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玉琢
摘 要:文章闡述了個性化的概念及基礎理論,分析了圖書館實施定制營銷的可行性,提出了高校圖書館有效實施個性化定制服務的幾種模式。
關鍵詞:圖書館;個性化定制服務;模式
中圖分類號:G258.6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1003-1588(2017)02-0132-02
1 個性化定制服務概念及基礎理論
圖書館的個性化定制服務(Personalized customization and service)是針對讀者定制某種需求,由信息服務集成系統(tǒng)自動收集、自動推送的重要服務形式。它屬于自動化服務范疇[1],是數字圖書館技術發(fā)展的趨勢及熱門話題。國外在這方面的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紀90年代,美國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Jerry Wind和Arvind Ran-gaswamy提出個性化定制服務概念[2]。1991年,美國啟動了依托數字圖書館的個性化定制服務計劃,受到美國圖書館界尤其是大學圖書館越來越多的關注,以華盛頓大學、北卡州立大學和康納爾大學為代表的圖書館率先從個性化服務效果和道德問題等方面開發(fā)了“My Library”(我的圖書館)等服務系統(tǒng)為用戶服務[3]。英國、日本、法國等國家也相繼開展了個性化定制服務研究。
我國個性化定制服務研究開始于1999年,科技部在“中國數字圖書館示范系統(tǒng)”項目中首次提到圖書館個性化定制服務問題[4]。2001年,圖書館結合信息服務和現代化網絡技術,把個性化定制服務理念成功引入圖書館對讀者的服務之中,形成圖書館延伸服務的新形式,積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這些成果可以分為以下三個方面:①對個性化定制服務的理解。趙繼海[5]是這方面的代表,他認為個性化定制服務產生于社會的個性化需求之中,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定制其需要的信息。個性化定制服務是圖書館針對不同層次用戶的文獻信息需求,有針對性地提供個性化服務的過程,是圖書館以用戶為中心滿足不同用戶個性化需求的必然結果。②個性化定制服務實踐方式。目前,我國高校圖書館有開發(fā)利用“My Library”系統(tǒng)開展個性化定制服務的,有利用個性化信息服務系統(tǒng)開展個性化定制服務的[6],有通過ILASⅡ提供個性化定制服務的,有通過詢問圖書館管理系統(tǒng)開展個性化定制信息服務的,還有通過學科博客開展個性化定制信息服務的。無論采用哪種實踐方式,都是圖書館根據不同用戶的信息需求特點,主動為用戶選擇其最需要的信息資源與服務,并將檢索結果通過在線智能系統(tǒng)或郵件推薦給相應讀者。③個性化定制知識服務。個性化定制知識服務是圖書館改變服務理念的新策略,也是數字圖書館的發(fā)展趨勢[7],相關研究正處于探索和完善的階段。高校圖書館實施個性化定制服務研究主要專注于擴展服務領域及創(chuàng)新服務體系等方面,以幫助用戶尋找、選擇其個性需要的實現。
2 高校圖書館開展個性化定制服務的可行性
2.1 豐富的信息資源優(yōu)勢為高校圖書館實施個性化定制服務提供了前提條件
眾所周知,高校圖書館是學校文獻信息中心,它收藏著海量寶貴的信息資源,有些圖書館還建立了自己的特色數據庫和專題數據庫,并通過鏈接等形式實現信息資源的集成服務環(huán)境。因此,資源優(yōu)勢是高校圖書館開展個性化定制服務的基礎條件。
2.2 廣博的人才資源優(yōu)勢為高校圖書館實施個性化定制服務提供了基本保證
高校圖書館擁有知識結構和專業(yè)結構合理的高素質的館員隊伍,其有能力按用戶需求對文獻信息資源進行合理配置和深層次加工,并及時傳遞給用戶。因此,人力資源優(yōu)勢是高校圖書館開展個性化定制服務的基本保障。
2.3 先進的網絡技術為高校圖書館實施個性化定制服務奠定了基礎
高校圖書館擁有較為齊全的信息服務設施、網絡通信設備及技術過硬的專業(yè)團隊,依托技術優(yōu)勢,利用數據庫技術和網絡技術等現代化手段,與國內外高校和科研機構建立密切的協作關系,具有情報信息廣、可靠性強、信息檢索快等特點,為其開展信息服務提供了重要保證,也是其開展個性化定制服務的堅實基礎。
3 高校圖書館開展個性化定制服務的模式
3.1 應用電子郵箱開展個性化定制服務模式
利用電子郵箱開展個性化定制服務是目前高校圖書館常用的一項服務形式,通常被稱為最新信息快報服務,或稱為個性化定制服務。該服務需要用戶加入圖書館的服務系統(tǒng),并將其電子郵箱告知服務系統(tǒng),用戶只要根據需求向系統(tǒng)提供檢索條件和要求,系統(tǒng)就可以全面、快速地將信息資源庫中最新的圖書、期刊、電子資源等準確地傳送到用戶指定的電子郵箱中,使用戶及時了解本學科、本專業(yè)的電子資源和相關服務,更好地為科研服務。
3.2 應用RSS頻道開展個性化定制服務模式
RSS(Really Simple Syndication)是簡易信息聚合,是一種互聯網內容發(fā)布和集成技術。RSS技術有以下優(yōu)點:①用戶隨時都能得到想要了解的最新的信息資源。②信息資源完全根據用戶的信息需求進行選擇和內容過濾,保證其所提供的信息是根據用戶需求專門定制的個性化信息資源。③RSS技術為用戶建立信息的本地存儲和管理功能。RSS技術具有很強的時效性、全面性和個性化定制等特點。用戶訂閱RSS的相關內容,下載RSS閱讀器,內容商根據用戶個性化需求,將各種信息用RSS格式定制打包發(fā)送到用戶的閱讀器,使用戶能在第一時間得到最新的信息及科研成果。
3.3 利用“My Library”開展個性化定制服務模式
“My Library”是將個性化資源定制、界面定制等各種類型的定制服務集中于一體,為用戶提供統(tǒng)一的可操作性平臺的服務系統(tǒng)。該系統(tǒng)可根據個人的知識結構、信息需求對館藏數字資源和網絡資源進行靈活組織、選擇、定制,還可以定期自動檢索用戶提供的定制信息資源內容、顯示格式、檢索機制和服務類型等,并靈活分析,將最合適的結果按定制內容反饋給用戶。如:美國康奈爾大學最早開發(fā)應用的My Library @ Cornell個性化定制服務系統(tǒng),包括My Links、My Updates、My Contents、My Catalog和My Document Delivery 五部分,分別用于收集、組織和維護網絡電子資源;將圖書館新到信息資源及時通知用戶;為用戶提供相關的圖書、期刊目錄、電子資源;定制館藏目錄和傳遞電子文獻等。該系統(tǒng)不但能進行資源內容定制、頁面風格定制,還能提供一個Web頁面,允許用戶同時建立多個檢索文件定期檢索文獻資源,從而實現個性化檢索定制功能。
3.4 通過ILASⅡ系統(tǒng)開展個性化定制服務模式
ILASⅡ系統(tǒng)按照“My Library”的設計理念,為用戶提供個性化定制信息服務,用戶只需通過讀者證或注冊名、密碼確認,便可登錄ILASⅡ系統(tǒng)的“WWW”界面上的“我的圖書館”欄目。ILASⅡ系統(tǒng)通過用戶賬號信息,了解用戶的一些基本信息需求及個性化興趣特征,并在“我的圖書館”中為用戶提供多方面的個性化定制服務。如:書目信息檢索、期刊目錄、資料更新、信息查詢等。
3.5 通過匯文圖書館管理系統(tǒng)開展個性化定制服務模式
匯文圖書館管理系統(tǒng)在聯機公共目錄查詢系統(tǒng)(OPAC)中嵌入“我的圖書館”模板來實施個性化定制服務,用戶可通過賬號、密碼、口令等登錄其個性化定制服務頁面。匯文圖書館管理系統(tǒng)為用戶提供書目信息、預約查詢、借閱查詢、讀者信息查詢及圖書推薦、新書通報等。目前,我國很多高校圖書館都在利用匯文圖書館管理系統(tǒng)開展個性化定制服務。
3.6 通過學科博客開展個性化定制服務模式
學科館員以圖書館和信息資源為中心,面向學校學科用戶的信息需求,構建與學科用戶溝通的交流平臺。學科館員通過開設學科博客,充當用戶整體信息環(huán)境的顧問,將學科介紹、信息組織、學術動態(tài)、組織管理、精品課程等納入服務的范疇,針對信息資源與綜合利用策劃、協調與創(chuàng)新管理為用戶提供多角度、深層次、個性化、全方位的特色服務。
4 結語
高校圖書館開展個性化定制服務是基于用戶的信息使用行為和特點,提供滿足其個性化需求的一種定制服務,以用戶為中心,一切從用戶的信息需求出發(fā),為用戶設計個性化定制信息服務,為用戶推送其所需信息,以滿足用戶不同信息愛好的個性化需求及不同信息用戶的多樣化個性需求。
參考文獻:
[1]李奉民.論網絡環(huán)境下高校圖書館個性化定制服務[J].現代情報,2004(2):73-74.
[2]劉穎.個性化定制信息服務研究[J].圖書情報工作,2002(8):13-16.
[3]徐揚.基于大規(guī)模個性化定制策略的信息服務模式研究[J].情報理論與實踐,2015(4):110-113.
[4]張勝全.圖書館網絡個性化定制服務發(fā)展及其研究[J].情報雜志,2006(7):138-140.
[5]趙繼海.論數字圖書館個性化定制服務[J].中國圖書館學報,2001(3):63-65.
[6]袁俊華.圖書館網絡個性化定制服務模式研究[J].圖書館學研究,2007(9):60-63.
[7]金曉明.網絡新媒體環(huán)境下數字圖書館個性化定制服務研究[J].河南圖書館學刊,2015(3):86-88.
(編校:徐黎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