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斌
日漸寒冷的天氣里,先天殘疾的肖仁鵬蜷縮在炕上,眼神黯淡地望著窗外。瞟了一眼門口的新輪椅,他的眼神漸漸亮了起來,這是43歲的他和外面世界連接的重要工具。
搶收玉米時,腿部有殘疾的邱玉燕有些體力不支,坐在丈夫開的農(nóng)用車上,她累得趴在玉米堆上,雖然累但動力十足,兩人一趟連著一趟地忙活著。給他們動力的,是8歲兒子能夠好好讀書。
這些場景,經(jīng)常出現(xiàn)在李濱波的腦海里。李濱波,哈爾濱市審計局辦公室副主任,尚志市長壽鄉(xiāng)永慶村第一書記。庸常的生活中,每天有數(shù)不清的瑣事,而這些貧困戶的生活畫面,卻像針尖一樣刺著李濱波的心,并時時提醒著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扶貧工作中。
58歲的李濱波是地地道道的哈爾濱人,暫別一種生活,進入另一種生活,對于他來說,是從長途客車站開始的。
“駐村幫扶工作需要做的事太多了,等不得,也拖不得”
清晨的陽光映照著大地,長途客車的車窗外冷風蕭瑟,李濱波坐在車內,陷入沉思。
自從派駐到尚志市長壽鄉(xiāng)永慶村任第一書記后,駐村工作已經(jīng)開展一年有余,這條路他從酷暑到嚴冬,跑了無數(shù)次,對于多病的他來說,著實不輕松。
到村里工作,李濱波暫住在鄉(xiāng)政府的辦公室,一張床一個辦公桌,一個電熱水壺,解決了他的全部生活。餓了,煮點面條和雞蛋,面條和雞蛋成為他辦公室的“標配”。最難捱的是,最冷的冬夜,身體有問題的他得去室外的廁所。餐食上簡單、精神上孤寂,這些對于李濱波來說,都不是問題,但當他第一次直面永慶村這個省級貧困村時,他有點上火了。
首先映入李濱波眼簾的是破敗的村小學校操場和村民活動廣場,因年久失修,基本不能用,村民和小學生沒有活動的地方。作為駐村書記,一個“外鄉(xiāng)人”,如何成為“村里人”是擺在所有工作之前必須要邁過的一道門。李濱波決定第一件事修建村小學校操場和村民活動廣場。整個建設工程,需要資金34萬元。聽到這個數(shù)字,永慶村黨支部書記史玉紅說,“這么多資金從哪來呢,我們想都不敢想。”
李濱波一次次匯報請示,說明情況,幫扶單位哈爾濱市審計局和哈爾濱廣播電視臺領導也高度重視,積極落實項目,籌措資金,經(jīng)過不懈的努力,資金的問題終于解決了。接下來,為確保工程質量過關,讓村民和學生們擁有一個寬敞整潔、設施完善的休閑廣場和操場,他又積極幫助村里做好立項、招投標工作,連續(xù)在現(xiàn)場抓工程質量監(jiān)督,協(xié)調相關單位對工程決算進行審核等工作。經(jīng)過一個月緊張施工,4700平方米的廣場終于在入冬前完工投入使用。這一個月里,李濱波就住在村民家里??吹秸诖迕窦依镒鲲埖睦顬I波,性格直爽的史玉紅受不了了,大著嗓門說:“快放下,這哪是你干的活啊!”
看到修建后的廣場缺少活動器材,李濱波又想方設法找到相關部門,提交申請報告,解決體育活動器材16件。為節(jié)省運費,他宣講村子的困難和資金、設施來之不易的過程,用自身的行動感動了貨車司機、倉庫保管員,三個人一起挽起袖子硬是沒找搬運工,裝上4噸重的活動器材,帶車送到村里。此時,暮色已深。
幾個月下來,因休息不好,人累瘦了,親朋好友都勸他:工作不是一天干的,要注意身體,工作慢慢來。每當這時,李濱波總是回答說:“駐村幫扶工作需要做的事太多了,肩負著扶貧辦交付的工作任務,肩負著審計局領導的期望,肩負著全村脫貧的工作目標,等不得,也拖不得?!甭?lián)系項目、協(xié)調資金,走訪村民和貧困戶,協(xié)調鄉(xiāng)政府、派出單位,可以說是忙的不亦樂乎。每當落實了一件事,哪怕是很小的一件幫扶事項,他都會油然地感到一種欣慰。
“晚上經(jīng)常失眠,想的都是扶貧這些事兒”
深入農(nóng)村的生活,經(jīng)常讓回到城里的李濱波思緒飛到那個靜謐的小村莊。
當他看到深秋時村里的孩童還穿著涼鞋,當他看到殘疾的肖仁鵬說多么需要一個新輪椅時那渴望的眼神,當他看到劉學成年過八旬的老母親在漏雨的泥草房里苦受煎熬時,他決心利用離退休還有一年半的時間,為扶貧工作真真正正做點事。
在駐村工作中,他始終沒忘記全村23個貧困戶幫助計劃,到村的第一個星期,他就和村委會的同志們按計劃走訪全村23戶貧困戶,為更加貼近貧困群眾的心,在幫扶單位的支持下,送去了面粉、豆油等慰問品,走進貧困家庭,認真摸排記錄各家的困難和實際情況,給每戶貧困戶建立扶貧檔案,與困難村民進行座談,探討脫貧的可行路徑。
李濱波經(jīng)過調查了解,發(fā)現(xiàn)兩戶危泥草房已經(jīng)不能住人,有倒塌的危險。他馬上把這個情況匯報給扶貧單位領導,得到了支持,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就蓋了兩棟每棟50平方米的彩鋼住房,投入資金五萬元。終于,劉學成家和另一個貧困戶李開鵬家住上了令村民羨慕的嶄新的彩鋼住房。這幾天,嚴寒逼近,李濱波又到他們兩家走訪,調查新房的保暖性?!澳慵疫@玻璃怎么碎了?”聽到李開鵬說是為了取落在家里的鑰匙,把玻璃砸碎了,他眉頭皺起來:“這不行啊,天冷了,你得趕緊修。水、電都怎么樣?”“你家這雞養(yǎng)的不錯?。 笨吹綖閹椭鷦W成家致富的雞雛養(yǎng)大了,他很欣慰地笑了。劉學成的老母親看到李濱波走進院,早早地迎上來,說起這新房子的好,老人的眼里泛起晶瑩的淚花。
終于,在一個下著大雨的日子里,肖仁鵬收到了他的新輪椅。李濱波協(xié)調有關部門,送給肖仁鵬一個新輪椅。這個輪椅,他從哈爾濱坐著長途客車,給肖仁鵬扛到家門口。再次回訪時,面對肖仁鵬說家里地勢低洼有一個電輪椅就更好了,他點點頭,把這個情況記在心里。
終于,邱玉燕面臨失學的兒子又能繼續(xù)上學了。李濱波聽村小學校長說村里有4戶有學生的貧困家庭,同哈爾濱廣播電視臺和青年基金會的同志一道,依托媒體的力量,幫助他們找到社會愛心人士一幫一結對子的形式進行資助。2016年春節(jié)前,邱玉燕的兒子和其他三名貧困學生收到4000元錢的資助金。
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開展基層黨組織整章建制工作;定期組織召開組織生活會,幫助加強村黨組織自身建設,促進村級黨組織的戰(zhàn)斗堡壘作用得到有效發(fā)揮。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改善村容村貌。在一點一滴中,永慶村開始悄悄變換著容顏。
為了貧困村農(nóng)村經(jīng)濟快速發(fā)展和23戶貧困戶早日脫貧致富,哈爾濱市審計局協(xié)調市有關部門,投資30萬元,搞蔬菜大棚建設,爭取立項明年投產(chǎn),使農(nóng)民的生活有一個明顯的提高。
古人云: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李濱波現(xiàn)在思考的是,對于這些貧困家庭,如何能夠扶持他們自力更生,自我發(fā)展。真的把中央精準扶貧的要求落在實處,是綠色農(nóng)業(yè)更適合還是家庭養(yǎng)殖更容易實現(xiàn)目標,是單體發(fā)展還是抱團發(fā)展?談到這里,他又陷入了沉思,扶貧的路還有很長的一段要走,也許就在思量間,在這不經(jīng)意間,臉上的皺紋又多了許多。
在精準扶貧工作中,他抓住重點,協(xié)調相關部門,準備在村里建四棟蔬菜大棚,投資30萬元,帶動全村27戶精準扶貧戶,增加村民經(jīng)濟收入,早日脫貧致富。目前,30萬元資金已經(jīng)到賬,可種什么?怎么種?致富帶頭人是誰?李濱波又陷入思考中,他說,現(xiàn)在晚上經(jīng)常失眠,想的都是扶貧這些事兒。
十多年間,幫扶過5個縣的10個鄉(xiāng)村
說起李濱波,尚志市長壽鄉(xiāng)黨委書記周新順最有發(fā)言權:“他去年春天就開始幫扶我們鄉(xiāng)的永慶村和萬發(fā)村,任第一書記后,每次到村里工作,從不讓我們車接送,有時急事回哈市趕不上長途客運末班車,我就讓鄉(xiāng)里汽車送他,都被他婉言拒絕。他還和我算經(jīng)濟賬,說從村里到哈市往返汽油和高速公路費加一起500多元,節(jié)省些經(jīng)費可多為村里做點事?!?/p>
從2002年開始接觸扶貧工作,十多年的浸潤,讓李濱波深知老百姓生活的不易,如今深入村里當起第一書記,他更知肩上責任重大,只是由于身體和年齡方面的制約,他一直和單位領導說,找個年輕人吧,我把扶貧經(jīng)驗傳給他,這項工作太重要??蓡挝活I導認為,就他有經(jīng)驗,到退休年齡再返聘吧。
哈爾濱市審計局領導對扶貧工作的重視,也使得李濱波的扶貧工作得以順利開展。十多年間,李濱波已經(jīng)幫扶過延壽、五常、尚志、巴彥、通河5個縣的10個鄉(xiāng)村。他清晰地記得,2002年春天,他第一次到鄉(xiāng)村,是代表單位為村民送去10萬元打井資金,看到解決了春耕問題后村民臉上欣喜的笑容,他開始覺得扶貧工作這么有價值;他清晰地記得,2011年4月14日,他到五常市衛(wèi)國鄉(xiāng)友好村了解備春耕情況,到了村里已經(jīng)天色不早,他提出和更夫到鄉(xiāng)里找鄉(xiāng)領導了解情況,回來時,已經(jīng)天黑了,在兩人往回走時,突然一輛摩托車沖撞過來,將兩人掀翻在地。雖然差點喪命,但之后的扶貧路,他卻越走越堅定。
家里年過八旬的老母親身患癌癥,已經(jīng)擴散,每月需要到醫(yī)院住院三天,但就這三天,他經(jīng)常保證不了陪著去。
幫扶工作任重而道遠,精準脫貧的目標也存在諸多的困難,但,無論如何,李濱波都選擇和永慶村村民一道,堅持不懈,努力實現(xiàn)“生產(chǎn)發(fā)展、生活寬裕、鄉(xiāng)風文明、村容整潔、管理民主”的工作目標。他相信,幸福的生活,正向永慶村村民招手。
他覺得,這樣的一段詩,很值得獻給這片他深愛的黑土地——
群山高大,那里的小河波光粼粼,
滿樹花兒,好像花環(huán),
年輕的一歲開始了,猶如節(jié)日,
最高和最好的東西塑造著人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