提高了秧苗素質,促進秧苗生長進程,保證了秧苗正常生育進程,實現(xiàn)培育壯苗,并且有利于植株干物質積累,提高水稻產量,增加農民受益。另外泥炭型生物基質的開發(fā)利用,清潔環(huán)保,節(jié)本增效,符合低碳型社會發(fā)展需要,也能夠有效抑制對山林表土生態(tài)環(huán)境的破壞。
[1]左遠志.黑龍江省水稻生產現(xiàn)狀及前景展望[J].中國農學通報,2005,21(1):335-339.
[2]2010年黑龍江水稻市場回顧與后市研判[EB].http:// www.zglssc.com/info/infoNext.aspx?id=96500,2011-3-8.
[3]朱宏,苗得雨.北方寒地水稻苗床增溫超早育苗高產機理研究[J].黑龍江農業(yè)科學,2009(2):41-43
[4]余志.水稻應用釀熱物抗低溫育苗技術研究[J].北方水稻,2010,40(3)41-42
[5]王瑩,姚可會.水稻釀熱物抗低溫育苗技術試驗研究[J].北方水稻,2008,28(6)39-40.
[6]陳溫福.北方水稻生產技術問答[M].北京:中國農業(yè)出版社,2007.1.
[7]許彥,王齊政,張學京et.al.秸稈生物反應堆在冬春茬番茄生產上的應用[J].天津農業(yè)科學2010,16(1):105-107.
[8]魏金連,潘曉華.夜間溫度升高對雙季水稻秧苗素質的影響[J].中國農學通報,2009,25(14):134-137.
江志陽(1981- ),男,遼寧東港人,碩士,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生物肥料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