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文平
摘 要:砷和汞均是土壤中重金屬的組成元素。土壤作為不可再生資源,其合理利用途徑和保護措施與人體健康密切相關。采用了原子熒光法同時測定土壤中砷和汞元素的含量,結(jié)果表明,采用本方法在0.50~20.0 μg/L范圍內(nèi)的檢測線性良好,測得土壤標準樣品均在定值范圍內(nèi),兩元素測定結(jié)果的相對標準偏差均小于5%,實際土壤樣品中的砷和汞的加標回收率分別為94.0%~104.9%和92.3%~97.9%.本方法操作簡單、分析速度快、靈敏度高、檢出限低,可滿足土壤中微量砷和汞的測定。
關鍵詞:微波消解;原子熒光法;砷;汞
中圖分類號:X833 文獻標識碼:A DOI:10.15913/j.cnki.kjycx.2017.03.154
原子熒光光譜法測定砷和汞具有很高的靈敏度,但在測定土壤樣品時,土壤中共存金屬元素會對砷和汞的測定產(chǎn)生較為嚴重的干擾?,F(xiàn)采用微波消解方法對土壤樣品進行前期處理,PSA固相萃取柱去除消解液中重金屬,原子熒光法同時對解液中砷和汞進行測定,其測定結(jié)果準確性更高。
1 實驗部分
1.1 儀器和試劑
儀器包括AFS-9230型原子熒光光度計,砷、汞空極陰極燈,MDS-8型微波消解儀,EG20B型電熱板,PSA固相萃取柱;
H2O2、HNO3、HCl、KBH4、NaOH均為優(yōu)級純,硫脲為分析純;采用質(zhì)量濃度為100 mg/L的砷、汞標準儲備液,國家標準物質(zhì)研究中心的GSS-28標準物質(zhì)土壤樣品;試驗用水由Milli-Q型純水系統(tǒng)制備。
1.2 工作條件
砷燈電流為50 mA,汞燈電流為15 mA;光電倍增管負高壓為270 V;原子化器高度為9 mm;載氣為99.99%的高純Ar,載氣流量為400 mL/min;屏蔽氣流量為1 000 mL/min。本文采用質(zhì)量分數(shù)為5%的HNO3作載流液,質(zhì)量分數(shù)為2.0%的KBH4和質(zhì)量分數(shù)為0.5%的NaOH混合溶液作還原劑。
1.3 樣品處理
將采集的土壤樣品風干后,用玻璃棒壓散,除去泥中異物,用四分法縮分,研磨至樣品通過120目尼龍篩后,混合備用。準確稱取土壤樣品0.200 0 g置于微波消解罐中,用少量去離水浸濕,加入HNO3(3 mL)、HCl(3 mL)、H2O2(2 mL),擰緊瓶蓋進行消解。微波消解程序為:800 W的情況下為240 s,1 000 W的情況下為240 s,1 500 W的情況下為600 s,控制壓力設置為400 kPa。消解完畢冷卻后,將消解液全量轉(zhuǎn)移至聚四氟乙烯坩堝中,置于電熱板上蒸發(fā)至近干,冷卻后加入一定量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5%的HNO3溶液溶解殘渣,并轉(zhuǎn)移至50 mL的比色管中,加入質(zhì)量分數(shù)為5%的硫脲溶液5 mL,用質(zhì)量分數(shù)為5%的HNO3溶液定容至標線搖勻,消解液經(jīng)PSA固相萃取柱過濾后進行原子熒光分析,同時,進行樣品空白實驗。
2 結(jié)果與討論
2.1 消解體系的選擇
土壤中含有大量的礦物質(zhì),各組分的物理化學性質(zhì)差異較大,因此,選擇合適的微波消解體系對實驗結(jié)果的準確性具有關鍵性作用。消解土壤常用的無機酸一般有HNO3、H2SO4、H3PO4、HCl、HClO4等,但在消解過程中,HClO4氧化性極強易有爆炸的危險,H2SO4和H3PO4易產(chǎn)生高溫,因此,在微波消解體系中不使用H2SO4、H3PO4和HClO4。
2.2 消解方法比較
采用傳統(tǒng)的電熱板濕法消解土壤中砷和汞,消解酸用量大,操作步驟煩瑣,消解耗時約需1 d,且在消解過程中易造成待測樣品的損失。微波消解是通過微波輻射引起的內(nèi)加熱和吸收極化作用達到較高的溫度和壓力,提高消解酸的氧化能力,加速土壤樣品的消解速度,減少了樣品的污染和易揮發(fā)元素的損失。
2.3 基體的干擾和去除
本實驗采用PSA小柱對土壤消解液進行預處理。當消解液通過PSA吸附劑時,金屬離子濃縮在其表面,被測物質(zhì)通過吸附劑。實驗結(jié)果表明,當消解液經(jīng)PSA小柱過濾后分析,可以消除Cu、Ni、Fe、Cr和Co等共存金屬對砷和汞的測定干擾。
2.4 標準曲線
將100 mg/L的砷和汞標準儲備液用質(zhì)量分數(shù)為5%的HNO3溶液逐級稀釋配制成質(zhì)量濃度分別為0.50 μg/L、2.00 μg/L、5.00 μg/L、10.0 μg/L、20.0 μg/L的標準溶液,最后一次稀釋時要加入10 mL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5%的硫脲溶液將高價態(tài)砷和汞還原成低價態(tài)使砷和汞更易生成氣態(tài)氫化物,用質(zhì)量分數(shù)為5%的HNO3定容到100 mL搖勻待測;在工作條件下測定標準溶液,并以質(zhì)量濃度為橫坐標,對應的原子熒光值為縱坐標,分析繪制砷和汞的工作曲線。結(jié)果表明砷和汞在0.50~20.0 μg/L的質(zhì)量濃度范圍內(nèi),質(zhì)量濃度與熒光值的線性關系良好,砷線性回歸方程為:
Y=209.43X+14.77. (1)
相關系數(shù)r=0.999 4.
汞線性回歸方程為:
Y=378.26X-9.68. (2)
相關系數(shù)r=0.999 6.
2.5 檢出限
按上述儀器條件連續(xù)分析7個0.50 μg/L的砷和汞標準溶液,計算砷和汞測定值的標準偏差S分別為0.005 41μg/L和0.012 7 μg/L。按照《環(huán)境監(jiān)測分析方法標準制訂技術(shù)導則》(HJ 168—2010)對檢出限的規(guī)定,檢出限按以下公式計算:
MDL=S×t(n-1,0.99). (3)
當n=7時,t值取3.143,計算得砷的檢出限為0.017 μg/L,汞的檢出限為0.004 μg/L。當土壤樣品為0.200 0 g,定容體積為50 mL時,本方法砷最低檢出限為0.004 μg/g,汞最低檢出 限為0.001 μg/g。
2.6 精密度和準確度試驗
取GSS-28土壤標準物質(zhì)參考樣,按上述步驟連續(xù)測定7次,對方法的準確性和精密度進行了考查。結(jié)果表明,本方法測得砷和汞的均值在允許誤差范圍內(nèi),結(jié)果準確、可靠,砷和汞的相對標準偏差均小于5%,表明本方法具有良好的重現(xiàn)性,具體如表1所示。
2.7 加標回收試驗
準確稱取實際土壤樣品4份(均為0.200 0 g),按上述步驟進行測定,再取同一批土壤樣品4份(均為0.200 0 g),分別加入GSS-28土壤標準物質(zhì)(0.200 0 g)后進行加標回收試驗,結(jié)果如表2所示,砷和汞的加標回收率分別在94.0%~104.9%和92.3%~97.9%之間,加標回收率符合分析測試要求。
3 結(jié)論
綜上所述,本研究采用了微波消解-原子熒光法測定土壤中砷和汞的含量,用微波加熱代替了電爐或電熱板加熱對樣品進行消解處理,具有較高的準確度和精密度,且消解速度快、溶劑用量少、節(jié)能環(huán)保,避免了土壤中共存金屬元素對測定的干擾。用土壤標準樣品按本方法進行了分析,結(jié)果表明,該方法的精密度、準確度和加標回收率均能滿足分析測試要求。本方法操作簡單、分析速度快、靈敏度高、檢出限低,完全適用于土壤中微量砷和汞的測定。
參考文獻
[1]朱琳,曾曉丹,朱秀影.微波消解-原子熒光光譜法測定中草藥中砷和汞[J].分析科學學報,2013(03).
[2]祝正輝.原子熒光光譜法測定土壤中的砷和汞[J].理化檢驗-化學分冊,2015,51(07).
〔編輯:張思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