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新+涂艷華++何建軍+施建斌++張金木+陳學玲+蔡芳++王少華++蔡沙
摘要:為研究過氧化氫對葛渣膳食纖維的改性作用,以葛根加工淀粉后的殘渣為原料,采用單因素與正交試驗,以可溶性膳食纖維得率以及不溶性膳食纖維膨脹力為指標,得出了過氧化氫改性制備葛渣膳食纖維的最佳工藝條件,即H2O2體積分數(shù)0.3%,pH為12,溫度為90 ℃,時間為75 min,得到可溶性膳食纖維得率最高為52.16%,不溶性膳食纖維膨脹力為7.01 mL/g。
關(guān)鍵詞:葛渣;膳食纖維;得率;膨脹力
中圖分類號:R284.2 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39-8114(2016)24-6553-04
DOI:10.14088/j.cnki.issn0439-8114.2016.24.057
膳食纖維是一類以非消化性多糖為主的高分子化合物,包括果膠、纖維素、半纖維素、木質(zhì)素等,也包含改性多糖和寡糖等[1],其在人類小腸中不能被消化吸收,但在大腸中能部分或全部發(fā)酵。膳食纖維是一種復雜的混合物,根據(jù)其溶解性的不同可分為可溶性膳食纖維和水不溶性膳食纖維兩種。可溶性膳食纖維(SDF,Soluble Dietary Fiber)是指能溶于水,其水溶液能被4倍體積的95%乙醇沉淀,且不被人體消化道吸收的那部分膳食纖維[2,3];水不溶性膳食纖維(IDF,Insoluble Dietary Fiber)是指不溶于水,且不被人體消化道的酶消化吸收的那部分膳食纖維,主要是細胞壁的組成成分,包括纖維素、木質(zhì)素、植物蠟等[4,5]。膳食纖維雖不能被人體內(nèi)消化酶消化吸收,但卻是人體平衡膳食結(jié)構(gòu)必需的營養(yǎng)素之一,與碳水化合物、脂肪、蛋白質(zhì)、維生素、礦物質(zhì)、水這六大營養(yǎng)素具有完全不同的生理作用而被營養(yǎng)家稱之為“第七大營養(yǎng)素”。其不僅具有持水性、持油性、吸水膨脹等作用,同時具有多種生物功能,如降低血清中膽固醇含量,防治高血壓、心臟病、動脈粥樣硬化等心血管疾病,可以降低餐后血清葡萄糖水平和胰島素響應(yīng),調(diào)節(jié)糖尿病人的血糖水平等功效[6]。
葛根是一種藥食同源的天然植物,在中國素有“南葛北參”之稱,且葛根資源豐富,目前國內(nèi)主要以開發(fā)葛根粉、葛根飲料、黃酮浸膏等粗放型生產(chǎn)狀態(tài)為主[7-9]。葛根加工淀粉后得到的殘渣除了小部分用來造紙和做飼料外,大多都沒得到充分的利用,而葛渣中富含70%以上的總膳食纖維,是一種非常好的天然膳食纖維來源。本試驗采用過氧化氫對葛渣膳食纖維改性,改善可溶性膳食纖維得率以及不溶性膳食纖維膨脹力,此操作不僅過程簡單,成本較低,而且過氧化氫在處理過程中會被完全分解,產(chǎn)物中無其他殘留,對葛根進行綜合利用,大大提高葛根的經(jīng)濟效益。
1 材料與方法
1.1 材料與儀器設(shè)備
葛渣由湖北山友特色農(nóng)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提供。
30%過氧化氫溶液、氫氧化鈉、鹽酸、95%乙醇、石油醚、濃硫酸、硫酸鉀、硫酸銅等均為分析純,購自國藥集團化學試劑有限公司。
FW-100萬能粉碎機(天津市泰斯特有限公司);TB-114分析天平(北京賽多利斯有限公司);K9840自動凱氏定氮儀(海能儀器有限公司);SX2-4-10MP箱式電阻爐(上海-恒科技有限公司);SHA-B恒溫震蕩器(常州國華有限公司);100目篩(浙江上虞市龍翔精密儀器廠);pH計[梅特勒-托利多(上海)有限公司];LXJ-ⅡB離心機(上海安亨科學儀器廠);RE-52AA旋轉(zhuǎn)蒸發(fā)儀(上海亞榮生化儀器廠);LGJ-25C冷凍干燥機(北京四環(huán)科學儀器廠)。
1.2 方法
1.2.1 葛渣膳食纖維的制備 稱取一定量的葛渣,加入到過氧化氫溶液中進行改性,調(diào)節(jié)pH至中性,旋蒸得到濃縮液。往濃縮液中加入4倍體積的95%乙醇沉淀2 h,抽濾得到殘渣即為總膳食纖維(TDF);將濃縮液抽濾,分離得到殘渣和濾液,用少量的去離子水洗滌殘渣,再次抽濾得到殘渣即為不溶性膳食纖維(IDF);合并兩次濾液,加入4倍體積的95%乙醇沉淀2 h,抽濾得到殘渣即為可溶性膳食纖維(SDF)。將收集到的殘渣冷凍干燥24 h,稱重后粉碎過100目篩備用。
1.2.2 葛渣膳食纖維中基本成分分析 葛渣膳食纖維中的淀粉、蛋白質(zhì)、膳食纖維、脂肪、灰分、水分含量分別參照GB/T 5009.9-2008、GB/T 5009.5-2010、GB/T 5009.88-2014、GB/T 5009.6-2003、GB/T 5009.4-2010、GB 5009.3-2010標準方法進行測定。
1.2.3 葛渣改性工藝探討
1)單因素試驗。以SDF得率以及IDF膨脹力為指標,對影響SDF得率以及IDF膨脹力的因素如H2O2體積分數(shù)(0、0.2%、0.4%、0.6%、0.8%、1.0%)、料水比(1∶10、1∶15、1∶20、1∶25、1∶30)(g∶mL,下同)、pH(4、6、7、8、10、12)、溫度(40、50、60、70、80、90 ℃)、時間(30、45、60、75、90 min)等進行單因素試驗。
在單因素試驗過程中,探討某一單因素時,其他各因素水平分別為H2O2體積分數(shù)0.3%、料水比1∶20、pH 10、溫度60 ℃、時間60 min。
2)正交試驗。在單因素試驗的基礎(chǔ)上,進行4因素3水平正交試驗,確定葛渣改性最優(yōu)工藝。因素與水平見表1。
1.2.4 膳食纖維的測定 可溶性膳食纖維(SDF)得率:過氧化氫改性后的樣品,收集SDF以及TDF殘渣,冷凍干燥后粉碎備用。
不溶性膳食纖維的膨脹力:膨脹力與膳食纖維潤腸通便的生理功能密切相關(guān)[10],可以膨脹力為指標反映不溶性膳食纖維的生理特性。稱取不溶性膳食纖維0.5 g,置于裝有10 mL水的具塞量筒中,振蕩均勻后室溫放置24 h,讀液體中膳食纖維的體積[11]。
2 結(jié)果與分析
2.1 葛渣膳食纖維中基本成分分析
葛渣膳食纖維中基本成分如表2所示,從表2中可以看出,葛渣膳食纖維中總膳食纖維、水分、蛋白質(zhì)以及脂肪,其含量分別為76.41%、9.75%、4.81%和2.68%。
2.2 單因素試驗結(jié)果
2.2.1 H2O2體積分數(shù) H2O2體積分數(shù)對葛渣膳食纖維的影響如圖1所示。從圖1可以看出,膳食纖維的得率隨著H2O2體積分數(shù)的升高呈兩次先上升后下降的變化趨勢,H2O2體積分數(shù)為0.3%左右時,膳食纖維得率最高,隨著H2O2體積分數(shù)的繼續(xù)升高,葛渣中膳食纖維等大分子降解成單糖、低聚糖等小分子物質(zhì)溶于乙醇而被除去[12],因而膳食纖維的得率有所下降,因此,H2O2體積分數(shù)可選擇0.2%~0.4%。由圖1還可看出,膳食纖維的膨脹力隨著H2O2體積分數(shù)呈持續(xù)上升的變化趨勢,在H2O2體積分數(shù)為1.0%時最大,為4.03 mL/g。
2.2.2 料水比 料水比對葛渣膳食纖維的影響如圖2所示。從圖2可以看出,膳食纖維的得率隨著溶劑的增大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變化趨勢,在料水比為1∶20時達到最大,為10.81%,之后明顯降低,這是因為過多的溶劑,會使?jié)饪s時間延長,可能導致可溶性膳食纖維部分水解成小分子而溶于乙醇,使其得率降低,因此本試驗將料水比固定為1∶20比較合適。由圖2還可看出,膳食纖維的膨脹力先升高后降低,之后有所回升,在料水比1∶20時最大,為3.19 mL/g。
2.2.3 pH pH對葛渣膳食纖維的影響如圖3所示。從圖3可以看出,膳食纖維的得率隨著pH的增大呈逐漸上升的變化趨勢,這是因為堿性環(huán)境會破壞半纖維素和纖維素之間的氫鍵,有助于葛渣細胞壁中的半纖維素的溶出,其水溶性增加,提高了可溶性膳食纖維的含量[13],因此得率上升。由圖3還可看出,隨著pH的升高,膳食纖維膨脹力也隨之增大,但pH過高會使溶液黏度增大難于過濾,使液渣難以分離,因此選擇pH 10~12。
2.2.4 溫度 溫度對葛渣膳食纖維的影響如圖4所示。從圖4可以看出,膳食纖維的得率隨著溫度的升高呈逐漸上升的變化趨勢,這是因為高溫條件下,纖維素與半纖維素氫鍵更容易被破壞,從而使可溶性膳食纖維增多。由圖4還可看出,隨著溫度的升高,膳食纖維膨脹力也隨之增大,但溫度過高會導致可溶性膳食纖維結(jié)構(gòu)的破壞,故可選擇溫度為70~90 ℃。
2.2.5 時間 時間對葛渣膳食纖維的影響如圖5所示。從圖5可以看出,膳食纖維的得率隨著時間的延長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變化趨勢,這是因為可溶性膳食纖維隨著反應(yīng)時間的延長能逐漸溶解于堿液中,但長時間處于堿性環(huán)境下,會使一部分可溶性膳食纖維降解成小分子物質(zhì)而溶于乙醇,降低了可溶性膳食纖維的得率。由圖5還可看出,隨著時間的延長,膳食纖維膨脹力也呈先增大后減小的變化趨勢,因此時間選擇為45~75 min。
2.3 正交試驗結(jié)果
在單因素試驗基礎(chǔ)上,以SDF的得率為指標,對H2O2體積分數(shù)、pH、溫度、時間等進行4因素3水平正交試驗,正交試驗結(jié)果如表3所示。從表3可以看出,4個因素對SDF得率影響大小順序為:pH>溫度>H2O2體積分數(shù)>時間,各因素理論最優(yōu)水平組合為A2B3C3D3,即為H2O2體積分數(shù)0.3%,pH 12,溫度90 ℃,時間75 min,在此條件下進行驗證試驗,測得該組合下葛渣膳食纖維的得率為52.16%,明顯高于組合3中的49.91%。由此,葛渣改性最優(yōu)工藝為H2O2體積分數(shù)0.3%,pH 12,溫度90 ℃,時間75 min。
3 結(jié)論
通過采用最佳工藝條件即H2O2體積分數(shù)為0.3%,pH為12,溫度為90 ℃,時間為75 min,對葛渣膳食纖維進行改性,得到可溶性膳食纖維高達52.16%,不溶性膳食纖維的膨脹力為7.01 mL/g,可見過氧化氫改性葛渣膳食纖維,不僅能提高可溶性膳食纖維的得率,而且也提高了不溶性膳食纖維的膨脹力,使膳食纖維的性能得到相應(yīng)的改善,這為葛渣膳食纖維產(chǎn)品的開發(fā)提供了一定的理論依據(jù)。
參考文獻:
[1] PROSKY L. What is dietary fiber[J]. Journal of AOAC International,2000,83(4):985-987.
[2] HASKELL W L,SPILLER G A,JENSEN C D,et al. Role of water-soluble dietary fiber in the management of elevated plasma cholesterol in healthy subjects[J].American Journal of Cardiology,1992,69:433-439.
[3] HARRINGTON M E,F(xiàn)LYNN A,CASHMAN A D. Effect of dietary fiber extracts on calcium absorption in rat[J].Food Chemistry,2001,73:263-269.
[4] 張麗云,王曉光,魯春起,等.麥麩膳食纖維的研究[J].食品科學,1999,20(2):56-58.
[5] 籍保平,尤希風,張博潤,等.蘋果渣發(fā)酵生產(chǎn)飼料蛋白的工藝條件[J].生物工程進展,1999,19(5):30-33.
[6] 潘英明,梁 英,王恒山,等.從羅漢果渣中提取水不溶性膳食纖維的研究[J].廣西植物,2003(4):370-372.
[7] 滕建文,楊均慧,劉 恒,等.葛根汁加工方法的比較[J].西部糧油科技,2002,27(2):43-45.
[8] 萬 平,方曉寒,場曉春,等.葛根黃酮生物合成的研究[J].安徽農(nóng)業(yè)大學學報,1997,24(2):197-199.
[9] 潘波漢,吳 彪.葛根淀粉的工業(yè)化生產(chǎn)及其深加工技術(shù)[J].淀粉與糖化酶,1997(1):4-11.
[10] 王景會,曹龍奎,馬毓霞,等.豆渣制取高活性膳食纖維的研究[J].吉林農(nóng)業(yè)科學,2004,29(3):53-57.
[11] 張雷雷,張 玲.膳食纖維及其制品質(zhì)量標準的介紹[J].糧食與食品工業(yè),2009,16(2):42-44.
[12] 李雄彪.植物細胞壁[M].北京:北京大學出版社,1993.
[13] 耿乙文,哈益明,靳 婧,等.過氧化氫改性蘋果渣膳食纖維的研究[J].中國農(nóng)業(yè)科學,2015,48(19):3979-39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