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藤椅中的我
高建剛
冬天樹枝的狂草寫滿窗戶
一塊調(diào)色盤上的藍色
在紅瓦頂之間,那是海
油輪很長時間才能通過
有人長久佇立,那是路燈
保持花園小徑的沉默
一塊石頭落下,那是麻雀
接著落下一群叫聲
它們是樹木唯一的葉兒
有一只停在窗上,那是塑鋼窗鎖扣
緊緊別住冬天
有件白襯衫,那是暖氣片
正虛構(gòu)另外的春天
有張臉,那是石英鐘
記錄著虛假時間
有片云,那是咖啡杯口的蒸汽
讓我想起熱帶雨林的木香
有杯紅葡萄酒,那是暗紅色的地板
在顯示屏和桌面之間演化著黎明
有件雕塑,那是藤椅中的我
正在試著把自己搖醒
推薦語:這首詩是小說家高建剛詩集中最獨特的一首,也是我近年閱讀國內(nèi)詩人作品中印象很深的一首。第一次讀就突然被吸引住了,并反復(fù)讀過多次。在這首詩里,作者運用夢的,幻覺的,錯覺的,通感的,或意識流的手法,將相互不相干的動的物體和靜的物體奇妙地轉(zhuǎn)換、銜接,從而將尋常事物神秘的一面呈現(xiàn)出來。作者的筆仿佛神的手指——指鹿為馬,左右逢源,讓不能成為發(fā)生,讓可能幻化成泡影,最終帶給我們一幅幅難以忘懷的超現(xiàn)實的經(jīng)典畫面。
契約書
梁積林
1
敦煌沙塵。河西大風(fēng)。
突然黑下來的天空,突然襲來的冷
反彈琵琶的女神
請把兩盞酥油燈再點亮些
一盞放在我的肩上,另一盞也放在我的
肩上
左肩右肩
我的肩膀上有神啊
我要修復(fù)這走神的天空
凝脂的淚痕
像五根手指。
五根加五根,就是一雙羊脂玉器
請把我的命運再抱緊些
我就不再說失去了,我就不再說別離了
2
黑河是一支弦,弱水是另一支弦
懷抱我的河西走廊
這把二胡
我是我的瞎子,我是我的國度
摸一下太陽,再摸一下月亮
兩聲顫音
是我的又一次囑咐和叮嚀
五月的麥地世界的麥地
五月的麥地是一本契約書
就算我把時間都用光了
還有那個早晨
就算我把時間都耗盡了
還有那個黃昏
推薦語:契約,是寫作者對更高的精神世界的追求,是對愛的獲得與釋放,是通過求索抵達澄明與鎮(zhèn)靜的途徑。好詩是本來就一直存在著,看神把它給誰。梁積林以他敏銳捕捉詩意的能力,攫住剎那間的直覺,用深厚的煉字煉句的功底精準地提煉出經(jīng)驗中的細節(jié),創(chuàng)造了他個性化的藝術(shù)世界。眷顧也罷,恩賜也罷,他以真誠的敬畏與熱愛,用詩歌把那份得天獨厚的稟賦表達得淋漓盡致。西部的大風(fēng)中,梁積林以詩歌為帳,長久地駐守在他的精神高地上,而這片高地,距離他心中的神,很近。
囚 徒
臧海英
我常思索:如何做好一個囚徒
如何讓身上的繩子更緊一些
每次放風(fēng)回來,我都有新的啟示
譬如:拿回一塊石頭
“孤獨是一種技藝?!崩K子說。
為了打一個死結(jié),我日夜揣摩
小窗處傳來的斷喝,是事件之外
我沒打算放手
每一天我咽下碗中的食物,確信饑餓的
存在
每一天我走向人群,練習(xí)怎樣離開他們
推薦語:臧海英這首詩頗具戲劇化。語言凌厲,語氣決絕,有一種超拔的力量。她直擊生命的本質(zhì)——生而為人的孤獨。而面對孤獨,誰也無法逃避。直面孤獨,接受孤獨,是詩人也是我們的宿命和必然。其實,我想說的是,在當前這個處處喧囂的世界,我們孤獨得還不夠。應(yīng)該更孤獨一些,回到自己的內(nèi)心。孤獨是一種拯救。
從牧羊山歸來
小 西
他在廚房
砧板發(fā)出響聲
不久,蒸汽頂開了湯罐的蓋子。
我的男人,圍著圍裙蹲在地上
認真撿起掉到地上的骨頭渣子
那是一只七個月大的山羊
我們上山與它嬉戲,把野菊的花環(huán)
戴到它的角上
下山時,買走了它的肋骨和前腿
推薦語:小西的詩寫得靈巧,她慣用波瀾不驚的敘述來呈現(xiàn)詩意,往往開始壓得很低,甚至波瀾不驚,慢慢地平中見奇,逐漸陡峭,在結(jié)尾直抵人心,讓人嘆為觀止。這首詩歌也是如此。用平淡、冷靜、耐心的語句,出其不意地轉(zhuǎn)向了后面的結(jié)局。人性的殘酷在她的筆下,一點一點被剝開,引人深思。
我的男人
燈 燈
黃昏了,我的男人帶著桉樹的氣息回來。
黃昏,雨水在窗前透亮
我的男人,一片桉樹葉一樣找到家門。
一年之中,有三分之一的時光
我的男人,在家中度過
他回來只做三件事——
把我變成他的妻子,母親和女兒。
推薦語:很多人可能會把《我的男人》當作一首愛情詩來讀,更細心的讀者,會在詩中的男人與女人,愛情和婚姻,存在和境遇,會在燈燈溫情敘述的背后,想起:究竟是什么,讓我的男人一年之中,只有三分之一時光在家中度過?究竟是什么,讓他回來只做三件事?把我變成他的妻子,母親和女兒?三分之一時光和三件事之間的巨大空間,究竟揭示了什么?
生死課程
田 暖
小時候我常常趴在墳坡上
拔那些又鮮又高的草,這是羊們的美食
直到有一天母親告訴我
這些草如此繁茂的秘密,從此我開始恐懼
大地上這些草綠色的乳房
仿佛來自另一種令人叫喊的力量
那個黃昏,我看到父親站在平房頂上
一鏟鏟把麥子堆得像他剛埋了
死于鼠疫的姑夫的那種形狀
也許是突然的心悸,他那么迫不及待將它
鏟開
又堆成一座屋脊一樣的環(huán)形山,綿延著
死撐著,慢慢降落下來的黑夜
之后,他長久地癱坐在星空之下
直到冬天,父親才像剛學(xué)會走路的孩子
從同樣的病患中逃生
但大奶奶、五嬸和三嫂都沒有逃過那瓶敵
敵畏
磨溝里能推醒二更雞的
我奶奶也一飲而盡,用一輩子配制的砒霜
和酒的生活
接著是我姥姥、爺爺、大爺、大娘、大舅
還有年紀輕輕的表姐夫,他們的一生
都是在非命或惡疾里,一天天走向死的
我們并不像上天那樣完整,親愛的人
我知道你今天正在鑒定
另一枝玫瑰的消亡,而我坐在這里
除了寫一首尚無結(jié)案的詩
只有墳上的青草,還在風(fēng)里鮮茂如初地搖
推薦語:生死牌上,每個人都抽中了屬于自己的那一份,不管你愿不愿意。向死而生,活著的人也許只在歷數(shù)眾生之死中才會更深切地獲得更好地活著、更好地活下去的教義。《生死課程》正是如此,通過冷靜卻鋒利的敘事,呈現(xiàn)生命的無常和生死對抗,有著對生命本身的深情撫摸與思考。
挖 掘
陳 亮
有時是在雞鳴聲里,有時是在驢叫
羊咩、狗吠聲里。父親總用鐵锨
在挖著什么。有時在挖坑
挖深了誰的傷口?大多時候
是在平復(fù)和掩蓋
有時候是在堆一個自己也過不去的疙瘩
有時會驚訝地挖到一些散碎骨頭
就小心包起來,找個地方鄭重埋了
在上面插幾根樹枝,念念有詞
有時他是背對著我們
有時是側(cè)著,或正對著我們
有時候他只是一個人
有時候卻瞬間分蘗成無數(shù)個
都是同一種姿勢,從來就沒有停過
有時候他們清晰、突兀
像金山銀山,金人銅人,他們的力量
讓日月晃動,讓江河倒著腿走路
讓大地顛覆,群山戰(zhàn)栗,讓巨石
飛起來,最后砸在自己的腳上
血肉糜爛,卻沒聽見喊疼
有的還在虔誠地贖罪
更多時候他們模糊,看不清臉龐
只有在夢里才能尋覓到一絲絲回聲
似被無數(shù)的鞭子恐嚇著
喇叭催著,繩子捆綁著
更多時候,他們似乎完全給隱身了
留下了無數(shù)鐵锨自己在那里揮舞
莊稼自己在那里長著
季節(jié)自己輪回,他們卻不知所蹤
只有孤獨的風(fēng)依舊吹拂著玄秘星群
推薦語:很多時候,我被稱作“農(nóng)民詩人”,有善意也有戲謔,我更多的是對他們給我取的綽號,一笑了之。雞有雞鳴,犬有犬吠,獅有獅吼。不管是什么類型什么階級的寫作者,只要能找到自己并完成好自己就夠了。農(nóng)民農(nóng)村是我的根脈所在,和自己的生活生命息息相關(guān),因此很多時候,我在關(guān)注和思考自己命運的同時,擴展到和自己相同生活境遇的這一群人,想努力寫出我們共同的命運,于是,就有了這一首《挖掘》。寫作是一個不斷發(fā)現(xiàn)、完善的過程,在未來的歲月里,我也會繼續(xù)挖掘下去,希望在藝術(shù)上進一步抵達真實。
繩
離 離
小時候喝過幾年羊奶
我把我的母親 用繩子牽著
帶她去吃草
帶她爬在陡峭 但是草茂密的地方
后來他們把她賣了 我的
作為羊的母親
在她眼中 我是另一只小羊
她簡簡單單地愛我 喜歡用頭輕輕蹭我
被牽走時 她回頭
叫我——咩
我寧愿從此
改名叫
——咩
從此,我沒割過草 也極少踏草而過
我只愿她們自己枯了 干了 爛在自己
懷里
從此我再沒見過
繩子那端的
白茫茫的愛
推薦語:詩歌的表達方式有很多,傳達訊息的方式也有很多,母親可以是一個柔情的女人,也可以是一只奶水豐腴的母羊。不管從哪個角度來說,母愛所帶給我們的都是讓人震撼的、直擊人心的力量。
給我一座臨水古鎮(zhèn)
談雅麗
就請給我一間烏瓦木壁,臨水自照的
老屋,靠著澄碧的沅水
給我左鄰撐船人,滄桑閱盡的淡然和藹
右舍洗衣婦,她手腕上戴著骨刻銀鏤
給我山前青石板,山背入云梯
還請給我沉沉的栗木舸——
彎在木樓——幽靜的水邊
請給我岸邊的古樟、茶舍、柳線、溪響
三二閑游人,催促小樓春風(fēng)一夜吹來
那眼神溫暖的,至愛宿敵
給我遇鱗則魚,遇羽則鷹的夢境
給我你的,讓人活下去的溫柔觸摸
就請給我一座臨湖古鎮(zhèn)吧!它清澈
空曠、安詳,倒映于如畫江水
給我恍惚、悵惘、三千弱水,在畫中
看不見你的身影,聽不到你的聲音
唯有一江清寂的流水,照見了
天涯——
永遠不能相見的命運
推薦語:這首詩可能是談雅麗詩歌中頗具古典情懷的一首。作品不僅大量運用了獨具湘西北地方特色的景物描寫,寓情于景,心思動人,而且對“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飲”進行了詩性重建,承續(xù)了傳統(tǒng)文人情寄自然、心念蒼生的慈悲情懷。“照見了天涯——永遠不能相見的命運”為詩歌轉(zhuǎn)折處,命運關(guān)懷促成詩意最后之呈現(xiàn),沒有驚世駭俗,也無石破天驚,但無聲之勝,莫過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