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駐德國特派記者 馮雪珺 本報記者 李萌
“中國資助的馬克思雕像將豎立在他的故鄉(xiāng)”,據(jù)“德國之聲”報道,13日晚,卡爾·馬克思的出生地——德國城市特里爾市議會以42票贊成、7票反對的表決結(jié)果,決定接受中國贈送一座馬克思雕像。不過,最終豎像地點、確切尺寸以及費用將在后續(xù)程序中確定。報道稱,未來,這里必將成為中國游客的導(dǎo)覽勝地。
報道稱,中國所贈雕像由美術(shù)家吳為山設(shè)計,高4.9米,加上底座6.3米,計劃豎在西蒙教堂廣場。數(shù)月來,圍繞是否該接受這一贈品,特里爾市民中發(fā)生激烈爭議。市政府已豎立起一個“樣品”供民眾觀賞討論。美國《紐約時報》稱,經(jīng)過幾個月的爭論和13日晚一個多小時的辯論,特里爾市決定接受中國資助的雕像。特里爾市長萊布在市議會投票前表示,馬克思是這座城市最重要的公民之一,是19世紀的歷史性人物,“我們不應(yīng)該藏著他”。
馬克思1818年5月5日出生于特里爾,后來曾在柏林、倫敦和巴黎居住?!都~約時報》稱,馬克思的雕像在冷戰(zhàn)時期遍布東歐,目前包括柏林在內(nèi)的前東德地區(qū)仍然存有幾座。但是位于前西德的馬克思出生地特里爾,仍然在為銘記這位名人的最好方式進行爭論。文章稱,作為特里爾重新審視馬克思工作及其生活的動蕩時代所做出的嘗試,這座雕像將供人參觀和討論。綠黨的萊克菲爾德說:“這場爭論與人權(quán)、美學(xué)或它擺放的位置關(guān)系不大,它討論的是讓這座城市擺脫困境,因為那些人本該卻沒有賦予馬克思榮譽?!?/p>
“德國之聲”稱,每年約15萬中國游客前來瞻仰馬克思的故居,而特里爾及其市民們則同這個城市最著名的人物較為生分。不過近年來,在如何看待馬克思的問題上,特里爾市已出現(xiàn)一種嶄新的平常心態(tài),各機構(gòu)正全力以赴,為明年的“馬克思年”做準備?!?/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