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99热精品在线国产_美女午夜性视频免费_国产精品国产高清国产av_av欧美777_自拍偷自拍亚洲精品老妇_亚洲熟女精品中文字幕_www日本黄色视频网_国产精品野战在线观看

      ?

      湖北省“早秈晚粳”雙季稻機械插秧高產(chǎn)高效栽培技術

      2017-03-17 15:07:21程建平李陽趙鋒陳少愚汪本福張旅
      湖北農(nóng)業(yè)科學 2016年23期
      關鍵詞:雙季稻湖北省栽培技術

      程建平+李陽+趙鋒+陳少愚+汪本福+張旅峰+章桃娟+皮楚舒

      摘要:發(fā)展雙季稻種植,能夠擴大水稻種植面積,提高稻谷增產(chǎn)潛力,保障糧食安全。然而,受農(nóng)業(yè)勞動力、勞動成本、種植成本等一系列因素的制約,湖北省雙季稻的發(fā)展仍然比較緩慢。因此,通過多年的生產(chǎn)試驗與示范,總結了適合湖北省雙季稻的機械插秧技術,以期為湖北省雙季稻發(fā)展提供建議與指導。

      關鍵詞:早秈晚粳;雙季稻;機械插秧;栽培技術;湖北省

      中圖分類號:S634.3;S233.75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6)23-6067-03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23.013

      Abstract: Development of double cropping rice cultivation can expand rice planting area, increase rice high yield potentialities and ensure food security. However, because of constraints of the agricultural labor, labor costs, planting costs and a series of factors, the development of double cropping rice in Hubei province is still relatively slow. Thus, this study summarized the mechanized planting techniques that were suitable for double cropping rice in Hubei province through years of production experiment and demonstration, it would provide suggestions and guidanc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double cropping rice in Hubei province.

      Key words: early indica and late japonica;double cropping rice;machine transplanting;cultivation technique;Hubei province

      湖北省是全國重要的糧食生產(chǎn)基地,水稻 (Oryza sativa L.)產(chǎn)量占湖北省糧食總產(chǎn)量的70%,常年播種面積占糧食種植面積的50%[1]。雙季稻產(chǎn)量更是湖北省水稻總產(chǎn)量的重要組成,2013年早稻、晚稻產(chǎn)量占水稻總產(chǎn)量的比例超過31%[2]。所以,發(fā)展雙季稻是保障湖北省乃至全國糧食安全的重要舉措。但是,隨著當前農(nóng)村勞動力減少,勞動成本的增加,種植成本上升,雙季稻發(fā)展受到嚴重挑戰(zhàn)[3]。因此,優(yōu)化水稻種植技術,提高水稻種植效率,減少投入,降低成本,進而增加農(nóng)民種植水稻效益,成為當前科研工作者的首要目標。

      目前,機械插秧作為輕簡化栽培的重要措施越來越受到關注。然而,中國水稻種植卻仍以傳統(tǒng)的人工育秧、人工栽插為主,生產(chǎn)工藝落后,條件艱苦,勞動強度大,耗工多,作業(yè)效率低,是制約水稻尤其是雙季稻發(fā)展的重要原因。20世紀50年代,中國開始對水稻機械移栽進行研究,但目前水稻機械化種植水平仍然低下,到2000年水稻機械化種植水平只有4.43%[4]。水稻機械插秧具有提高插秧效率,減少勞動力投入的特點,越來越多地受到農(nóng)戶的關注。特別是雙季稻機械栽插秧苗作為提高雙季稻種植效率和增收的一項重要舉措,受到了農(nóng)民的廣泛歡迎。本研究總結多年的試驗結果,詳細綜述湖北省發(fā)展“早秈晚粳”雙季稻機械插秧的優(yōu)勢及主要內(nèi)容,以期為湖北省雙季稻的發(fā)展提供技術指導。

      1 湖北省“早秈晚粳”雙季稻機械插秧的意義

      1.1 利于糧食安全生產(chǎn)

      “早秈晚粳”雙季稻機械插秧高產(chǎn)高效栽培技術解決了茬口銜接緊,秈型晚稻抗寒性弱和易受寒露風危害,秈稻株型披散易徒長與不利于機械插秧操作等問題。水稻是喜溫作物,寒露風冷害是晚稻生產(chǎn)的重大潛在威脅。早秈稻生育期一般110 d左右,根據(jù)湖北省寒露風時間計算,晚稻一般要求在9月10-15日齊穗才能安全收獲;粳稻耐低溫的能力更強,抽穗揚花的溫度下限為20 ℃,比秈稻低3 ℃。因此,同一地區(qū)晚粳稻最適齊穗期遲于晚秈稻,一般延遲5 d,且粳稻品種在同一地區(qū)抽穗期相對穩(wěn)定,所以發(fā)展“早秈晚粳”的品種搭配模式更有利于提高湖北省晚稻生產(chǎn)的安全系數(shù)。

      1.2 充分利用溫光資源

      湖北省屬亞熱帶季風氣候,全年氣候溫和多雨,四季分明,全年平均氣溫16 ℃左右,日平均氣溫穩(wěn)定通過10 ℃即一般作物活躍生長期多數(shù)始于3月下旬,終于11月中旬,共230~250 d。早稻提早集中育秧可充分利用溫棚有利條件。發(fā)展晚粳稻可延長灌漿結實期和全生育期,增加水稻對溫光資源的利用,有利于群體光合勢、生物產(chǎn)量和經(jīng)濟產(chǎn)量的提高。

      1.3 提高稻米品質

      粳稻作為喜溫耐涼的水稻亞種,在溫度較低的環(huán)境條件下不僅利于其灌漿充實創(chuàng)造高產(chǎn),同時晝夜溫差大的氣候條件也利于粳稻優(yōu)良品質的形成。粳米為中等直鏈淀粉含量(20%~24%)的大米,米飯柔軟,口感好且黏性不大;秈米為高直鏈淀粉含量(24%)的大米,米飯松散,口感較差;粳米整精米率接近70%(秈稻僅60%),碎米率低,有利于加工轉化增值。

      1.4 增加農(nóng)民收入

      充分發(fā)揮機械化栽培技術優(yōu)勢,最大程度降低勞動力投入,間接增加農(nóng)戶種植水稻效益。同時,近年來受粳稻總生產(chǎn)量較少的影響,國家對粳稻的最低收購定價比秈稻高出15%~20%。目前粳稻價格每50 kg 已達147元,比秈稻高出30~35元,即使按2010年最低保護價的不變價差估算,在產(chǎn)量相當?shù)那闆r下,每公頃粳稻的產(chǎn)值比秈稻高3 000~3 750元。如果湖北省擴種67萬hm2粳稻,每年可直接為農(nóng)民增加收入20億~25億元。

      2 湖北省“早秈晚粳”雙季稻機械插秧高產(chǎn)高效技術的主要內(nèi)容

      2.1 品種選擇

      溫光資源是水稻生產(chǎn)的基礎要素,水稻品種的布局必須以最適合當?shù)氐臏毓鈿夂虻钠贩N類型為原則[5]。江漢平原是湖北省水稻主產(chǎn)區(qū),單季稻、雙季稻各占一半,積溫4 900~5 200 ℃(80%的保證率),穩(wěn)定通過10 ℃初日在4月上旬,≥20 ℃終日在9月14-22日[6],可見選擇合適的雙季稻品種是保證安全生產(chǎn)的首要因素。早稻品種生育期在110 d左右,晚粳稻在120 d左右,以確保晚稻在寒露風來臨前可以安全齊穗。雙季早晚連作稻區(qū)選用中熟品種合理搭配,早稻可選用豐產(chǎn)性好、品質優(yōu)良的兩優(yōu)287或兩優(yōu)42等常規(guī)品種,晚稻可選用鄂粳403、鄂粳912等品種。

      2.2 浸種催芽

      種子發(fā)芽是水稻生長發(fā)育的起點,較高的發(fā)芽勢和發(fā)芽率是培育壯秧的基礎,直接關系到水稻的產(chǎn)量,同時種子的發(fā)芽勢和發(fā)芽率也是檢測種子質量好壞的重要指標[7]??刹捎眠漉r胺或強氯精浸種消毒。浸種時間12~24 h,視品種而定(透過穎殼能看到胚鼓起),浸種要注意每間隔6~10 h晾一下。晚稻浸種后期可采用含有烯效唑的溶液浸泡6~8 h,粳稻烯效唑溶液濃度控制在100~150 mg/kg,浸后要徹底清洗種子,早稻可省略這一環(huán)節(jié)。

      早稻浸種后在催芽中保持溫度28~30℃,催芽芽長為谷長一半長即可,催芽期間注意保持水分,經(jīng)常翻動,防止局部溫度過高燒芽;晚稻浸種后的種子催芽至90%以上破胸露白,攤開晾至內(nèi)濕外干狀態(tài)備用(手抓不黏、松后易散即可)。

      2.3 播種時期

      雙季稻種植受時間限制,必須規(guī)劃好早稻播種時間,為晚稻可以安全齊穗爭取時間。湖北省雙季稻區(qū)早稻一般3月20-25日播種,晚稻6月中下旬播種。早稻可利用溫室大棚提早進行集中育秧,或采用薄膜保溫育秧;晚稻育秧注意用遮陽網(wǎng)避曬。機械栽插水稻秧齡不宜過大,株高不能太高,早稻秧齡在30 d左右,晚稻秧齡控制在15 d左右。長江中下游感溫晚稻秧齡以15 d左右、感光晚稻以20 d左右最佳[8]。

      2.4 播種量

      早稻采用機械化育插秧方式,每667 m2用580 mm×280 mm塑料育秧盤30張,晚稻用35張,雜交早秈稻每盤播干谷90 g,常規(guī)晚粳每盤播干谷110 g。采用旱育保姆拌種,均勻播種,細土覆蓋,培育壯秧,二葉期施用斷奶肥,每667 m2苗床用尿素3 kg對水500 kg澆施,移栽前3~4 d施用送嫁肥,苗床用水溶肥(氮磷鉀養(yǎng)分含量不低于30%)8~10 kg對水500 kg澆施,視苗葉色狀況適當調整。

      2.5 機械插秧量

      水稻合理密植包括栽插密度、每蔸基本苗、株行距。有研究表明,適宜的栽插密度對水稻高產(chǎn)十分重要[9],有利于提高光能利用效率,通風效果好,可以有效防止病蟲害發(fā)生,促進中、后期干物質積累。早、晚稻機插秧栽植密度1.8萬~2.0萬穴/667 m2。選用30 cm行距的插秧機株距保證在11.0~12.5 cm,取秧量3~5株/穴。為確保晚粳稻有足夠的苗數(shù),最好選用25 cm行距的插秧機。

      2.6 水肥管理

      水稻是中國最大的糧食作物,也是用水的第一大戶,約有70%的農(nóng)業(yè)用水用于水稻灌溉[10]。前人創(chuàng)建了多種節(jié)水灌溉技術如畦溝灌溉、干濕交替灌溉、間歇濕潤灌溉、覆膜旱種、生育中期擱田、無水層種稻、旱育秧等[11,12],“早秈晚粳”雙季稻機械插秧高產(chǎn)高效栽培技術以干濕交替灌溉為主,分蘗前期淺水插秧活棵,薄露發(fā)根促蘗;夠苗后及時曬田控苗,當苗數(shù)達預期穗數(shù)的80%時開始曬田,總苗數(shù)控制在有效穗數(shù)的1.2~1.3倍;幼穗分化至抽穗開花期淺水促大穗,保持水層2 cm左右;灌漿結實期濕潤灌漿壯粒,灌跑馬水直至收割前1周斷水。注意天氣變化,搞好田間水層管理,以水調溫,防止倒春寒和寒露風。

      一般每667 m2施純氮早稻9~10 kg、晚稻11~13 kg,氮、磷、鉀施用比例為2∶1∶2。氮肥的施用要適當后移,增大穗粒肥用量,底肥、分蘗肥、穗肥比例為5∶3∶2;鉀肥施用時期和比例同氮肥;磷肥全做底肥一次施入。根據(jù)田間土壤本底情況,酌情增施微肥,每667 m2增施200 g大粒鋅、4 kg大粒硅和200 g持力硼,整田時施入。

      2.7 病蟲害防治

      根據(jù)水稻生長不同階段防治不同病蟲害為原則,以物理、化學防治為主,結合生物防治。蟲害主要防治稻飛虱、稻縱卷葉螟、二化螟、三化螟;病害主要防治稻瘟病、稻曲病、紋枯病。同時密切關注作物病蟲害防治部門發(fā)布的預警信息,及時了解田間病蟲發(fā)生情況。

      3 晚粳稻機械插秧的應用效果

      2015年于湖北省公安縣和天門市示范基地進行了晚粳稻生產(chǎn)示范,采用常規(guī)粳稻品種鄂粳403,機械插秧,其他管理方法基本相同,結果見表1。據(jù)記載,兩地晚粳稻種植均可保證在寒露風前安全齊穗。表1顯示兩示范點理論產(chǎn)量均達到8.0 t/hm2以上,公安示范點達到10.1 t/hm2。綜合分析發(fā)現(xiàn),產(chǎn)量與有效穗呈顯著正相關,說明晚粳稻高產(chǎn)必須有足夠的基本苗數(shù)或者所用水稻品種分蘗足夠,由于水稻產(chǎn)量構成因素間的互補效應,使得穗粒數(shù)和結實率都發(fā)生變化,地點間的氣候差異可能對其也產(chǎn)生一定影響。

      4 “早秈晚粳”雙季稻機械插秧高產(chǎn)高效種植需關注的主要問題

      4.1 選擇晚粳稻品種

      晚粳稻品種相對秈稻品種有更好的耐寒性,對于湖北省9月的寒露風來說,較高的耐寒性是確保晚稻產(chǎn)量的關鍵。

      4.2 掌握播種時間

      在選擇適宜生育期的雙季稻品種之后,合理規(guī)劃早稻和晚稻播種時間才可以確保周年高產(chǎn)。早稻播種以保溫育秧為主,合理提前播種期可以為晚稻盡早讓出大田,有較多時間整理田塊;晚稻播種應注意避開高溫天氣并選擇適當?shù)难睚g進行插秧,較小的秧齡利于機械插秧。

      4.3 確保晚稻栽插密度

      晚稻采用粳稻品種,粳稻耐寒性較好,葉片較直立,利于通風透光,而一些晚粳稻品種分蘗力不強,栽插密度較小可能會導致最終有效穗不足,致使晚粳稻減產(chǎn)。所以,晚粳稻適宜選擇分蘗力較強的品種;對于分蘗力較弱的品種應適當縮小行距,以增加栽插密度。

      參考文獻:

      [1] 張似松,湯顥軍,柴婷婷,等.加快粳稻發(fā)展,進一步做強湖北省水稻產(chǎn)業(yè)[J].湖北農(nóng)業(yè)科學,2012,51(3):450-453.

      [2] 湖北省農(nóng)業(yè)廳.2013年湖北省農(nóng)業(yè)統(tǒng)計年報[EB/OL].http://www.hbagri.gov.cn/gk/sjtj/151174.htm,2014-06-16/2016-03-14.

      [3] 朱德峰,陳惠哲.水稻機插秧發(fā)展與糧食安全[J].中國稻米,2009,15(6):4-7.

      [4] 王利強,吳崇友,高連興,等.我國水稻機械種植現(xiàn)狀與發(fā)展機直播的研究[J].農(nóng)機化研究,2006(3):28-30.

      [5] 張 厚.中國種植制度對全球氣候變化響應的有關問題Ⅰ.氣候變化對我國種植制度的影響[J].中國農(nóng)業(yè)氣象,2000,21(1): 9-13.

      [6] 游艾青,陳億毅,陳志軍.湖北省雙季稻生產(chǎn)的現(xiàn)狀及發(fā)展對策[J].湖北農(nóng)業(yè)科學,2009,48(12):3190-3192.

      [7] 王相琴.協(xié)青早A含芽谷種發(fā)芽率試驗[J].湖北農(nóng)業(yè)科學, 1999(6):13,22.

      [8] 滕 飛,陳惠哲,曾研華,等.不同秧齡對雙季晚稻生長特性與產(chǎn)量形成的影響[J].中國農(nóng)學通報,2014,30(30):95-100.

      [9] 潘圣剛,曹湊貴,蔡明歷,等.栽插密度及方式對雜交水稻“紅蓮優(yōu)6號”產(chǎn)量和品質的影響[J].江西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2006,28(6):845-849.

      [10] BELDER P,BOUMAN B A M,CABANGON R,et al. Effect of water-saving irrigation on rice yield and water use in typical lowland conditions in Asia[J].Agricultural Water Management,2004,65:193-210.

      [11] RAMASAMY S,BERGGE H F M T,PURUSHOTHAMAN S. Yield formation in rice in response to drainage and nitrogen application[J].Field Crops Research,1997,51:65-82.

      [12] TAO H,BRUECK H,DITTERT K,et al.Growth and yield formation for rice(Oryza sativa L.) in the water-saving ground cover rice production system(GCRPS)[J].Field Crops Research,2006,95:1-12.

      猜你喜歡
      雙季稻湖北省栽培技術
      海南雜交水稻雙季稻單產(chǎn)突破1500千克
      對龍眼高產(chǎn)栽培技術的探討
      番茄大棚栽培技術探析
      早春大棚番茄高產(chǎn)栽培技術
      石榴短枝紅在駐馬店引種表現(xiàn)及豐產(chǎn)栽培技術
      春風化雨 深入淺出——記湖北省優(yōu)秀理論宣講員龍會忠
      學習月刊(2015年19期)2015-07-09 03:38:34
      湖北省2015年3月生產(chǎn)資料價格
      咨詢臺 要大力發(fā)展雙季稻生產(chǎn)
      湖北省將再添6座長江大橋
      湖北省今年將建成農(nóng)村公路1.5萬km
      攀枝花市| 平度市| 岚皋县| 都安| 二连浩特市| 南康市| 灵台县| 陇南市| 富顺县| 汨罗市| 开封县| 牡丹江市| 若羌县| 个旧市| 广德县| 富川| 抚宁县| 博爱县| 阳城县| 青神县| 伊金霍洛旗| 龙泉市| 高州市| 巨野县| 和田县| 北碚区| 温泉县| 吕梁市| 迭部县| 鄯善县| 同心县| 迁安市| 金川县| 明溪县| 松滋市| 密云县| 老河口市| 合川市| 宁德市| 宁波市| 廊坊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