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仲祥
回憶我人生的最初歲月,和莎莎朝夕相處的許多往事總會浮上心頭,揮也揮不去;莎莎那俊氣的面容、溫馴的性情、同我的默契,總會給我許多感動。
莎莎是我十歲左右時放牧的一頭母水牛,鄉(xiāng)親們把公牛稱之為“牯?!?,母牛稱之為“莎牛”,我嫌“莎?!碧讱?,便叫它“莎莎”。莎莎有著美麗的大眼睛,長長的眼睫毛,勻稱健美的身段,潤澤油亮的皮毛。它特別善解人意,耳朵和尾巴總會在我悲傷的時候使勁兒搖動,給了我不少安慰和鼓勵。
莎莎是在我讀小學(xué)二年級時和我結(jié)緣的。記得那天吃著晚飯,父親忽然嚴(yán)肅地告訴我,今后放牧莎莎的任務(wù)就交給我了。我聽到這一決定,既高興又惶恐,高興的是覺得自己長大了,可以為家庭分憂;惶恐的是擔(dān)心這么高大的一頭牛不聽我使喚,甚至發(fā)怒了朝我頂撞。但父親的決定是無法更改的,第二天起來,我忐忑地接過母親解開的牛繩子,上戰(zhàn)場般朝院門外走去。
其時莎莎才三歲多,是個風(fēng)華正茂的小女孩兒,在這之前我也喜歡它,不時抓住機會和它親近,還被姐姐們抱到牛背上騎著玩。但玩耍歸玩耍,放牧歸放牧,我一個七八歲的小小人兒,后面跟著個龐然大物,看起來就令人憂慮不安。
為了樹立自己的威信,臨出門時我摘下了父親使用的牛鞭子握在手里。但莎莎卻出乎意料地聽話,我學(xué)著大人的樣子,一會兒指揮它向東,它就乖乖地朝東邊走去;一會兒吆喝它向西,它就折返回來,緩緩?fù)髯?。它似乎明白我的用意,搖擺著尾巴和耳朵,很樂意聽從我的擺布,不時地還轉(zhuǎn)過頭朝我投來同情的目光。
有幾次我專門牽著莎莎經(jīng)過莊稼地,試探它是否會任性地伸嘴去吃又嫩又香的麥苗,沒想到它沒經(jīng)受住考驗,真趁我不注意時偷吃了幾口。我預(yù)感到大人發(fā)現(xiàn)后會前來責(zé)罵,也為心愛的莎莎如此經(jīng)受不住誘惑感到失望,立即委屈地“嗚嗚”哭了出來。莎莎明白自己做了錯事,羞愧地朝我低下了頭,用腦袋蹭著我賠不是。從此之后,我牽著莎莎走過任何莊稼地,它都能做到非草不食。就這樣,我終于對自己駕馭牛的能力有了信心,對莎莎的溫良也充滿感激。
我和莎莎的感情就這樣滋長著。每天上學(xué)之前,我會先去牛圈里看看睡在地上反芻的莎莎;每天放學(xué)回家,會先去看看等待放牧的莎莎。母親說,我有時晚上做夢還在和莎莎說話呢!
能夠像稍大的伙伴們一樣,騎上牛背放牧是我的夢想。我告訴莎莎我的想法,讓它配合一點兒。見莎莎聽了甩甩尾巴、眨眨眼,我就放心地搬來凳子放在它身旁,然后踩著凳子攀上它的背。后來我覺得這樣太麻煩,干脆搬開凳子,直接抓住兩只牛角從莎莎的頭頂爬到它背上去。剛開始時,莎莎為自己如此這般不受待見感到委屈,不自覺地搖了搖大腦袋,后來就理解了,知道我這是無奈之舉,也就配合著低下頭來,待我跨上頭后又將頭抬起來,方便我借助慣性騎到它背上去。
但我覺得這樣也不是辦法,便向牧齡稍長的同伴們請教。他們的辦法更簡單,就是直接讓牛趴在地上,待人騎上牛背后再讓它站起來;要下牛背時,也讓它趴下,待人下了牛背后再讓它站起來。同時他們提醒我,不是每頭牛都愿意趴下,遇上性情剛烈的,根本就不理睬人。莎莎盡管性情溫和,但我對它是否愿意趴下心里也沒底。次日在河灘上放牧?xí)r,我先告訴它這個騎上牛背的新辦法,征求它的意見,卻見莎莎似乎不理解,但略一沉思后就搖開了尾巴。我頓時高興不已,立即讓它趴下,然后輕松地騎了上去。我就這樣成為村子里為數(shù)不多的可以讓牛趴下的騎手之一。驕傲、興奮之余,我深深感激莎莎對我這個小牧童的寬容大度和善解人意。
騎在牛背上,我學(xué)會了橫吹竹笛。每當(dāng)我的笛聲響起,正吃著草的莎莎便會停止進食,靜靜地聆聽片刻。我像受到莫大鼓舞一般,更加起勁兒地吹響短笛。那時我深信,莎莎是喜歡且明白我的笛聲的。
莎莎要開始學(xué)習(xí)犁田了。當(dāng)父親把它趕向春天的田野時,我的心立即就空落起來,同時又為它感到擔(dān)憂,深怕它因?qū)缣锷璞桓赣H抽打。我馬上來到莎莎學(xué)習(xí)犁田的地方,眼看著它被架上沉重的枷擔(dān)和犁鏵,被父親揚鞭驅(qū)趕著,一步一步吃力地朝前走著,模樣認真而溫馴。雖然我也知道犁田是每一頭水牛的天職,但我還是覺得莎莎此時犁田肩膀還過于稚嫩,覺得父親在這件事情上操之過急,為莎莎感到不平。
犁田的莎莎回來了。我抱來母親準(zhǔn)備的青草犒勞它,看著它細細咀嚼,看見它眼里充滿勞動后的滿足和恬靜,心里真為莎莎能夠挺過這一關(guān)而高興。
一個春日午后,我將莎莎往一片草地上一放,便躺下安睡。不知睡了多久,我醒來一看,距自己身子不遠處一條花蛇被踩死在那里,身上蓋著重重的牛蹄印。是莎莎救了我一命,我上前抱住它表示感激,它也歡快地叫了幾聲。
我過了十歲生日不久,發(fā)現(xiàn)莎莎的肚子大起來,立即擔(dān)心地告訴母親。母親察看之后,開心地說:“莎莎懷寶寶了,要做媽媽了!”聽到這一消息我也很高興,協(xié)助母親,加倍地關(guān)心愛護它——把牛圈打掃得干干凈凈,給它喝豆?jié){喝米粥,給它喂新鮮青草,多帶它去放牧,少讓它勞作等等。莎莎在我和母親的精心照料下順利分娩,一頭健康的牛寶寶踉踉蹌蹌地站在了我的面前,牛寶寶的眼睛和莎莎的一樣大而清亮。從此,我放牧的對象就多了一個,牛寶寶總在我和莎莎身邊快樂地跑來跑去,我也愛逗著牛寶寶,在野地里奔跑撒歡兒。
我第一次看見莎莎流淚,是在牛寶寶剛滿一歲被人領(lǐng)走的時候。那天,一個中年男子來到我家院子,和父親喝過酒后,牽著小牛慢慢朝外面走去。小牛跟著那人一步一回頭地往外走,嘴里發(fā)出稚嫩的“哞哞”聲。我站在原地一動不動,為小牛的離去而傷感。待小牛的身影在田野消失,我回頭才發(fā)現(xiàn)莎莎低垂著頭,眼里淚水汪汪?,F(xiàn)在想來,生離死別的感傷不僅令人類感傷,動物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