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慶磊
2016版《幼兒園工作規(guī)程》指出幼兒園的任務是:貫徹國家的教育方針,按照保育與教育相結合的原則,遵循幼兒身心發(fā)展特點和規(guī)律,實施德、智、體、美等方面全面發(fā)展的教育,促進幼兒身心和諧發(fā)展。另外,幼兒園教育的內容是廣泛的、啟蒙性的,可按照幼兒學習活動的范疇相對劃分為健康、語言、社會、科學、藝術等五個方面。不管是從幼兒園的任務來看,還是按照幼兒學習活動的范疇進行劃分,保證幼兒身體健康始終是幼兒教育的重中之重,是幼兒全面發(fā)展的基礎。
近年來,我國青少年體質逐年下降的事實備受社會各界關注,幼兒的體質狀況也理應受到更多的關注和重視。幼兒運動的基本技能包括走、跑、跳、鉆、爬、投擲、平衡等,其中鉆、爬、投擲能力的發(fā)展要依靠幼兒的上肢力量?!?-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以下簡稱《指南》)指出,健康領域包括身心狀況、動作發(fā)展以及生活習慣與生活能力三個方面。其中,動作發(fā)展目標2指出:具有一定的力量和耐力。力量又可以分為上肢力量、下肢力量?!吨改稀分袑χ邪嘤變荷现α康囊笫牵?.能雙手抓杠懸空吊起15秒左右;2.能單手將沙包向前投擲4米左右。這兩個目標的達成都需要以幼兒上肢力量的發(fā)展作為基礎。
通過對中班幼兒上肢力量的觀察和測試發(fā)現:中班幼兒的上肢力量發(fā)展不足,幼兒的投擲和懸垂動作發(fā)展還不充分。觀察中也發(fā)現,中班幼兒的下肢力量好于上肢力量。因此,中班幼兒的上肢力量發(fā)展應該受到重視。
一、中班幼兒上肢力量不足的原因分析
(一)家庭因素
目前,大多數家長由于工作繁忙,無暇照顧孩子,只能將孩子交由爺爺奶奶、外公外婆照看。孩子與年輕父母相處的時間不多,尤其是父親。不可否認,父親能夠給幼兒帶來更多陽剛、堅強以及力量的榜樣,但是現在社會的孩子缺少與父親之間的互動,很多野趣的游戲孩子不能和父親一起參與,這也減少了幼兒參與此類活動的次數和興趣,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幼兒上肢力量的發(fā)展。
(二)戶外運動缺少上肢運動
幼兒園在開展戶外活動時,大多數戶外運動游戲都是以下肢運動為主。比如:切西瓜、狼來了等運動游戲。上肢力量的游戲在幼兒園的戶外活動中不是很多,即便有也是千篇一律,不能很好地激發(fā)幼兒參與的興趣。另外,幼兒園有助于開展幼兒上肢力量的材料相對較少,這也是其中一個原因。
(三)女教師缺少體育素養(yǎng)
女教師相對于男教師來說多了許多細膩與耐心,但是女教師欠缺相應的體育技能知識以及參與體育活動的激情。幼兒在參與體育活動特別是上肢活動時,女教師可能給予幼兒的反饋較少。另外,對于有難度和挑戰(zhàn)性的上肢力量運動游戲,女教師出于安全方面的考慮可能會選擇放棄,避免幼兒參與類似的活動。然而,正是這些具有挑戰(zhàn)性的運動游戲更能激發(fā)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從而發(fā)展幼兒上肢力量。
二、發(fā)展中班幼兒上肢力量的措施
(一)鼓勵爸爸參與
中班幼兒上肢力量發(fā)展不足也與學校缺少男教師有很大的關系。爸爸同孩子之間游戲比與媽媽、爺爺奶奶更有挑戰(zhàn)性和趣味性,鼓勵爸爸多參與幼兒的游戲和運動,創(chuàng)設一些適合親子參與、有利于促進幼兒上肢力量發(fā)展的游戲讓爸爸與孩子一起參與,不僅能夠激發(fā)幼兒的運動興趣,促進上肢力量的發(fā)展,同時也能夠增加父子之間的情感,增加孩子對親情的體驗。比如常見的親子游戲有:推小車、攀大樹、雙手支撐等。
(二)戶外運動重視上肢力量
幼兒一日活動必須保證每天2小時的戶外活動時間,其中1小時為體育活動時間。如何有效利用這1小時的體育活動時間是發(fā)展中班幼兒上肢力量的關鍵。在幼兒進行戶外體育活動時,我們可以為幼兒創(chuàng)設更多發(fā)展上肢力量的體育游戲,增加戶外體育運動的設施以及種類,激發(fā)幼兒參加體育活動的興趣,從而發(fā)展中班幼兒的上肢力量,如:蕩繩、木質攀巖墻、雙層繩索等。
另外,我們也可以根據自身現有的材料創(chuàng)設一些符合中班幼兒年齡特點的體育游戲,激發(fā)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鼓勵幼兒積極參與,促進中班幼兒上肢力量的發(fā)展。以輪胎游戲為例:(1)拖運車:把繩系在輪胎上,兩手拉住繩向前走或倒退走,可以自由走,也可以沿線走。(2)打夯:在輪胎上均勻地系上四根繩子,四個幼兒一組,各拉住一根繩子。先一起用力將輪胎提起,然后再一起放下。可以喊著口號進行游戲,培養(yǎng)幼兒的協(xié)作能力。(3)大力士:請幼兒站到輪胎里,兩手抓住輪胎的內圈,沿直線走或變換隊形走。(4)滾來滾去:兩個幼兒面對面站好,一對幼兒扶住輪胎,聽到口令后向前推輪胎,對面幼兒接住后再推回去。比一比哪兩個幼兒堅持的時間長,而且輪胎未倒下。
我們還可充分利用幼兒園現有的大型玩具設計一些情境性游戲,激發(fā)幼兒參與的興趣,通過投擲以及攀爬類游戲促進中班幼兒上肢力量的發(fā)展。如:打蜘蛛、小猴子摘水果、熊貓取竹葉、投籃等。另外,我們也可結合幼兒園的現有條件創(chuàng)設一些懸垂游戲。如:轉陀螺:一名幼兒腳踩繩結雙手握住繩子扮陀螺,另一名幼兒開始“轉陀螺”。蕩秋千:一名幼兒腳踩繩結雙手握住繩子,另一名幼兒推動其玩蕩秋千。我是特種兵:幼兒從竹梯下往上爬,到達竹梯最高處,懸垂片刻后跳落。
(三)教師加強指導與反饋
幼兒園教師由于自身缺少相應的體育知識,在幼兒進行戶外活動時很難根據幼兒現有的運動情況給予反饋。另外,女教師在幼兒進行戶外活動時也沒能及時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這在一定程度上都會影響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當幼兒進行某種活動時,如果老師能夠對他的表現給予及時的反饋,或者當幼兒運動困難時教師能夠及時給予正確的動作指導,都會激發(fā)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促進幼兒上肢力量的發(fā)展。因此,教師對中班幼兒上肢動作技能的了解,并且能夠做出正確的示范動作,都是十分關鍵的。
在指導幼兒進行投擲游戲時,我們教師首先要知道投擲的一些動作要領,并且將復雜的技術動作概念改編成兒歌幫助幼兒理解。需要注意的是對于小朋友來說,投擲沙包最重要的是多練,掌握發(fā)力點和發(fā)力手法。
(四)重視幼兒體育集體教學活動
幼兒園體育集體教學活動不同于幼兒日常的戶外體育活動。在體育集體教學活動中,教師科學地組織幼兒進行體育鍛煉,能有效地促進幼兒基本動作協(xié)調,提高幼兒的身體素質。充分利用好體育集體教學對于促進中班幼兒上肢力量的發(fā)展是十分重要的。
在活動的預設過程中,我們不僅依據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以及身心發(fā)展的規(guī)律,同時也考慮中班幼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在整個活動的實施過程中,我們避免簡單枯燥的傳授和練習,而是將上肢技能的發(fā)展同游戲結合起來,這樣能夠增強幼兒參與的興趣和積極性,對于發(fā)展中班幼兒上肢力量起到積極作用。
為了促進中班幼兒上肢力量的發(fā)展,我們先后設計和實施的集體教學活動有:
(1)快樂搬運工:體驗合作搬運物體的方法并積累經驗,促進肢體力量與平衡能力的發(fā)展。
(2)報紙變變變:能夠用力向上拋紙球,發(fā)展上肢力量。
(3)輪胎戰(zhàn)車:用繩系住輪胎,幼兒拉動輪胎運送彈藥。
(4)好玩的輪胎:練習平衡、鉆爬和推拉的基本技能,發(fā)展幼兒上肢動作和力量.
(5)推小車:幼兒兩兩結伴進行推車游戲,增強手部力量,提高身體平衡協(xié)調能力。
三、實踐結果
學期末對幼兒進行觀察和測試發(fā)現:(1)約90%的幼兒能夠順利完成單手肩上投擲的動作,并且80%的幼兒能夠擲遠距離超過4米。(2)學期初部分幼兒害怕參加懸垂活動,學期末,幼兒大膽參加懸垂活動,并且約80%的幼兒懸垂時間能夠超過15秒。(3)幼兒參與投擲、攀爬等戶外活動的熱情更高,興趣更濃,上肢力量明顯得到了鍛煉。
四、分析與討論
《國家學生體質健康標準(2014年修訂)》發(fā)布之后,有關專家解讀中小學體育課今后將更關注男生上肢力量的發(fā)展??梢娚鐣鹘缍颊J識到上肢力量對于青少年發(fā)展的重要性。與此同時,越來越多的學者和家長也認識到上肢力量對于促進幼兒全面發(fā)展的重要性。力量是幼兒進行各種運動的基礎,幼兒上肢力量發(fā)展不足會影響到幼兒在其他體育活動中的表現,甚至會影響幼兒在運動中獲得成功感。然而,如果幼兒在運動中不能獲得成功感可能會對幼兒的身心健康造成不利影響,可見,幼兒上肢力量的發(fā)展對于幼兒全面發(fā)展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幼兒園開展幼兒上肢力量的戶外活動形式比較單一,運動材料較少,不能激發(fā)幼兒參與的興趣。有的幼兒園由于場地等原因整個學期都是進行投擲游戲,而且在幼兒進行游戲時教師不能及時根據幼兒的表現給出專業(yè)的反饋,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幼兒參與的積極性。
幼兒園開展上肢力量活動時首先要注意結合中班幼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為幼兒預設趣味性、挑戰(zhàn)性的游戲,為幼兒提供種類豐富的運動材料,激發(fā)幼兒參與的興趣。我們在活動中發(fā)現,如果材料豐富的情況下幼兒更樂于參與體育活動,反之,活動材料不足,幼兒在一段時間之后就會減少參加的興趣。戶外活動中,結合中班幼兒的年齡特點和最近發(fā)展區(qū),創(chuàng)設有利于中班幼兒上肢力量發(fā)展的體育游戲,兼顧游戲的趣味性和挑戰(zhàn)性,能夠很好地激發(fā)幼兒參與的興趣,進而促進中班幼兒上肢力量的發(fā)展。
其次,在戶外活動中,教師要積極參與到幼兒的活動中,必要時可以給予專業(yè)的反饋,這樣也能大大激發(fā)幼兒參與的興趣,從而有利于幼兒上肢力量的發(fā)展。我們在活動中觀察到,教師如果能夠同幼兒一起參與活動,會大大增加幼兒參與此項體育活動的興趣。
第三,教師要鼓勵幼兒家長,尤其是爸爸多同幼兒做運動游戲,鼓勵幼兒積極參加體育活動,這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激發(fā)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促進上肢力量發(fā)展。爸爸在幼兒眼中是無所不能的“大力士”“超人”,經常同爸爸一起參加運動的幼兒更喜歡參加體育活動,上肢力量也更好,會形成良性循環(huán)。
第四,幼兒園開展專門的體育集體教學活動,能夠促進幼兒參與體育活動的興趣,促進幼兒上肢力量的發(fā)展。體育集體教學活動的預設要以游戲為主,同時參考中班幼兒的最近發(fā)展區(qū),讓幼兒在游戲中體驗運動的樂趣,避免簡單機械地鍛煉上肢力量。