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蛋:
游樂場里、商場里、餐廳里,你總是能碰到一些熊孩子,在一聲嘆息一個孩紙又毀了的同時,有時我們也不免為他們的家長“可惜”。咱不能斬釘截鐵地說熊孩子一定是熊家長所慣,但家長一定逃不掉乖寶變熊寶的責任!而很多時候,熊家長就如同精神病人一樣,永遠重復著一句“我不是神經(jīng)病,不是神經(jīng)病?!?/p>
講點趣事,熊男和女友認識了3個月就要和對方一起買房,女孩楚楚可憐地表示還要考慮考慮,熊男就要求退款、賠償、分手,以前送的東西都要回來,少還一個小擺件熊家長帶著熊寶沖到了女方家里要……
其實偶們幾個碼字工在這吐槽,不是為了宣泄個人情緒,這不是正是因為“愛”這個地球,所以才恨“熊”不成鋼么。希望雜志出刊后,我們的身邊能少幾只熊。
ZJ:
熊孩子,我自己就是個熊孩子,每個人心里都住著一個藏起來的熊孩子,偶爾在你忘乎所以的時候跑出來。突然跑出來的熊孩子可能會讓身邊的人覺得你很陌生,所以你得學會訓練住在心里的熊孩子,但不必強迫它長大或者離開,希望你心里的熊孩子能被安撫,希望你心里的熊孩子能夠快樂。
蛋泥糊:
我遇到的熊親朋好友都很魔性的,就是陰著熊,表面看著都挺好挺世界和平的,但背到你身后不知道怎么損你利己呢,所以這個就很難辦了,因為你沒法和他們明著撕破臉不是,而且慫如我每次都表面平靜,但心里已經(jīng)突突了他們幾千遍了,不過很神奇的一點就是我常常慫著慫著就慫釋然了,甚至還生出幾分憐憫他們的情分在,覺得他們這么熊,一定生活得很不幸吧,然后又摻雜著點生氣,很微妙,明明我自己看著這些人腦補出了一大片的大起大落,但除了我自己,誰都不知道,生氣。
克萊爾·鄭:
據(jù)說笑點低的人聽冷笑話只聽到“小明”兩個字就開始笑了,而有些人看到“熊孩子”“熊家長”等字眼就做好了生氣的準備。為讀者的身心健康考慮,這里只講趣事:
錢鐘書和楊絳住在清華時養(yǎng)了只貓,總和其他貓打架,錢鐘書怕自家貓輸陣,就自備竹竿,半夜貓一在外面慘叫就揭竿而起出門幫戰(zhàn)。其中有只情敵貓是他們當時的鄰居林徽因養(yǎng)著的,楊絳還擔心因此傷了兩家和氣……后來很多年楊絳都是一個人過,憶起先夫的一些有點“熊”的往事,口吻始終是詼諧而又脈脈。想來兩人相處時,她大概是包容更多的那一方,以至于錢鐘書這么博學多智的人,在她面前都像個熊孩子。
Cathy
一把年紀了,誰還沒碰到過幾個熊孩子,誰家沒有個熊孩子親戚。每次被這群熊孩子的胡作非為搞得哭笑不得,可是教訓他們吧,又礙于他們父母的臉面,不教訓吧,又對不起自己所受的委屈??吹饺绻@時有人出頭來教訓他們一番,就會覺得簡直喪(gan)心(de)病(piao)狂(liang)!沒有規(guī)矩不成方圓,該出手時還是得出手,不然熊孩子長大了往小了說是“自由散漫”,往大了說就可能發(fā)展成“校園霸凌”,所以要用正確的方式讓他們早日明白“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